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基础学科课程思政的开展符合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最优化方法”课程在国内外大多数高等院校数学专业均有开设,它不仅具有数学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和实际应用性。该文以“最优化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手段和具体思政案例设计等方面,探究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合立德树人和思政元素,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OBE是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缩写,意为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美国、澳大利亚兴起并流行,近些年在我国得到积极倡导.那么一门课程如何设置思政教学目标?如何设定思政学习成果?如何根据学习成果进行思政教学设计?本文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例,略述思政目标、思政学习成果、思政教学设...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是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以《财务管理学》课程为对象,通过梳理课程知识模块,选择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为思政主题,设计思政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并探讨与思政教学契合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以期充分发挥思政教学在专业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刘啸宇  丛日东 《科教文汇》2023,(11):128-132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工具。建立与课程内容配套的思政案例库,有助于实现专业课讲授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文章介绍了基于OBE理念的新能源技术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路线,即通过思政目标制定、思政案例选择、教学各环节设计、教学反馈及改进等一系列流程,建立健全与新能源技术课程配套的思政案例库。思政案例库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秦思  刘秀霞 《科教文汇》2024,(4):138-14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使舞蹈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频共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协同共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该文以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舞蹈课程重大意义为逻辑起点,纵向挖掘舞蹈课程教学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找到思政元素与舞蹈课程的契合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不断提升舞蹈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华敏 《科教文汇》2023,(1):107-111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古代汉语课程旨在通过阅读文选,贯穿语言、文字、语法分析以及文化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使学生批判地继承中国文化遗产。该课程蕴涵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古代汉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应加强引导,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教学内容;适当安排社会实践。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要勤练“内功”,遵循思政内容适量原则,寻找适当的切入点,实现融入式思政教育,同时建立与课程思政要求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沈霞 《科教文汇》2021,(13):178-180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文化自信、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李芬 《科教文汇》2023,(22):135-138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在中外设计史课程思政教学中,按照“大思政课”的理念,拓展课程的温度、广度和深度,发掘专业教学和思政结合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打造了基于“大思政课”理念的完整实践案例,并总结出艺术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方面,教师践行“大思政课”理念的方法:重视并确立思政教学的理念,科学确定思政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一套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思政十三元素”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进行探讨,详细阐述了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的途径,以实现课程设计实践内容和课程育人的双向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其应用效果。方法:系统设计以“三条挖掘路径、六种目标精神”为主线的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教学方案,在2020级185名护理本科生中展开实施,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并将2020级护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与2019级护生进行比较。结果:2020级护生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显著高于2019级护生(P<0.01);70%以上的护生认可该教学设计,并表示六种目标精神有所提升。结论:在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思政素养,同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我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提出的符合我国实情的一大重要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是,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各类课程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课程设计。该文以课程思政和课程设计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以高校日语专业主干课程日语口译理论与实践为例,系统探讨了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为课程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屈瑾  毛海涛 《科教文汇》2024,(8):112-115
针对“水工建筑物”课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过挖掘和融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提出重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等措施,实现教学育人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周愉 《科教文汇》2021,(13):181-182
该文以大学英语为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对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制订较为可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本文以信管专业开设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融入专业课堂的结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本文以信管专业开设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融入专业课堂的结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
飞机结构与系统作为民航机务类专业一门特色鲜明的专业选修课,须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建设。文章首先阐述了飞机结构与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其次从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构建、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措施,最后基于教师作为课程思政主体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课程组师资队伍育人理念的塑造,旨在充分发挥飞机结构与系统课程的人才培养功能,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飞机结构与系统作为民航机务类专业一门特色鲜明的专业选修课,须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建设。文章首先阐述了飞机结构与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其次从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构建、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措施,最后基于教师作为课程思政主体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课程组师资队伍育人理念的塑造,旨在充分发挥飞机结构与系统课程的人才培养功能,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走进大学课程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的必然需求。该文探索了"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实施过程,将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科学精神与职业发展融入专业课知识。  相似文献   

19.
“最优化方法与理论”是国内外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设计相应案例,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周帆  刘芳  钱博 《科教文汇》2021,(13):95-96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基础课堂向专业课堂的延展,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该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通过挖掘扩频通信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映射关系,融合课程军事应用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