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有了重大突破,也有一些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的体制矛盾,也包括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改革进程的差异,后勤实体或企业发展的差异,反映了人们对改革的理解、设计和预期目标的差异.几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许多硬件设施条件建设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在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方面也发生许多重大变化,这是高校后勤领域所表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1.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产权的功能不仅在于确认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指明了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为实现大学的理念和办学模式的重大改变。将原来隶属于学校的后勤部门从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社会经济组织,提高办学效益。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念,对推进这场改革具有积极意义。黑格尔指出,理念乃是完全能起作用的,并且是完全现实的(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一、定位理念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制度安排仍存在种种弊端,需要提高理论认识,探索进一步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论述了河南机专后勤报务公司经过试运行阶段到正式运行阶段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优化组合,减员增效,多化管理模式,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服务改革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深化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通常有小机关、多实体或小机关、大实体模式,托管模式和区域性后勤集团模式等三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要坚持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制化、确立后勤法人化地位、服务高校、经济效益兼顾、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以及院校主导、整体推进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服务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互动.历史在证明一个真理,我们任何人需要的满足都是在满足他人的前提下完成的,满足他人是满足自己的一个前提条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市场化的今天,在后勤实行准企业化管理,就必须在后勤各级领导和员工中坚持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理念,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 一、服务理念对于服务管理的意义 服务产品如同其他有形产品一样,也强调产品要能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因而服务部门需要明确"服务产品"的本质或"服务理念". 1、服务理念对于服务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在工业部门中,产品的制造者、生产者、分销者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消费者,他们仅能通过最终的有形产品间接的影响消费者需求.服务部门却不然,服务传递系统与服务者都属于服务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服务传递系统包括服务者能力、服务者表现、服务者态度等因素,它与服务者都直接影响消费者(被服务者)需求的实现.从这一角度来讲,明确服务理念对服务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的保障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十分辛苦、十分难做的工作。邓小平同志和朱镕基同志曾多次提出要当教育的“后勤部长”、“后勤处长”,则足以说明后勤保障工作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用新的观念研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任何一项改革,转变观念总是第一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十几年的艰苦历程,当前深化改革最紧迫的、最核心的、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仍然是转变观念。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精神,用新的观念来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274-277
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通过对后勤各类服务模式进行的研究、比较与分析,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指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建立"管选"后勤模式、从模拟的甲乙方体制发展为真正的甲乙方体制、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等举措及取得的成效,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赖文渊 《学周刊C版》2019,(20):191-192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秉持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本质和核心,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取向,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科学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高校后勤工作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此背景简要分析五大发展理念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希冀以创新发展的服务动力,以协调发展的服务合力,以绿色发展的服务品质,以开放发展的服务格局,以共享发展的服务根基进一步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开始,我国通过政府主导、行政推动、整体推进的方式对高校后勤进行了改革。本文拟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分析当前高校后勤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特点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要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制度经济学可以用来解释教育组织和教育制度的变迁,利用新制度学的理论分析高校组织结构的经济逻辑,指出由于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下交易费用的不同,导致了高校组织结构的差异,阐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党校办社会的原因,并对如何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些国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情况,并对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5.
祝木伟 《江苏高教》2002,(3):120-122
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教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并已影响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健康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以政策导向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为手段加强后勤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以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依据和历史回顾;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由企业化管理逐步过渡到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后勤服务单位以优质服务、便民微利为宗旨,运用现代化的方法,为教学、科研、开发、生产和职工生活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服务单位通过自己的劳动,以价值形式,把后勤服务自身的活动,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使服务主体企业化,对象社会化,成果商品化,服务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企业根生在高校,市场意识淡薄,竞争力较弱,进入市场先天不足,长期处于被动服务和行政命令之中。在信息时代,传统竞争已经变成了知识和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 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决定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可以变成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自觉指导职工的行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如下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企业文化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后勤由机关变成企业实体,)~tO.x-作人员也相应地由管理干部变成了为师生服务的企业员工,这种体制的转轨与角色的更换必须以文化的重塑来支撑。高校后勤虽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涌潮中的弄潮者,但其与高等学校的特殊血缘关系,决定了其企业文化也必然具有其独有的优越性和特殊性。高校后勤实体在转轨时期,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优势,努力重塑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引领后勤实体朝着健康有序的轨迹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精神实质,对于总结提炼十年来后勤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形成了既具有中国改革开放共性、又具有高校后勤改革个性的改革精神。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