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蕾 《职大学报》2022,(3):12-17
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自发生以来就争论不断。自由与格律是相对的,也是并存的,如何进行诗体重建仍然需要不断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探索。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在诗行排列、节奏音韵等形式方面各有优势与局限。百年来,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针对节奏、音韵等形式问题争论不断,部分自由体诗人也对自由新诗的形式问题进行反省、纠正。现代格律诗学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新诗发展的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格律的角度分析了汉代尤其是东汉时代的五言诗。通过分析、归纳,指出在东汉时期形成五言诗体的同时,就已经开始了对古代诗律的探索。东汉诗人已基本掌握了通过平仄交互应用来配制律句的规则,因而,五言诗以第二字和第四字异声为特点的律句产生了,接着由律句组合成的律联也跟着出现了。至于律联如何组合成格律诗段的规则虽还不明确,但实际上组合规则只有“异声相对”和“同声相粘”两种,所以,在汉诗中,用律联组合起来的“对式诗段”和“粘式诗段”就跟着出现了。汉诗中,格律化最突出的作品是辛延年:《羽林郎》和宋子侯:《董娇饶》,这两首诗不但格律化及于全诗,而且对格律的应用已十分纯熟,应该说它们已预示出了古代格律诗即将产生和形成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伦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首著名短诗。从格律角度分析该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主题思想和情感。这首诗中使用了特点鲜明的格律技巧,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具表现力,从而深化了诗歌主题,突出诗人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在1950年代几次新诗形式大讨论的背景之下,卞之琳于1953年中国作协组织的讨论会上首次系统提出他的新诗格律理论,后以《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为题发表于《作家通讯》.尽管卞之琳的新诗理论直至1980年代才渐臻成熟,但此次发言已然搭建起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的主要框架.他以"顿"为核心,区分了新格律诗的两种...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格律诗从探索到形成的时期,历来没有人全面、具体地分析过那个时期的诗律情况,只能笼统其词地说明其中已讲究了格律,有些诗已暗合了唐律.为摸清其诗律状况,本文以南北朝诗*为材料,从声、韵两个角度进行了穷尽性的格律分析,然后分类归纳出各类格律结构的特点和类型,全面地描绘出了南北朝诗歌的格律体系.从而说明唐诗格律是在继承了南北朝诗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诗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按律延长了五言诗的节拍,形成了七言体的律诗.从格律结构上说,七律和五律完全是同质的关系,有了南北朝的五律,唐代发展出七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相似文献   

6.
诗歌的翻译对穆旦后期的创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穆旦在解放后致力于诗歌的翻译,主要集中于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自身的诗歌创作相应受到翻译潜移默化的影响,面临更多的诗歌形式的诱惑与选择。这一过程与痕迹,比较穆旦前后期诗歌就可以看出:其后期诗歌诗歌创作更加注重形式的严谨,穆旦创作的诗歌中具有整齐的格律风格,后期更注重诗歌的节奏与音乐性。  相似文献   

