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发展速度举世瞩目。而它成功发展的秘诀何在?我们看到:日本的民族精神,尤其是集团主义精神在日本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集团主义精神在日本历史发展中渊远流长,成为日本民族的象征,并相互渗透,成为日本民族的坚定信仰和精神支柱,维护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的日本,政治制度日趋完善、社会经济迅猛增长、文化市场欣欣向荣。在此过程中,集团主义文化作为日本国民精神的原动力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随着中日两国在文化层面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国内日语教学中,将日本集团主义文化导入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使学生更能体会语言背后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条件 1 单一民族与同质社会为集团主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单一民族和同质社会的特征使日本形成集团趋向的传统,并由此产生共同习俗、同种语言和文字以及思维习惯,使日本人对他们所从属的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认同感、事业心,并促成集团主义的形成。在民族宗教信仰上,日本民族信奉一种古老的神道教,他是一种泛神宗教,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4.
各国的社会结构不同,反映的社会现象也不同。每个国家都在寻求适应本国发展的社会结构。日本人具有很强的归属意识,形成了以集团主义为核心的社会结构。这种归属意识使日本人在各自的集团场合中建立起"纵式"的人际关系,形成纵式集团。通过对日本社会结构的分析,阐述了日本传统社会的优势及劣势,以期对揭示日本社会现象及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一个具有双重矛盾性格特点的民族,这种矛盾性格的形成与日本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日本人的主要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集团主义。这种价值取向一方面使日本人产生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和对所属集团的忠诚心,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日本人对权威的盲目顺从。等级序列意识是集团主义带来的一个副产品。等级意识使日本人常常敏感于自己在集团中所处的位置,在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对上服从与对下傲慢的特性。在生活态度上,日本人倾向于对事物本身直觉式的认可和评价,只重视现在而不太拘泥于过去,表现出十足的现世主义色彩。上述这些特征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影响和制约日本民族特性的深层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与其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集团主义思想、"和"的观念以及武士道精神等,对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更有消极的一面。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双重影响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当今日本道德教育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莉雅 《考试周刊》2008,(3):225-226
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比较普遍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心态、倾向、潜意识.本文从沉默、模仿、与自然的调和、集团主义四个方面对日本的国民性进行探讨.深刻认识日本的国民性,对于客观认识日本人和研究日本社会,正确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日语委婉表达有避免禁忌,避免粗俗,表示礼貌和尊敬的三个作用,存在的社会背景是日本的岛国根性和集团主义。  相似文献   

9.
从民族文化心理透析日本的战争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民族优越感、力量崇拜心理和集团主义倾向。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深深影响着当代日本社会,它从深层阻碍着日本社会确立正确的历史观,推动着日本社会不时掀起极端民族主义的波澜,从而影响着日本对战争的反省。  相似文献   

10.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课例研究在日本已有百年历史。从明治维新时期第一所教师养成机构的创办,到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日本课例研究受到社会大环境、集团主义及工匠文化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师同僚文化、协同学习文化、集体反思文化。日本课例研究对我国教研活动的启示:应组织教师共同确定课例研究主题,增强备课过程的研究性,提高课堂的公开和共享程度,强化集体反思意识,锤炼精雕细琢的教研精神。  相似文献   

11.
陈灵侠 《考试周刊》2010,(30):236-237
"过劳死"一词源自日本,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过劳死"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透过"过劳死"这一表面现象,从解读民族心理层面深层次挖掘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危机意识。集团主义和危机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万事万物都要讲究"度",否则,积极的事物也会对个人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当樱花盛开或枫叶火红的季节,日本人成群结队地陶醉在大自然中.无数的小团体,常常是穿一色服装、戴一式帽子,或胸前别统一标记、肩上披挂一个团体名称.总之,日本人团体活动多,群体意识强,重视集体中的协调一致.这种集团主义精神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日本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的过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车产业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其发达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与发达程度,汽车产业是任何强国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作为后起之秀,其汽车产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也对如今处于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日本汽车产业的成功与其集团主义文化及其垂直分工协作体系有着重要联系,这对同样重视集体主义的中国来说有着极具意义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泛家族纵式社会组织架构下,日本民众饱受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与思维的文化熏陶,对集团或社会组织有很强的依附性,不仅对职业性隶属组织和上级唯命是从,而且对宽泛的社会组织团体、非领导地位的“前辈”也极力服从。日本民众的这种依附意识使人们普遍具有超强的集团主义意识,总能在自身归属的集团或组织内齐心合力地将其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表现为组织制约下少有个性张扬的民族特性,导致政治上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现代社会中的共生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日本理论,后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潮。它提出了不同于日本传统道德的新观念,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同关系,协调发展。这一思潮力较突破以“和”、“集团主义”等为特点的传统道德的局限,以适应新的国际化形势,并解决日本社会新出现的问题。共生伦理在医疗,环保,国民福利,女性解放,残疾人利益等多方面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的国民性有许多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地方,严重的集团主义倾向,"任生任死"的生死观,崇尚武士道精神,以恬淡、古雅为美的审美观,多愁善感,感怀留恋衷凄之美的心理等等都带有浓厚的日本特色.日本人的国民性影响着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日本人的一言一行都无不受着国民性的影响.日本人对花的偏好也是如此,由于樱花的各种特征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及其相似,甚至可以说樱花就是日本人,日本人就是樱花,所以樱花在日本成为全民都喜爱的花,甚至被奉为国花.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育儿方式,必然要体现该国的文化。这个过程,除了父母有意识的引导,更多的是父母无意识的言传身教。本文将着重从日本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其中体现的集团性的特点,同时着重论述了跟日本人的不确实感紧密相关的"集团主义"和儿童教育是如何渗透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贷学金建立在公平原则基础上从贫困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而中国是兼顾贫困家庭的优秀大学生和非贫困家庭的优秀大学生,虽然两国对公平的侧重点不同,但高等教育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公平性发展的完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日本贷学金的借贷程序和贷学金的回收制度对健全和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动漫作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在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日本是一个动漫大国,其动漫制作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在利用动漫对本国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也相对较为成功.文章对日本动漫中的教育因素予以分析,同时对我国动漫发展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支持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下也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本政府、社会、高校和企业为此采取的不少有效措施,分别从不同侧面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行,形成了立体的指导、援助和服务体系,这一就业支持体系对促进日本大学生的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