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与数字     
春节快到了。又要贴春联了.同学们可能见过不少对联,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生活中的对联与我们学习的数学还有不少联系呢!  相似文献   

2.
对联与数字     
春节快到了,又要贴春联了.同学们可能见过不少对联,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生活中的对联与我们学习的数学还有不少联系呢!  相似文献   

3.
数字对联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横批是:二四七三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2)死(4)妻(7)散(3)”.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数字对联@苏新民  相似文献   

4.
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在张贴的对联中,除选用华丽的辞藻外,还加有数字,以使喜庆之事更加贴切。从一到十联中皆有,今略加解说:  相似文献   

5.
陈振良 《初中生》2006,(4):31-32
对联是中华民族化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联中嵌入数字能产生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撷取几副,供读欣赏。  相似文献   

6.
陈振良 《初中生》2006,(12):31-32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联中嵌入数字能产生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撷取几副,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为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其中第88页有汪竹柏先生的《赞汉字》诗:“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对联引入《语文》课本中,让青少年及早接受其熏陶,很有好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5页录有几种形式的对联,其中“数字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半;三秋九月,  相似文献   

8.
对联构思讲究精巧,字词选用追求奇特,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和鲜明独特的风格。数字对联则是其中的一株奇葩,它与文字对联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9.
10.
名胜与对联     
古月 《当代学生》2015,(Z1):98-99
主持人欣言:一年一度的“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上,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有趣试题在测试着我们的知识储备的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这里,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对试题进行“精解”。让我们一起到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寻微探幽,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雅”与“趣”吧!  相似文献   

11.
铁匠与对联     
清代,江南小镇白石桥有个黄铁匠。他少年时聪明好学,喜欢吟诗作对,后因家境贫寒,辍学打铁谋生,在镇上开了个铁匠铺,店铺门前贴有他自己写的一副对联: 两间东倒西歪屋,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对联     
在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中,有一副挽丁耀卿联,收在《集外集》中。联云:“男儿死耳,恨壮志未酬,何日令威耒华表;魂兮归去,知夜台难瞑,深更幽魄绕萱帏。”此联作于1901年12月,丁是绍兴人,鲁迅先生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求学时的同班同学。挽联表达了先生对丁未能一展抱负而溘然离世深感痛惜,无限怀念之情溢于言  相似文献   

13.
对联与人生     
李老师教语文,业余时间喜欢舞文弄墨,不过其人性子急,没耐性,所以对宏篇巨制绝少问津,而对精短文学式样──对联却大钟其情。可以说李老师几副对联真实地记录了他近20年的生活历程,当然,记录得十分“潦草”。在刚参加工作那年的除夕,李老师的单身宿舍门上贴着这样一幅对联:教文选教语基教书不易育桃李有栋梁育人更难横批:知难而进“文选”和“语基”分别是他所教的两门课程《文选和写作》和《语文基础知识》的简称,一看便知,联中虽有沧桑之感,但纯属“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横批四个字将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14.
对联与育人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它讲究声韵和谐、平仄对仗、平衡对称的形式美。更有状景抒怀、怡悦性情、洋洋大观的内容美。它有很强的育人功能,是素质教育的生动材料,我们要充分地挖掘之。下面是笔者在班务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求教于方家。1布置教室少不了它教室的布置,是要营造一种育人的情境、读书的氛围。我们要让国旗进教室,名人画像进教室,也要让名联进教室。例如,可以在教室正面两侧用上宋朝大学士苏东坡的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刻苦读尽人间书也可以用上郭沫若同志题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赞联:千教万教教人求…  相似文献   

15.
象棋与对联     
象棋与对联同为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而两者的有机结合,读来也更为有趣。如:几幅图画,虎不啸,龙不吟,花不馨香鱼不跳,成何良史;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照甚将军。这副对联将象棋的魅力活脱脱表现出来。又如:车马象士并卒炮,都来护卫将军;吏户礼工及兵刑,尽是帮扶人主。与上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课文与对联     
我在小语教学中,常常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搬上课堂,辅助教学。或概括全文内容,或总结中心思想,或归纳写作特点……有时课前预习用,有时用于讲读中,有时复习用……培养了学生锤炼语言、口头表达、用词造  相似文献   

17.
对偶与对联     
<正> 对联来源于对偶,对偶发展为对联,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复杂的演变过程。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骤然产生的,都有一个胚胎孕育阶段,经过量变而引起质变。对联的产生也是如此。它的胚胎孕育阶段,即量变阶段,就是汉语的对偶修辞格的  相似文献   

18.
对联与名人     
下面每副对联所指的古代名人是谁?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4.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5.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4.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6.写鬼写妖高人一筹4.刺贪刺虐入木三分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4.民间疾苦笔底波澜8.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4.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对联与名人@嵇云  相似文献   

19.
对联与修辞     
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名联迭出,妙语如林,已构成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对联自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巧妙地利用汉语的特殊性能来遣词造句,状物抒怀,以整饬凝炼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妙趣横生,雅俗共赏,具有极为浓郁的民族特色,因此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之所以具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对联上下两句相对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汉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那种重对称、尚均齐的审美心理。“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文心雕龙·丽辞》)。另一方面,充满弹性与张力的汉语言文字为对联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中国语词固有伸缩分合之弹性,故能组成匀整的句调,而同时亦便对偶”(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上述原因之外,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也是拓展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其审美情趣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修辞,对联的审美效应将大为减色。下面试举例分析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对联中的运用及具表达作用。 一、双关  相似文献   

20.
对联与课文     
对联,俗称对子,是文学作品,是艺苑奇葩,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为中华民族所独有,也是为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短小精悍的文艺形式。对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始于桃符源对应,兴于北宋盛于明,至清涓流汇江海,民国绵延到如今。(罗维扬《中华对联写作》)对联在我国高度普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过春节贴对联,家家如此,年年如此,人们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对联的作用却不可低估,一幅好的对联往往能显示出它的艺术魅力和特殊功能,给人以“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的多种多样的美感享受,并从中获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