7.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以素韵体的诗体形式、并运用了序诗这种独特的体例写作而成的,如何在翻译中对其其音韵、修辞、文化符码等进行恰当处理,历来是该文本翻译的关键问题.对此,比较曹禺和朱生豪的译本,曹禺的译本贵在"形似",朱生豪的译本重在"神似".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通过隐喻翻译,我们可以体验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关于隐喻的分类有很多,本文专从情感隐喻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和认知方式进行对比。在表达‘喜悦’、‘悲伤’、‘恐惧’和‘愤怒’的情感时,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翻译时,我们既要适当的采用异化的策略以满足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促进文化交流,又要尊重语言之间的差异,必要时使原文的形象淡化,采用归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诗歌翻译中对原诗形式如何处理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神似派"与"形似派"之争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是因为诗歌翻译作为一门艺术本就应该流派纷呈。这里没有简单的对与错,只跟译者与读者的趣味有关。检验的标准仍然只能是实践。故本文不作玄奥的理论之争,只想以较有代表性的外国诗种——十四行诗的翻译为例,具体地通过对一些名家名译的考察,比较他们在这一问题上做法的异同、利弊,看哪些值得仿效,哪些应予摒弃,同时结合笔者本人的翻译实践谈点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移情说对广告翻译中审美再现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广告翻译审美再现的三大策略:使用诗化语言、营造感人意境、巧用互文手法。广告译者应透彻理解原文并选用恰当的手法再现原文的美感和情感内蕴,使译文起到预期的移情作用,实现移情促销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六朝新体诗是六朝时代出现的一种新体格律诗,它是唐代近体诗的直接源头。由于沈约“四声”、“八病”理论的出现,促进了六朝一种讲究声律的新体格律诗的建立并推动它走向格律精严的发展道路;同时还由于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提倡、参与,在文士聚会的各种场合,在写作命题诗、和诗、赋韵诗和联句等的创作实践活动中规定要用新体诗进行写作,造成了社会上写作新体诗的浓厚氛围。这些都是六朝新体诗产生从醒酿、改进到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说,是我国翻译理论史上继严复的"信、达、雅"说、傅雷的"神似"说后的又一里程碑。"化"不仅是翻译标准,又是翻译手段。而杨必先生翻译的《名利场》用这一标准来衡量,可说是一部入于"化境"的优秀译作。本文拟从词语的翻译、结构的转换和语序的安排三方面,通过具体译例进行分析,看它是如何采用"化"的手段,将作品翻译得出神入化的。  相似文献   

13.
英语格律诗汉译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其方法也从单一发展到多元,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理论,给诗歌翻译提出了一个评判标准,以及努力方向。本文拟从"三美"再现的角度,对英语格律诗翻译成汉语所使用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每种方法都有可行之处,但翻译成现代的汉语格律诗最为可行。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活动中,译入语读者的阅读审美需求与审美体验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而接受美学"期待视野"与"审美距离"概念的提出恰好弥补了文化翻译中存在的译入语读者对翻译文本的审美缺陷问题.在接受美学视野内,翻译的文本不但要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更要起到开拓读者接受视野的作用.唯有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翻译文本保有一定的阅读空间和审...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陈刚党争胜自严复以来,我国的翻译理论可以说经过了几个成长期。从“信、达、雅”开始,经过“字译”和“句译”,直译、硬译、死译和意译,最后抵达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神似”和“化境”。下面我们先简要地看一下这种发展的历程以便我们对这...  相似文献   

16.
开放性美术教学就是通过命题形式、题材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的多维度开放,引导学生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内心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从而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和创造的整合,为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创造条件,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商标翻译与文化差异密不可分。从跨文化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几种国际商标翻译的实例详细阐述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指出在进行商标翻译时译者应考虑跨文化的思维差异、审美差异及联想差异。  相似文献   

18.
赵伶俐 《美育学刊》2015,(6):106-110
"改进美育教学",首先改进学校美术课、音乐课或者艺术课的教学。美术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视觉审美素质乃至人文素质的教育,包括色彩、造型、质地等形式审美素质和在形式构成中包含的情感、价值观、思想、思维方式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素质。从2015年8月全国第二届少儿美术教育学术展学生优秀作品的分析,可以透视学生视觉审美素质方面的潜质、能力和不足,为改进美术教学,乃至改进音乐、艺术和更大范围的美育教学,为美育质量监测和通过监测"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审美移情是翻译美学理论之术语,系指人把自己的感情、性格、情绪、意志等转移到它物之中,形成交融的境界而浑然一体。本文以审美移情论为框架,试析周方珠教授《天净沙·即事》之译本,浅析元曲翻译中的审美移情作用,说明审美移情的两个阶段情感投射——观照——反馈阶段以及译本的再现阶段,重点从此元曲的韵律再现、意象重现、意境重建方面说明译者的移情在翻译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包括在阅读中欣赏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为了完成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目标,教师应提前研究课程,在课堂上开拓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点燃学生情感火苗,鼓励学生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