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能够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运用现代化绘图手段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文章介绍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并基于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提出从高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制图教学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尔豪  吴祖良 《科教文汇》2022,(24):105-108
在“双碳”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环境工程相关专业的育人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环境专业课教育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该文以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为例,从提升专业教师思政素养、加强案例教学、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四个方面出发,剖析如何进一步打破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壁垒,旨在提高高校立德树人质量,也为在其他环境工程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背景,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课程特点和应用性教学,从课程特点和学生背景知识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了课程知识模块和教学环节。根据应用性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实践经验,构建了“环境生物技术”课程的应用性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课线上教学实践经验,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进行模式探索。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增加线上课前预习、模块化单元学习、线上讨论、测验等内容,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多渠道、个性化获取课程相关内容,实现环境工程专业课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文章结合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设想和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包艳萍  李晓飞 《科技风》2023,(33):132-134
“环境工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其内容抽象、工程实践性强,重视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针对我校“环境工程设计”的教学现状和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环境工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如何适应经济和环境发展新趋势,培养具有解决复杂环境问题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给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该文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清洁生产”课程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施肥法原理》是高等院校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针对施肥法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增加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措施,对该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增强学生强化和优化施肥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的改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程土建》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推荐课。文章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现状,结合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尝试。实践表明: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大平  郭红玉 《中国科技信息》2010,(14):250-250,255
给水工程是给排水工程技术和环境工程的主干课程之一,文章根据目前理工院校市政工程给水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把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科技水平相结合,更好地巩固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1.
罗婷  杨娟  刘亚 《科教文汇》2024,(4):159-162
通过文献梳理及实践反思,研究者提出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系统阐述了“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教学实践思路。该文论述了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深入分析了“有趣”“有用”“有意义”的“三有”课程思政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以贵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提出了“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思路,从“三有”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与资源创设、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评价机制建构几个基本教学环节出发进行架构和阐述。另外,结合“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特点,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为课程思政赋能与创新。本研究旨在改革与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并为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毅文 《科教文汇》2013,(12):63-65
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对“环境生态学”的课程学习不够重视、兴趣不高,而且学习效果较差,有必要对其教学从内容、方法以及实践方面进行改革,使其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措施包括:改革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要,科学地筛选与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讲式教学、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等;开展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双一流”建设项目强化了高校学科分层发展和重点建设,在此背景下,对高校环境工程课程体系和教育理念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需要合理革新和优化课程体系。该文根据北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探讨了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法方面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新的学科建设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15)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建设为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论述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教学质量工程改革形势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文章从强化师资建设、狠抓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建设实训基地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体现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特色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如金 《科教文汇》2008,(18):48-49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结合教学实践,对“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应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艺术.加强专业综合实验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江南大学《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促进《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农科背景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教育教学技术带给学生的多元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笔者针对农科专业饲料加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从课程分析、教学设计和单元设计出发,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案、知识点凝练、教学方法作了着重分析,提出了“三步走”教学法和构建基于知识点“点-线-面一体化”的网状知识结构的实现路径,该教学模式可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梁英  郭庆  黄祖洪 《今日科苑》2010,(4):237-237,238
电子信息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定位和相应课程体系设置是该类院校遇到的新课题。该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通常无化学和生物等相近学科依托,但电子信息类专业是该类院校的优势学科,因此,该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可依托测控仪器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光信息技术等专业,走与电子信息类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将培养方向定位在环境在线监测仪器技术和三废处理过程自动控制上。与之对应的课程设置体系应兼顾三方面的知识:一是传统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二是测控仪器与技术所需的电学基础知识;三是桥梁课程的设置,即:既涉及传统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又涉及电学基础知识,如仪器分析、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等课程。  相似文献   

19.
何伟纲  田世锭 《科教文汇》2009,(22):40-40,68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学生对该课程重视不够等问题。建议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挑细选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针对性,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导向和本质是培养学生运用微生物学知识解决环境工程真实问题的能力。文章分析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和解决方法,为全方位提升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理论、过硬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