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沙河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很早就有往来。抗战期间,余光中在四川住过7年,1982年6月17日他在给流沙河的信中写到:“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心有灵犀一点通,流沙河就以“蟋蟀”为意象,以蟋蟀的鸣叫为主旋律,谱写成了一曲思乡爱国之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尤其给人是语言艺术的极致。《就是那一只蟋蟀》的语言具有意象美、音乐美、结构美,读来给人一种艺术享受。意象美。诗中的蟋蟀不是一般昆虫,而是新颖独特、饱含诗意的意象,诗人  相似文献   

2.
一、破题师:冬天,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冷清萧索的,然而作为欧洲最早 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作家之一的乔治·桑却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了“冬天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抒情散文《冬天之美》。二、朗读课文师:我们先一起将课文朗读一遍,看看我们是否能从中发现美,获得“美”的感受。(音乐起,学生集体朗读。教师指导。)三、课文鉴赏师:有了这遍朗读,相信同学们对这“美”已有了朦胧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鉴 赏本文,揭开那“美”的朦胧面纱。首先请看题目《冬天之美》,如果我们给它加…  相似文献   

3.
游仙诗歌以超现实世界──天界仙境作为审美对象表现于诗歌之中,审美对象同作者所面临的现实的这种距离感、差别感,使作者凭借想象这种表现美的手段来感知对象,体现了一种想象的真实美,而想象中的神仙世界是那般的缤纷多姿,完美无缺,尤其是游仙诗歌之中对于动态性的意象的描绘,又产生了一种化美为媚的效果;同时,对于那空阔、超越时空的审美意境的追求,又能给人一种恢弘无极的意境美,凡此构成了游仙诗歌的特有美质。  相似文献   

4.
淡之美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相似文献   

5.
金绍荣 《湖南教育》2006,(10):42-43
在新加坡学习考察十余天,美丽祥和的花园国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与人闲聊,常常回味着那绿树成阴的自然美,和谐高雅的人文美,国泰民安的祥和美,爱国敬业的精神美,热情真诚的情义美……这些无一不折射出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赵凯锋 《辅导员》2014,(6):70-70
现实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现的:黄山迷雾蒙蒙,西湖碧波荡漾;黄河巨涛滚滚,长江一泻千里,这是一种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自然美;人类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救国救民而前赴后继、英勇杀敌,多少豪杰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怀,让人感受到社会之美;毛泽东那“北国风光,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想到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价值就在于揭示生活中的美。美的内容一般分成三类 :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山水说明文的主要任务则是通过艺术手法来表现自然风物之美。而自然风物给人的主要是美的陶冶、感染与享受。晋祠 ,从现在还保存着的宋代建筑算起也已近千年 ,其山水景物的形成当更久远 ,其间来游历和歌咏的人亦甚多。但我看晋祠 ,它的美与一般的山水却有不同 ,是一种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和艺术的综合之美。这个发现是逐渐的。我童年时便常来晋祠游玩 ,它的自然之美对我熏陶极深 ,清清的水 ,郁郁的树 ,还有那座秀丽的山。当时山上的野花比现在多 ,每年五一节…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使人回味,催人奋进;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有一种美,如同乐团演奏,自然流畅,奔放的乐章能使全场静寂,让听众的心灵触动。这些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它就是和谐之美、科学发展之美。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之  相似文献   

10.
济慈被普遍认为是一位追求感官刺激的诗人,他不是在描摹形象而是直接把形象呈现给读者,刺激读者的感官,使之仿佛真正看到那形象一样。同时,济慈的诗又有强烈的哲理美,以及心灵和外界碰撞所产生的真实之美,是呈现出超越现实、超越官能的审美境界,因而更显其伟大。《希腊古瓮颂》不仅体现了济慈诗诉诸感官、震憾心灵的特殊魅力,也体现了济慈自觉的诗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1.
淡雅人生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试想着坐在溪间的岩石上,看那略透瑰红的云翳露着璀璨的霞光,迎着徐徐晚风,静听着溪流,是否已感受到一种淡之美?淡,源自天然本色,总给人有韵味的遐想,不须浓妆艳抹,自有它美的所在。像中国的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一张宣纸,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淡淡的黑白朴色给人留下一份纯净,仿佛那未画出的部分已在你心里勾勒出来一样,意韵犹存。而西方的油画则具有浓重的色彩,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分明感受到那份艺术色彩的震憾力。但是,于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相似文献   

