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23年8月,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从爱与信任的角度切入,借助探案与情感两条交叉缠绕的叙事线索,对荒诞的现实与复杂的人性进行了深切透视。在探案线中,小说借助了侦探小说的经典创作手法,通过四重推理,层层推进地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恶性凶杀案的侦破过程,反映出了现实的荒诞与残酷。在情感线中,小说通过隐秘的心理分析,将一对中年夫妻从恩爱到破碎的情感历程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呈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小说在直面当代人精神困境的同时,也指出了只有爱与信任才能寻求彼此之间心灵的回响。  相似文献   

2.
东西《回响》中的叙事美学展现出极具特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东西将叙事语言、叙事视角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通过限知视角、反限知视角之间的不断转换、纠缠,呈现出流动视角的艺术效果。他采用陌生化的语言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寓言性语言,将叙事对准时代、人性、记忆,围绕揭开小说人物冉咚咚生活和内心的秘密,呈现出当代现实与人性的复杂与悖论,凸显出时代映射下人的精神裂变与情感危机。这部作品的叙事之力,体现了东西向新叙事类型创新的努力,同时也通过叙事传达出东西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东西的创作彰显了新生代小说家的艺术个性和写作姿态。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作家,新生代30年来的创作与整个当代小说发展史有密切关联。东西长篇小说《回响》的艺术新变所体现的叙事伦理具有作为当代小说艺术演变标本的价值。其雅俗互动体现了作家的读者意识,昭示出当代小说的趋优走向。相对于新生代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平面化叙事,东西小说的独异性在于,他抛弃了流行于新生代小说中的后现代思维,而把审美视点进行内向化处理,以聚焦心理的讲述方式,直接对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痛点“发言”。这种“差异”充分体现了新生代作家拒绝趋同、张扬个性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4.
《回响》是现代社会的精神寓言。小说巧妙地融入了悬疑推理、心理剖析和伦理思考,既侦破案件,又侦破感情,更反思人性;既反映了复杂的现实世界,又描写了心灵的浩瀚,更审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体现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和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东西的长篇小说《回响》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是东西首次尝试“推理+心理”的创新佳作。这部获奖作品注重对中国当下社会和人们心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与书写,以及对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坚守与建构,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回响》将心理悬疑和侦探推理融合一体,以心理悬疑和侦探推理相融合的文体探索,走出了长篇小说创作的新路径,也为文学桂军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范例。从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东西对文学创作品质的追求,东西以全新的创作面貌,成为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6.
东西《回响》中多个女性的相互照应与对比产生了群像效应,而内在于女主人公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身份,使她的凝视具有某种女性主义的意味,也使她的社会性别呈现出自由流动的特点。不同人物的故事以及对故事的审视相互交叉缠绕,完成了对爱与信任的质询和呼唤。  相似文献   

7.
何顿的长篇历史小说《黄埔四期》以精细的笔法叙述了谢乃常、贺白丁等个人和家族在抗日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时期的人生经历和命运遭际,透视了湖南乃至中国百年来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在极端环境之下对人性坚守的执着和对生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七七级》以1977年高考恢复为时代背景,描写了七七级大学生在非常年代的非常人生。作品没有囿于单纯地叙述"七七级"的成长故事,而是从人性角度对历史进行反思和审视,将个体的命运流转纳入时代变迁的视角,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作者七七级大学生的历史身份、对人性的真实描述、以及透过时代变革流露出的历史悲悯和对人性光辉延续的期望,使作品呈现出多个阅读层面,值得反复回味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青 《文教资料》2012,(28):21-22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创作的总结,其中蕴涵了作者对人生的苦心追寻。  相似文献   

10.
蔡晖 《考试周刊》2010,(7):32-34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素来被外界认为是反乌托邦文学、反极权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这部作品里的政治寓意.已经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批评。本文力图从“人性”的角度,对《一九八四》中所表现出的作者对于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的观点进行阐述.揭示奥威尔作品带给读者的人性震撼力。  相似文献   

11.
况汉英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10-11,19
本文从人性视角对王蓬的长篇小说《水葬》进行了解读,探讨了社会制度、政策对人性塑造的重要作用,并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风格、地域风俗的描写等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是一部借由民间小人物展现历史复杂性与多元性的鸿篇巨著,小说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被置于后台,而民间大地上普通生命个体的生存韧力和人性光辉则是作家着力描写的对象。作者在表现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里民众所承受的巨大苦难与无情伤害时,始终坚持将人道主义关怀施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她以绵密细致的笔触礼赞平凡生命的顽强与善良,力图使文本呈现出勃然的生机和希望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向历史与人性深处开掘是向本贵的长篇小说《凤凰台》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全面提升;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农民形象,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在真实反映我国农村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时,展现了淳朴的湘西民俗风情。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5.
余欣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09-111
《金字塔》是威廉.戈尔丁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奥利弗在人生的三个阶段的故事。作者通过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人性异化的根源和本质,以传达其最终的人性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17.
冯积岐是一位用严肃的态度进行人性思索的作家,他以"松陵村"为背靠点,用作者的良知和对生命、人性的彻悟,为浮躁的当代社会奉献了一部部形式多样又力透纸背的作品。《粉碎》是他2012年的新作,作者在三个维度上阐释了"粉碎"的三重含义,循着作品"破碎"的结构,人物的肉体、人性和伦理道德相继"粉碎"得灰飞烟灭。"爆竹"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作为一个意象贯穿着作品始终,并且预示着人物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命运。作品让人掩卷沉思,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18.
一朝项链失,十年辛酸苦。莫泊桑的《项链》自问世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魅力经久不衰,既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惊叹号,让人惊叹于这样一个天才的杰作:同时也留下了一连串的问号,经典小说巨大的艺术张力让人不断地追问,《项链》究竟表达了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东西的长篇小说《后悔录》从中国人共有的后悔心理这一角度来构架作品,以“性”作为中心话题进行故事的铺陈与叙写,目的在于控诉那段荒诞的历史: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以及为之挣扎与突围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艾伟的《风和日丽》以共和国的60年历史变迁为基本写作背景,通过若干主要人物曲折命运的充分展示,对人物复杂深邃的人性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挖掘,而且还甚为成功地刻画塑造出了若干生动丰满、别具人性深度的人物形象。也非常成功地传达出了某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命运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