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加强绿色低碳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任务。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建设中由于绿色低碳理念渗透不足、绿色属性体现不够、绿色考核机制缺乏导致的学生绿色低碳意识薄弱、绿色低碳技能匮乏等问题,文章围绕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及考核评价方法优化等内容,探索“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理念融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途径,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助于促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双碳”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需结合国家需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燃气轮机燃烧室”作为能源动力相关专业重要课程,目前的教育方式已难以满足国家低碳发展战略需求。通过研究“双碳”及“低排放”背景下的国内外行业现状、现有基础配置、国家政策方向及课程改革效益,发现“燃气轮机燃烧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可行性强,对低碳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从以往教学过程来看,先修课程掌握不足、教学内容缺少动态调整机制及实践教学薄弱是阻碍本门课程对接“双碳”战略的主要因素。文章结合相关领域前沿研究调研、以往教学经验及现有基础设施,提出了“燃气轮机燃烧室”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法,“燃气轮机燃烧室”课程的改革将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为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构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专业课为例,分析该课程的思政内涵,对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思政元素等方面进行了课程设计。从具体的技术应用实例出发,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与德育元素。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网络辅助教学、课堂互动教学与具体案例教学,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巧妙融合,努力培养新时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的意识,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对象,通过课程改革和思政教学双向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热力循环,认识工质品质及其做功的基本原理,探索能源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培养能够胜任能源学科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能源类专业肩负的重任,也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以中原工学院能源类专业为例,在分析了能源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三层次育人目标,并对双碳背景下能源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堂"绿色课程"是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清华大学通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创建了以环境能源专业课程为依托、绿色要素课程为延伸、绿色通识类课程为基础的多层次绿色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考虑到我国能源发展趋势、绿色能源的潜在需求以及油气行业的发展导向,石油与天然气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急需改善。文章首先表明,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做出了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进而分析了“双碳”背景下油气行业绿色转型的必然性,指出了石油与天然气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多领域技术融合的必要性,呼吁培养“石油工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热泵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应用在市场上的不断更新,本文结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热泵课程教学的特点,指出工程教育面向实际应用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热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分析本科生教育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热泵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方案。从传统讲授课堂模式、对分课堂的设计、增加现场教学模式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通过对样本案例的实践教学分析,详细介绍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最后说明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水工程经济”课程专业特色,然后分析了“双碳”背景下“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述了“双碳”背景下“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最后说明了“水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绿色高效的意识,对“工程弹性力学”课程建设进行改革探索。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双碳”思想及当代工程实际应用等内容,通过不断改进与摸索,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培养理工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研究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水平,从而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对弹性力学课程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对于建筑节能发展、资源利用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绿色建筑法课程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还可以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提升,提高绿色建筑法课程体系的完善及内容的丰富。对以往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绿色建筑法课程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探究改善教学实践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究正在不断深化。在推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又将德育、美育等课堂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提出。在新型课程标准的制定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背景下,把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渗透在教育教学之中。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把英语课程教学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以开拓学生课程视野、关注社会基本问题为课程改革依据,将环保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环保思想,推进素质化教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在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研究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现有的教学方法研究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科学发展同步,行为导向教学理论带来了学生主体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研究,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在线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应在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展开符合时代特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胡海燕 《文教资料》2010,(34):138-140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在充分开发利用教师自身资源、教材资源的基础上.重视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政治课堂成为焕发生命的绿色课堂。  相似文献   

15.
吴春生 《学子》2015,(3):34
中学数学新课标指出,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高中数学课程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课程要求为本,以追求教与学的最优化为目标,改革课堂模式,优化课堂效果。以下是几点关于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一、更新教学思想,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放眼未来,探究长远发展之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得到了信息化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文章分析了课程教学信息化发展意义,然后从平台设计、教学任务设计和教学内容整合等角度对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展开了分析,最后从课前任务分配、课堂活动组织和课后作业布置三个方面对信息化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任艳红 《海外英语》2023,(23):222-224
现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智慧课堂的实践应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背景条件,智慧课堂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中国教育行业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基于智能化、互联化的大环境,本文首先对智慧课堂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对智慧课堂环境下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智慧课堂环境下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袁靖艳 《科幻画报》2023,(3):197-198
目前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彰显了我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决心。[1]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在“双碳”战略如火如荼推进的背景下,立足本职,将“双碳”概念融入科学课堂,将“低碳”理念在学生中普及开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在科学课堂、科技活动中不断渗透“碳”相关知识,让学生逐渐理解“双碳”的内在原理,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积极探寻绿色低碳的有效方法,真正践行绿色低碳路线,为“双碳”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18,(3):138-14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人工环境技术、建筑公共设施技术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等方面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与绿色建筑技术最紧密相关的专业。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学生创新实践等几方面论述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建环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主动地去适应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要求,结合绿色建筑的标准与技术,构建绿色建筑背景下创新型课程体系,形成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9,(3):122-126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存在教师主导课堂、对现代教育技术利用不足和教学"互主体性"未能真正实现等问题。引入媒体融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丰富该课程的教学资源、倒逼该课程构建开放的课堂、创新实践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通过开展网络教学、面对面课堂研讨和课后总结拓展,可以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翻转式"教学模式,使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