12.
迷失家园的灵魂--新感觉派笔下的上海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湘 《现代语文》2006,(3):121-122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小说,在中国现当代学史上独树一帜,该派别引进了新的都市价值化观念,一方面描写上海的街市之美、动态的流线型城市之美、夜都会之美,另一方面描写人的幻灭与反叛等。该派作家也认为他们描写的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作家的化角色定位是“敏感的都市人”。但是,这群都市人给当时的读的印象实在是太迥异于以往的任何中国人了。  相似文献   

13.
《小石潭记》一文景物描写精细、准确、隽美、奇特,让人如临其境,实属山水精品。单看这些,给人一种欢快愉悦之感,但这能不能就作为文章的主旨呢?  相似文献   

14.
维也纳之梦欧陆雨,欧陆风,这里的一切都伴随音乐进入梦魂中。欧洲,是美的;这是壮阔之美,是哲学之美。奥地利,是美的;这是深邃之美,是艺术之美。维也纳,更是美的;这是隽逸之美,是音乐之美。这里的美,不仅仅是指青山绿水、花草树木,还包括那欧洲特有的建筑:气势恢弘的大教堂、古朴庄重的桥梁、富丽堂皇的歌舞剧院,还有那哥特式、巴洛克式的楼宇……那独特的气息和文化氛围,引人入胜,令人陶醉。我来到维也纳,一直住在大使馆里。除了演讲外,我在傍晚总想到街上走一走。我常常会来到街心广场,坐在路边的椅子上,静静地欣赏这里的一切:树的绿,花的…  相似文献   

15.
维也纳之梦欧陆雨,欧陆风,这里的一切都伴随音乐进入梦魂中。欧洲是美的,这是壮阔之美,是哲学之美。奥地利是美的,这是深邃之美,是艺术之美。维也纳更是美的,这是隽逸之美,是音乐之美。这里的美,不仅仅是指青山绿水、花草树木,还包括那欧洲特有的建筑:气势恢弘的大教堂、古朴庄重的桥梁、富丽堂皇的歌舞剧院,还有那哥特式、巴洛克式的楼宇……那独特的气息和文化氛围,引人入胜,令人陶醉。我来到维也纳,一直住在大使馆里。除了演讲外,我在傍晚总想到街上走一走。我常常会来到街心广场,坐在路边的椅子上,静静地欣赏这里的一切:树的绿,花的香;…  相似文献   

16.
一直想去看沙漠,非常想。 在我眼中,飞沙走砾的大漠、戈壁和雪山、大海、草原一样,都有着一种磅礴之美。不同的是,沙漠的美颓废而荒凉。那略带绝望、毁灭、残缺气质的美如世界末日般让人窒息。  相似文献   

17.
钱芳 《学语文》2008,(3):45-46
广告语言的世界是一个广阔、绚丽、神奇的世界,它展现给人们不同形式的语言美,如朴素之美,华丽之美,简练之美,含蓄之美,雄浑之美,幽默之美等,展现了广告用语的不同魅力。  相似文献   

18.
小草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平凡”,可是小草能顶住巨石,钻出稚嫩的绿芽。蚂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渺小”,可是却被科学家认为是世界级的大力士。森林里,毒蘑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色彩艳丽,可是它内藏居悔,误食就没命了;“路啊路,飘满红罂粟”,罂粟是何等的艳美,但它却是鸦片的前身,“孰知罂粟之毒有甚于蛇者乎?”沙漠中,海市蜃楼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么美,让人产生无限希望,到头来却是虚幻一场。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美育读本,但是,如果课文中的人、事、物不能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那就谈不上审美教育。例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应该将象征作为审美的切人点.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解读作品的精妙之处。作者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使白杨树体现出正直、朴质、严肃之美:象征敌后广大土地上傲然挺立的守卫家乡的哨兵,使白杨树显现出傲然挺立之美;象征在华北平原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华儿女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让白杨树更显示了一种力求上进的美。  相似文献   

20.
苏小糖,典型的江南女子,虽没有惊世骇俗之美,却很容易让人一眼之后印记在心,不知是因为那脸上永远挂着的娇憨笑容,还是转身回眸间浑身弥漫的一股甜丝丝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