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字交叉法是一种数学运算技巧,也是有关混合物的计算中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它能将某些本来需要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算术运算,因而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在中学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a mol由H2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共bg,试求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初学者一般都通过设立未知数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在求解方程组时有时很烦锁. 相似文献
4.
“十字交叉法”又名“交叉法”、“混合规则法”、“杠杆原理法”.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命题,均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求解. 相似文献
5.
“十安交叉法”的数学原理与方法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安交叉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使用不慎也容易产生错误。本文从数学角度对“十安交叉法”的原理和运用进行了研究的探讨,并举了若干典型例题,以期广大同行能从中获得启示,为法的教学和运用增加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十字交叉法”是高中化学计算题中巧解二元混合物问题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正确运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帮助同学们方便、迅速地解决计算问题.速解的前提是必须清 相似文献
7.
凡是两个量Ca、Cb(设Ca〉Cb)与这两个量的中间值(或称平均值)C混符合下列关系CaXa+CbXb=C混(Xa+Xb)即: 相似文献
8.
十字交叉法即十字交叉相比法,是一种依据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并把该过程抽象为十字交叉的图示解题法。此法适合于两组分相混合且知其平均值,求各组分之比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十字交叉法在解相关混合物的计算中,往往显得非常简捷、准确,如果我们能熟练使用它,将会充分感受到解题的乐趣.但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有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结果错误.下面以几道高考题为例,说明怎样确定“十字交叉法”所用的标准,进而将“十字交叉法”解题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在定量分析混合物问题时,十字交叉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以其简便快捷的优势赢得了不少读者的青睐。这种方法源于平均值法的基本思想,是数学中加权问题的形式化。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其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一些错误。笔者就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与此有关的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比较好学的学科,但是由于化学概念比较多,尤其牵扯到计算方面的东西,学生经常会遇见不懂的问题,想要学好这一门课,学习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十字交叉法”是初中化学计算中比较重要同时经常用到比较简单的解题方法,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下面先从“十字交叉法”的应用范围说起. 相似文献
12.
从数学的角度探讨了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导致增解和漏解的原因,指出错解某例题是由于解题者错误地使用了氢碳原子个数比,进一步分析证明错解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该题使用的数据有问题.强调题目编制过程中应重视科学性,尤其要注意错题在教学中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卷Ⅱ理科综合第11题,从形式上考热化学知识,但实质考高中最常用的解题方法“十字交叉法”,只要学生掌握好“十字交叉法”的解题原理及方法,该题是一道简单题.结合今年的高考,现将高中常见的“十字交叉法”七种题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教学》2 0 0 0年第 6期中 ,林海伦、章征宇、张建新三位老师发表了《“十字交叉法”的数学原理与方法运用》一文。读后 ,我们感到从原理和运用的思路上确实受益匪浅 ,但该文的第五部分“十字交叉法的运用示例”中 ,所举例子是否选用此法尚有商榷之处 ,现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与解法列出 ,以期得到同行们的指正。原文示例如下 :(原解从略 )例 2 .将一定体积SO2 通入 1 0 0mL ,2mol·L- 1 的NaOH溶液 ,使其充分反应。经测定 ,反应后共有1 6.7g溶质。试分析其中各成份的物质的量。例 3.现有CH4和C2 H6 组成的混合气体 ,在… 相似文献
15.
杨基鄂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100-103
十字交叉法也称图解法,在化学计算中具有实用性强,能准确、简单、迅速求解的特点。此法的运用,关键在于能否找出一个中间量(也称平均量)。原理及图式: 相似文献
16.
十字交叉法在化学计算中能巧妙地将复杂的化学问题化繁为简,使混合物中复杂的量关系处理成形如数学公式的简洁计算,达到化学与数学的完美结合。但由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十字交叉法中“比值”的化学意义,会造成解题错误。下面就谈谈笔者自己的理解及教学中的体 相似文献
17.
解题方法有很多种,十字交叉法是其中比较简单易懂的一种,它是进行二组分混合物平均量与组分量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十字交叉法的原理,证明其中各项意义及所得结果与平均值分母含义相同的原因。其使用步骤为判断、赋值、图解,此法并非不可缺少,建议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