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与传统产业学院相比,现代产业学院具备了组织的联合型、产业的高端性和专业的融合性的现代性内涵。目前现代产业学院具有要素融合的共同育人、知识积累的联合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利益共享三大基本功能,以行业协会参与为基础、产学研为核心建构了现代产业学院运行逻辑框架。然而,当前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育人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认知肤浅致使定位不明确、法规不健全导致运行不畅、治理不善导致内部运行机制混乱、目标利益冲突明显导致协同能力不足、各主体内在驱动力不足导致可持续性差等。因此,高质量发挥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效能,需要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办学定位;放权增效,增强办学独立性;科学治理,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产业学院是深化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双主体办学格局和校企协同的组织逻辑使产业学院治理呈现多元性、兼容性特征。高职院校应从塑造校企主体新型关系、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跨界管理组织和建设机制等方面入手,优化产业学院治理架构和运行模式,探索完善类型教育现代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郑琦 《成人教育》2014,(3):62-64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为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与产业中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的联合办学新模式。基于此,通过分析产业学院的特征,指出产业学院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并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产业学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四个产业学院的办学经验,阐述了产业学院的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娟  雷蕾 《职教通讯》2023,(2):65-71
新时代背景下,提质增效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目标。由于需要跨国境、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协调,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面临三重困境:项目驱动下一元主体管理的失灵、开放办学中多元主体的失位和利益博弈中办学目标的失准。因此提出,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基于SFIC模型构建符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治理模型,通过多元主体良性互动、领导力量“双引擎”带动、政策体系跨界驱动、协同环节紧密联动、评价监督反馈制动,可优化协同治理效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对传统公办高职院校组织形态的创新,也是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产物,具有治理体系多元化、服务面向产业化、教育功能综合化等特征。推动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应以校企共建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互利共赢为追求,加快构建校企利益平衡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具体路径包括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双主体”办学优势,建立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发挥企业管理团队优势,建立校企共管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发挥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创新和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式,积极探索产业学院这一校企合作办学新样态,对其赋予将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再融通、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但在现实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还面临责权利边界厘定不清、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运营管理中企业角色弱化、设置地点脱离企业、学生权益保障不足等困境。需要形成“深融合”“同治理”“共发展”的建设理念,以建设政校行企命运共同体为逻辑起点,实现产业、教育、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展;以促进“四维度”耦合为建设向度,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跨界”组织优势获融合“乘数”效应为目标导向,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提升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只有通过科技协同创新,才能促进自身快速发展,并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针对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较低,“协同”意识不足,师资队伍不能有效支撑科技协同创新等现实困境,探究制约因素,提出应正确认识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不仅可能且可为,明确科技协同创新的定位,打造一支科研素质高、市场意识强、富有创新活力的团队,建立各协同创新主体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职产业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产物。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应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逻辑起点。文章在明晰高职产业学院天然属性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生产模式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明确企业办学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共治的产业学院治理模式;采取切实措施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健全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是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起点,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校企合作层次浅是高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在“组合创新、多元共享”理念下,以与行业企业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为产教深度融合切入点,将专业建设、双师队伍、多元化办学、学校治理、标准研制、创新服务和国际交流等领域办学要素重新组合,解决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专业产业对接不紧密等问题,形成政行企校研多方协同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及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全面实施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下,拥有多元办学体制、校企协同育人特征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产教融合模式和国内产业学院的办学现状,从“协同育人、共同治理、人才共用、资源共享、文化融合、科教融合”六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现产教融合的路径,以期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国有产权资本与不同所有制属性资本混合注入,具有服务明确产业的综合性功能,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实行市场化治理模式的高职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当前,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发展面临法律地位不明、行政干预过强、利益制衡缺失、办学效益低下、合作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未来发展需要在国家法律层面健全相关法规,在社会环境层面营造有利环境,在政府政策层面配套激励政策,在学院运作层面建立"共同体"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促进社会资源高效整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治理模式不成熟、产权界定不清晰等困境,应以完善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夯实多元主体合作基础;以健全治理体系为关键点,不断激发多元主体办学活力;以加强产权保护为核心点,不断实现多元主体利益共享;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发力点,不断抓实多元主体联合育人;以推动混改试点为突破点,不断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育人是提升高职院校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厘清多元治理主体及其协同育人内涵的基础上,对政府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育人的困境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主体职责不明、各自为政、治理手段单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多元主体利益认识、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搭建多元主体共治平台、建立多元主体共治制度等协同育人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办学服务发展定位与实践问题,文章立足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行业、企业产业,服务社会建设等三个层面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与发展进行积极探讨,旨在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学校和企业等三方的共同诉求。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存在企业办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失衡、高职教育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不高等困境,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动力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学校、企业等三方提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协同推进策略:第一,政府应建立健全制度环境,强化宏观调控职能;第二,职业院校应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增强产教融合吸引力;第三,企业应强化办学主体地位,持续深化"参与办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阚丽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107-112
具有公共利益服务职能的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面临国家治理现代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等重大战略所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应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发展.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也是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推进自身与社区教育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还存在的办学理念滞后、治理体系不完善、融合机制不畅、办学定位偏失等问题,应在创新融合理念、优化治理体系、完善治理结构、拓展服务模式等方面推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指明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与改革方向.因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构建路径探究成为一项颇有意义的教改项目,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橱柜学院为例,辨析产业学院的概念和内涵,探究产业学院构建路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晰办学定位、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等解决思路,以期为当前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共生视角,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中的相关主体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中各主体间包含有多种配对的共生关系,这些共生关系组成了一个多样性的共生系统。基于共生系统所具有的多样性、自组织性、互惠互利性等特点,高职院校治理应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定位及利益的表达与实现,实现多中心、多模式、内外驱动以及动态的、主动的治理姿态,并将制度与机制的完善至于治理工作的首要与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民满意视角设计的高职院校办学数据,显示出湖北高职院校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办学定位、产教融合、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存在发展差异。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问题在于缺乏科学导向的评价系统、专业对接产业不够紧密、产教融合不深、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内部治理和保障能力不够。要坚持“人民满意”的办学方向,优化质量评价体系,坚持立足湖北办学,增强服务发展能力,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还应强化内涵建设成效,增强学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新形势下,对接产业链构建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提高办学质量的新模式.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在对接产业链建设混合所有制航空产业学院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认真分析产业学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形成了"一中心二主体五化六协同"的产业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