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新教师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新教师的实践智慧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加速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期望在探寻新教师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新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新教师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新教师的实践智慧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加速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期望在探寻新教师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新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师实践智慧肇始于价值多元时代下教师在教育中追求真与善的困境,它揭示了教师及其行为的复杂性,从而促使教师全面而审慎地对待教育实践。教师实践智慧对教师的关注是生存论的,而非技术主义、效率主义的,其保护了教师对真实自我的理解和探寻,使得教师不断超越自己、成就有德性和卓越的自我成为真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与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它突出地表现在教师所具有的洞察能力与理解能力、反思能力与批判能力、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等能力上。这种实践智慧具有个体性智慧、缄默性智慧、动态生成性智慧等特征。教师通过走进教育生活世界、关注教育的生命价值、形成教育对话机制、继承与重构学校文化、参与教育研究创新、形成个人知识、把握教育时机等途径,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智慧,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具有情景性、实践性、个体性、缄默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和检验的过程。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知识基础,实践反思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推动力,对话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替代父母关系"则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情感基础。教师实践智慧不仅对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也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实践、反思、体验、感悟形成的对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包括教师的洞察能力与理解能力、反思能力与批判能力、沟通能力与执行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动态生成的、缄默的实践性智慧,具有实践性、个体性、缄默性、动态生成性等特点。教师在其专业自觉的基础上不断生成、培育和完善自我实践智慧,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关注教育的生命价值、回归教育生活世界,逐步形成教学-反思-研究与教育对话的习惯与机制,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走向诗意的教师生活,以一种积极的、阳光的、诗意的心态审视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是每一位教师在其自我专业成长过程中应有的立场与态度。  相似文献   

7.
课例研究架设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教师实践智慧生长搭建了平台,有助于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奠定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知识基础.反过来,教师实践智慧水平的高低又制约着教师课例研究的成效.教师应在教学中和校本培训中借助课例研究促进自身实践智慧生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学术界普遍所持的"实践智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教师实践智慧具有可言传性,教师言传实践智慧的过程和实质是解释的循环,教师可以通过亲历教学现场、交流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叙事等途径言传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师个人理论合法性追求和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实践性探索为基础的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理清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的内涵、构成、特征、表现及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等,以期为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其原因在于教师责任缺位、敏感缺乏、反思缺席与写作缺少。可以遵照责任伦理,培植责任意识和职业情感;运用教育现象学方法,培养敏感意识和反思能力;采用教育叙事,提升写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以求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培育之鹄的。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性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点和生长点。然而,其本身具有的生成性,缄默性和情景化等特点成为阻碍教师相应成长的制约因素。文章提出智慧课堂实验室以化解此问题,并且以"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的论证逻辑阐释智慧课堂实验室及其设计。首先对设计的理论构基进行剖析,梳理设计的理论来源和合法性;其次从环境,资源和方案三个层面构建智慧课堂实验室,打造实践境脉构建解题方案;最后提出课堂真实性,主题选择合理性,群体参与性等内在应用原则以及行动学习策略的应用方法,旨在有效利用智慧课堂实验室。智慧课堂实验室设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在实践中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校本教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和发展的需要.网络教研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教研模式,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提供平台,为教师提供及时、多样、丰富、便捷的专业支持.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教研的目标和作用、网络教研的优势,然后详细阐述了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网络教研的有效实施策略,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培养准教师的实践智慧是职前教师教育应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实践智慧具有个体性、情境性、生成性、缄默性、综合性等特点。其培养策略主要有:准教师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主动建构合理的个人教育理论,自觉地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教师的实践智慧;职前教师教育要设置教育实践课程,切实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实践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职前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其教育质量影响到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当前,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中存在偏重教育理论知识传递、忽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重视实践教学、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深度合作已成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心。“U-K”专业实践共同体是高校与幼儿园基于合作共赢目的建设的、有助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组织。它使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发展融为一体,使幼儿园成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力量,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极好平台。  相似文献   

15.
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受到教育行业的关注,现阶段,许多90后幼儿教师进入幼儿园工作,他们本身具备鲜明的特征。因此,文章围绕“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展开探索研究,对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发展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师道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大学教师的“为师之道”存在着“行为世范”的弱化、教育的“工具化”的问题,从统一角色期待与认同、加强师道修养、合理运用内在权威、增强胜任力、发挥主导作用几个方面,探讨新时期构建大学教师“为师之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德育建设面临着新问题和新任务,这对教师德育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实施爱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网上德育教育、典范教育、奖惩教育几个方面来探索做好新时代教师德育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教师职业实践阶段,促进教师终身发展问题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教师教育理念、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内涵的解读,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及教师在教学专业实践中的职业价值理解进行论述,以期对促进教师终身发展事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浅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上海市实验学校在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的同时,一直在认真思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学校认识到,要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使学校持续发展,就要使全体教师都得到发展,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努力寻找一种能够不断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力的机制和手段,希望打造一支“乐学习、善教学、懂实验、会研究、敢创新”的教师队伍,试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校本为模式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通过对教学科研环境、建立完善的引导体系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科学的教学方法及严谨的学风和学术态度等方面进行阐释,旨在表明青年体育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还应具有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动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