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掌握科学的思辨方法,对于学生分析、利用信息,自觉抵御社会的不良现象,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在新闻事件中分析"、"在道德冲突中判断"、在"辩论竞赛中明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掌握科学的思辨方法,对于学生分析、利用信息,自觉抵御社会的不良现象,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在新闻事件中分析"、"在道德冲突中判断"、在"辩论竞赛中明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的品德课堂有重知识的传授和活动的体验,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问题。在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资源中选择社会焦点问题展开思辨,解决思辨内容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中,通过思维留白激发思辨欲望,解决思辨动力的问题;在思辨过程中,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辨,解决思辨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燕妮 《广西教育》2014,(33):76-77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知、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教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辨。一、捕捉教学中的矛盾点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教材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而这些矛盾点往往可以使学生迸发思辨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良妃 《班主任》2005,(12):25-26
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胡静 《教育》2015,(7):23-24
所谓思辨,就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深入思考,并反复比较与鉴别不同的回答,最后形成自己认识的思维方式。价值澄清学派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教师不可能直接把价值观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策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因此,价值澄清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分析、讨论、评价和反思等手段,来有效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使其获得最好的、适合于他们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广,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品德课作为小学教师进行德育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反映了加强与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它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核心,有机地整合了社会构成、社会规范、生活空间、社会进步和社会实践五个范畴,由近及远地分层、深化到学校家庭、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五个系列。在课程目标中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和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这三方面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因而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而应着力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1.
伍玉慧 《教师》2011,(28):90-90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强化和训练,容易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这样下去,提高不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很注重礼仪的国家,作为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道德情感这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国很多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并不理想,教学关注点主要在学生的成绩上,而忽视了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这样的结果就可能导致学生最终成长为分数高但是道德素质低的人。这样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情况。本文主要对这一课程教学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帮助促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广,素质教育在我国教学领域实现了巨大成果。其中,如何进行小学阶段的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大部分学校的重点关注内容,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和创新意识培养密切相关,因此促成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局面。本文针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策略,旨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能力培养是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本文以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小学品德课程的特点,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改革实践。实践效果表明,教学中始终树立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高品质、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思辨能力是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各国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如今,思辨能力的培养被看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策略,本文首先阐述了思辨能力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其次,对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全岗 《考试周刊》2014,(45):170-17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既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关键。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培养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语,激发学生兴趣,以优美动听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漫画、直观的多媒体电教手段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一、认识社会现象,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1.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培养主动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思辨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Bloom&Anderson的类级模型理论为标杆,通过改革《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的测评形式、测评内容和测评标准,以期为英专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探索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重点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