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目驱动”的跨校修读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跨校修读平台为载体,以具体研究项目为主线,通过线上线下翻转,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升教学质量。文章以社会调查类课程为例,分别从共享优质课程资源、重构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完善课程评定方式等方面阐述了“项目驱动”的跨校修读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8,(2):76-77
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学学生修读两个专业是有困难的,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做加法和减法,辅修专业课程加上去了,学生学习有困难,怎么办?这就要把主修专业的课程减下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目前国内高校跨校选修课程的现状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例举了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跨校选课联盟。对高校跨校选课的意义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满足学生学历提升要求,避免课程学习的重复性,充分利用不同院校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整个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发展平台,2014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提出学分制改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建立自己的学分银行,合理存取自己的学分,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就业或再深造。  相似文献   

5.
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乳品微生物学课程,主要是和产学结合在一起,其教学目标是从学生学习实际及学生学习需求方面出发,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相关企业参与到管理和培养学生的工作中,改变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并加以改革、引用新型教学模式,打造出高效的课堂,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校开设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从学生、学校、课程、教师四个维度,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量化影响学生修读选修课因素及其权重的评价体系,为我国选修课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为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应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向。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与其他课程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强调突出学习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8.
学分制模式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研究分析美国大学的学分制模式有助于推动中国本土的学分制改革。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发展受到了外部和内部两大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包括了政府制定的政策法律,美国社会文化的渗透,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而内部因素,除了学校机构本身制定的政策法规因素外,学生个体对学分制的顺利展开也有很大的影响。而学分制仍存在不少弊端,如学分的获得并不等同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美国不少大学正积极探寻学分制改革的新方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在进行高等教学学分制改革时需注意进一步推行选修制、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化、深化学业评价体系、加强校际学分转化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傅翔燕 《科教文汇》2010,(14):92-93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为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应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向。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与其他课程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强调突出学习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并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学分制的全面推开,研究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分析目前几种常用学分绩点度量模型的基础上,将课程性质、课程重要程度、课程成绩分布状况、试卷难易程度等融入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中,提出了综合性的课程成绩评价模型。模型从统一成绩内涵入手,历经"转化百分制、成绩分布标准化、绩点转换、其他因素标准化、多因素加权综合评判"等五个过程,解决了因课程难易程度不同、评卷标准不同、课程重要性不同、成绩评定方式不同等带来的课程成绩的不可比性问题,可用于学生的学习质量综合评价、奖学金评定、其他跟学习有关的评优等。  相似文献   

12.
李楠  李平  袁艺标 《科技风》2023,(32):19-21
为满足数字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多层次、阶梯式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资源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生态的形成。建设基于临床案例的功能数字人虚拟仿真项目,将基础与临床融合,引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析临床问题。完善虚拟仿真平台课程化学习与形成性评价功能,优化“形成性评价、持续改进”多维评价体系。最后,探索跨校、跨地区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平台运行可持续发展。新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知识应用与迁移的能力,解决基础与临床实践的认知差距,形成实验教学“学习—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联动考核体系,极大地满足“虚实结合”的教学体系化应用及个性化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我校“十五”省级主课题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究竟怎样对待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实践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亟待解决的有关学习方式变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百工课程"是我校开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习校本课程。百工课程的教学以陶行知"做中学"为基本理念,践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提供学生"学""做"互参、快乐成长的个性化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5.
改革我国的中小学学制,以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共10年为宜。同时,把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由现在的九年增加到十年,涵盖到整个高中阶段。学生某一课程成绩合格,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不同课程的学分累加,若达到学校规定的总学分数,就准予毕业。在中小学全面实施学分制  相似文献   

16.
徐木政 《科教文汇》2009,(30):48-48
“电路及磁路”(以下简称“电路”)是我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笔者结合本校“电路”教学改革的实际,分析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方面的若干想法。  相似文献   

17.
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专业课程资源库的支撑。课程资源库以校云课堂平台为依托,通过课程资源库建设顶层设计,搭建课程资源库内容与功能应用平台,助力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8.
普通化学课程在农学院校不仅是后继化学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与其专业课紧密相关的.因此学好普通化学对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又由于开课时间以及学科特点,使得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部分学生甚至都产生了厌学情绪,失去了学习信心.针对这种情况,重在讨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等.  相似文献   

19.
从最小二乘原理在高等代数中的表述入手,分析了它在数值分析、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和灰色系统等大学课程的渗透与融入,指明了它在大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通过这种探讨,得出案例式学习不仅能教会学生主动学习,而且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跨方向知识的学习方法,给研究性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专业实施学分制选课教学模式,以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和课外锻炼为补充的体育课程模式,优化了课程整体结构,增加了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范围和学分。但学分制选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实践表明:完全放开、不加引导和制约的自由选择,并非能使我们的专业课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