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困境是指需要在是与是、善与善或两个均有价值的事物之间进行二取一的选择的情境。由于只能二取一,本来同样为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变成了相对的非和否,因此,道德层面的辨别力、判断力和选择力就会在这种情境下凸显出来。道德困境是中小学德育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师生双方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善于处理和利用道德困境的教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着德育功能、内容、方法等上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主体道德价值体验模式。本文从道德价值体验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主动参与道德价值体验,教师促进学生道德价值体验,学校环境是学生潜在道德价值体验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个模式。 相似文献
3.
道德自我和情绪体验在个体发展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认知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较为忽视情绪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情绪心理学和品德心理学的新近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对学生的道德自我认知、道德自我情感和道德自我调控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要养成个体的道德自觉,从外在强制性规范遵从转变为内在指令性的道德践行,必须激发主体源自内心的道德需要,开启其道德价值理性,丰富其道德情感体验,唤醒其道德反省意识,培养其对话沟通能力。而这一切必须在交往中通过心灵的理解和体验获得。 相似文献
5.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体验与德育有着密切联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在界定体验、道德体验的基础上,论述道德体验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我国目前学校德育的实践,从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改革中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德育方法是德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手段。教育方法影响教育行为,教育行为产生教育效果。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育是知识性教育,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性"。实际看来,道德规范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具体化,学生只有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才会对道德规范所涵盖的内容和意义有所体验和收获。本研究以"道德体验法"为内容,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的"道德体验法"实施策略,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情绪体验对道德学习的影响及其德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体验对道德学习的影响,表现在内在动力、学习倾向和内容接受三方面。情绪体验对道德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给德育以深刻的启示,在观念上应切实树立情感培养意识、情绪教育意识和知情并举德育理念,在方法上应从情绪体验入手,提高道德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宋晔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
德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模式,它负载着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着更深远的道德价值.探讨其道德价值有助于我们对德育模式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作为以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为宗旨的德育模式,它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都产生重要的道德影响.它促进了校园伦理生活形态的形成,建构了一个道德的校园环境;它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不仅成为反思者,而且成为德育价值的行动者和创新者,形成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它建设了学生的伦理生活世界,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家都很关注,学者们提出了不少好的理论和建议,一些中小学也创造了适应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德育模式。但我们同时感觉到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有突破性的创新。就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来说,起码有三种状况需要改进和突破:一是教育者凭着良好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简单说教;二是凭借某些部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等专业人才更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通过对大学生道德体验的缺失分析,提出了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对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促进大学生道德自觉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要想增加其亲和力,取得最优化效果,道德体验是必由之路,是其亲和力之源。笔者试图以道德体验为切入点,对道德体验是高校德育亲和力之源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探讨增强高校德育亲和力的五种行之有效的道德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沈懿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224-224
文章从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适合德育活动的内容及"新三中心"的课程理念和使师生关系更和谐三个方面对道德体验学习对中职学校德育活动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分析了道德体验学习在中职学校德育活动中应用的措施,如教师转变角色、使学生成为道德体验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及建立能促成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平等交往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道德价值教育:德育与价值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价值概念经由多学科的整合,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主要讨论其在知、情、意三方面的心理表现及与其相对应的真、善、美道德价值理想的观照、追求和享用。社会道德的核心在于引导人们实现求真、向善、获美,从而实现人的知、情、意三方面的基本需要。以此指导我们构建当前的德育价值体系,大众道德的核心应该以承认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和价值理想追求为前提,以满足人的基本功利需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道德体验教育的原则看道德体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道德体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体验教育要注重引发和增强学生对道德生活的直接感受的直接感受性原则;注重引发学生在知、情、行等方面整体性互动的整体性原则;给学生一个充分体验过程的过程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道德体验中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权利的自主性原则,并且进一步分析了贯彻这些原则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赵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92-93,105
本文分析了体验教学的要义,并从情境设置的形式化、联系生活的简单化、多媒体运用的泛泛化、教育主体的虚位化四个角度对道德体验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