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欠缺,已经影响到工科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刻不容缓。从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成因来看,工科院校应切实制定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为其参与工程实践提供机会和保障,青年教师自身也应重视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轻工业发展现状,文章对国外内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未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对轻工特色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思路和方法提出几点建议,以形成新型的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逐步适应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对工科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文章针对《通信电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工科建设对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教育观念落后、与产业需求脱节和工程实践匮乏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注重培养综合素质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的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尤其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新的要求。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在分析了电信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差距后,通过合理制定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增大实践课程比重、压缩理论课时等,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努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29)
当前,能源供需多元化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支撑成为关键。在详细剖析国内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发展格局4个方面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进一步探讨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团队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为应用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祥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0):108-111
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梳理新工科、交叉学科、实践教学平台的内涵及特征,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师教改需求,按照新工科建设发展方向,探索构建一种项目引导、创新驱动的交叉学科实践教学平台.以实践教学平台作为教学改革的基础设施,以跨学科前沿项目引导课程体系设计,融合先进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工程专业的根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材料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导师制的执行过程中,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载体,引导研究对象全程参与研究项目,通过分级管理、阶段推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探索一条适应新工科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培养新工科产业硬件基础支撑人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因其重要性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达到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工科技术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现代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改革成效,教学评价体系要适应新工科产业的发展,通...  相似文献   

10.
智能制造是制造工业的发展方向,人才需求旺盛;在新工科背景下,探讨传统机电工科高校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智能制造人才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探讨智能制造专业相关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提出了改进人才培养方法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的大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工科高校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服务社会新思路,才能建设自己的特色方向。高等院校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规划,与时俱进修订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必须转变学生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实习实践环节比例低","教师背景来源单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等现象。以西安科技大学高分子系为例,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并且通过更新教学体系,打造"双师"队伍,"导师"指导创新实践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对"新工科"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为高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19)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经济和产业和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项目引入智能制造中"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探索智能制造等新工科研究生的"全培养周期"模式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法和措施,具体从三个方面来开展:新工科研究生全培养周期体系的构建;工程实践与创新基础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探索实践,项目提出的研究生全培养周期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其他新工科专业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洁  聂立波 《科技风》2022,(7):46-48
新工科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工科背景下,现有的培养模式难以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培养目标,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文章以湖南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分析目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生源质量、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导师制培养等方面探索其培养模式,期待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5,(24)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目前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教育中关注的问题,针对高校研究生,尤其是工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现状,从培养方案、培养方法、考核标准等方面提出工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工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藏高校如何应对新工科建设中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是目前工科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从传统工科升级改造的原则、专业体系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实践、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激励机制、搭建新工科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平台等方面,对西藏新工科建设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对西藏新工科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22)
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目前新工科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计算机通识类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并结合实际情况分享了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过程。同时针对新工科建设要求提出了三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为落实课程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化,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环保产业的人才,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环保产业需要具有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的“文武双全”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深化实践实习、融合学科竞赛、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力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结合目前企业对数控类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和高校数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数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