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有的同学问我学数学有什么“秘诀”,我觉得学习上没有捷径好走,也无“秘诀”可言,要说有的话,那就是首先要有决心,信心和恒心,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在学习中不可平均使用力量,  相似文献   

2.
很多同学都希望找到学习的“秘诀”,我当学生时也是如此。现把我的学习“秘诀”与大家交流。1.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有了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有了计划,学习就能有条不紊地实施。目标既要有远期目标(中考、高考,甚至更远),又要有近期目标(这学期,这个月,甚至这星期);计划是根据目标而制定的,既不能要求太高(一段时间内的学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学,就是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也能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中获取一定知识的学习过程;所渭自律。就是针对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律习惯呢?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足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满堂灌”、“批评多表扬少”、“必须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素质教育观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惟一主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要“以学为本”,以“学”统“教”,“学”是中心,“教”是为“学”服务的,为“学”提供支撑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体现“以学为本”的知识建构新理念,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能发展和未来的成就都有重大影响。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初中学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自制力和毅力较差、有较强的自尊心、富于幻想、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我在化学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课始导…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我的做法是做到“四让”(即: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三让学生自己总结学法;四让学生自我评价)。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目标是一种激发动机的外部诱因。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十字路口的指示牌,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应及时,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  相似文献   

6.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能发展和未来的成就都有重大影响。正如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初中学和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自制力和毅力较差、有较强的自尊心、富于幻想、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我在化学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趋势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自己主导的同时,要审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立足点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到“教会学生学习”上来。不仅要注意自己“教什么”和“怎么教”,而且要注意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必须“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注重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其理论根据是“认识捷径说”。“认识捷径说”认为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已知真理,走认识上的捷径——用少的时间获得多的认识成果,在这条认识捷径中所学的知识主要是间接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智明 《广西教育》2009,(29):49-50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要做到“会学”就要会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就必须有用于引导学习行为的参照点。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正起到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说明:《学弈》是人教版十一册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通过弈秋教两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词语、句式等方面有较大差别,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练,练中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4.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王智明 《广西教育》2009,(28):49-50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要做到“会学”就要会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就必须有用于引导学习行为的参照点。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正起到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很多读者询问学英语有什么捷径,我们认为学英语就要老老实实,因为学习外语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能一心只想投机取巧,老想找捷径的人是永远学不好的,要想学好就必须定下心来打一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13.
刘本龙 《考试》2011,(8):23-24
学英语没有捷径可走,不能速成。正如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所说:"学外语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了足够的时间,坚持下去。要多听、多读、多写、多查词典。"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积累积极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中指出兴趣有很大的动机成分,而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可以说产生了学习兴趣,就意味着产生了要学习的动机。而要学好一门知识,具备“要学习”的动机是首要条件。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习效率自然会随之而提高。那么如何发挥物理课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物理课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加生动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物理的起始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要学好知识,必须常备“三味药”。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有以下具体内容: 一、激发情趣——心理目标 情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现实中“我要学”和“要我学”是当今学生中共存的两种学习心态,特别在语文学科中。存在“要我学”心态的学生尤多。要使学生具有“我要学”的心态,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一刻也不可放弃的心理目标。 影响学生学习情趣的因素是复杂的,但从课堂教学角度分析,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教师的师者风范。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要有长者风度,要有学者风范。举手投足要透出文明的气质,言语辞锋要显现出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阅读》2009,(4):60-62
写好作文有捷径吗?没有,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必须广泛阅读、积极思考、勤于练笔,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言的学习是一门硬功夫,对词汇、修辞、各种文体的规范写作以及各种描写手法的积累是写作的“内功”。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学问我学数学有什么“秘诀”,我觉得学习上没有捷径好走,也无“秘诀”可言.要说有的话.那就是首先要有决心、信心和恒心.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在学习中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把劲儿特别用在一门新功课.一个新篇章的开头,用在最基础的内容上.特别是数学,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只有把前面的基础打牢,才好进入后一步,才可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吴俊英 《云南教育》2003,(35):39-40
我国著名翻译家丰子恺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训练,却在学习英语一年后就可以阅读英文原版书,从事翻译工作。秘诀何在?秘诀是每篇文章读23遍。现在许多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走入了一个误区——“朗读”是初中生的事,高中阶段只要课堂上听听录音,自己能读得懂篇章即可。学生不重视,又得不到老师的有力监督,结果单词读不准,句子读不流利,课文读得结结巴巴,甚至不敢开口。逐渐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对英语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更无法进行听、说、写等语言能力的培养。西方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去游,在岸上是学不会的。学英语…  相似文献   

20.
《不要秘诀的秘诀》选自邓拓的杂文集《燕山夜话》,文章着重论述要有“专心致志、痛下功夫”的态度,要遵循科学的学习方法,告诫人们绝无捷径可走和秘诀可寻。作为杂文,作者是循循善诱、开导规劝。在写法上,则是有叙有议,博引古今,娓娓道来;引文精要贴切,议论蕴含情趣,加上正反对比破立结合,鲜明而深刻地突出了主题。读完文章,人们定会豁然开朗,读书治学虽无什么“秘诀”,但却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值得效法和遵循。通观全篇,文章的主体是以四段引文为核心,熟练而有效地运用破立结合的方法,从四个方面来道出“秘诀”的。第一段是引用明代著名学者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