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诸多有助于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途径中,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有效的教育理论的"教"与"学"、教育理念的"制度化"是三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它们在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分别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应该从不同的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来促成这三者作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根据教师在此过程中认识对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把握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以及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四个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其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地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陈晶 《学前教育》2005,(7):64-66
如何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教育,促进家长适宜教养行为的形成,是亲子园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园创办亲子园以来,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尝试通过环境、活动、教师三方面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将科学的早教观念和家教策略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潜移默化中更新观念,改善行为,促进适宜教养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观念作为教师个体成长的“伴生物”,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构成元素,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依据结构功能理论,教师身处和谐社会体系之中,其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体系结构的规约,教师教育观念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来自学校或其他专业团体的外部支持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冲突理论则认为,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其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教师进行主动社会建构的结果,教师应该担负起建构个人教育观念的主要责任。而符号互动理论则强调,个体不能无视和脱离社会结构与情境的影响,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教师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与他人互动、对话、沟通的动态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与社会倡导教育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理论特征、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其联系则体现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正确认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倡导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产品靠“品牌”打市场,教育行业教师也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名师形象。教师的“品牌”就是教师由个人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社会威望等因素,在教师群体乃至社会中形成的个人知名度。品牌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教学主张,成型的内在结构,稳定的教育风格。实施“园丁工程”,培养新世纪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就是在教育界树立教师个人的著名“商标”,打出、打响教师个人“品牌”,开创新世纪教育行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汤成强 《考试周刊》2009,(19):29-30
教师观念即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人看法。“教育行为(即本文所指的教学行为)则是教师在实际教育中所表现的行为、教育方法、措施与手段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教育观念支配着教育行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与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分不开的。教师只有对教育理论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才可能形成真正先进的教育观念。笔认为,造成目前很多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脱节现象的一个不可否认的重要原因,便是很多教师对一些先进教育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说而已)”,而对“观念”背后的一些“理论依据”的理解却显得较为肤浅。笔从参与一所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中深深地感觉到,如果能引导教师从她们所熟悉的各种鲜活的教育情境中,去解读她们的教育观念与行为,让老师知道“是什么”,并明白“为什么”,是有利于真正地改变她们的教育观念,改善她们的教育行为,从而提高她们的教育实践智慧的。  相似文献   

9.
追求教师培训效果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关注的闸题。关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对追求教师培训效果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任何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都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要根据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安排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培训策略及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追求教师培训效果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关注的问题。关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对追求教师培训效果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任何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都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要根据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选择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培训策略及方式。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的特色定位是高师院校挑战现实竞争的明智选择。而转变教育观念,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以及在新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正确定位是师范院校实现“教师教育”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庞丽娟  易凌云 《早期教育》2006,(1):I0003-I0003
1.对教师个人而言,要实现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向外显性个人教育观念的转化,教师必须揭示、分析自己已有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这种揭示和分析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反思自己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过程,这种反思过程不但可以使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出调整,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成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观念作为教师个体成长的"伴生物",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构成元素,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依据结构功能理论,教师身处和谐社会体系之中,其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体系结构的规约,教师教育观念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来自学校或其他专业团体的外部支持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冲突理论则认为,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其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教师进行主动社会建构的结果,教师应该担负起建构个人教育观念的主要责任。而符号互动理论则强调,个体不能无视和脱离社会结构与情境的影响,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教师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与他人互动、对话、沟通的动态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正日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而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必须重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形成。在促进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形成与发展的众多途径中,园本教研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教育,促进家长适宜教养行为的形成,是亲子园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园创办亲子园以来,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尝试通过环境、活动、教师三方面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将科学的早教观念和家教策略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潜移默化中更新观念,改善行为,促进适宜教养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因而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教师教育的培训管理中,对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在培训中,以参训教师为本,互为良师益友,共建和谐课堂,实现双赢,初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螺旋式循环过程。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实践行为的实施以及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三个基本环节,各个环节分别有其独特的结构要素与发生机制,同时又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教师在其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会学习、适应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新型课程。要把这一门新课程开设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高师教育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师教育一体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强化高师教育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中具有显的“奠基”功能和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重新审视高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形成新的人才素质结构,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促进高师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师教育行为改善的前提.但教育变革中出现的问题仅抱怨教师是不公平的。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是社会文化传承的结果;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新旧文化融合的过程:首先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现代化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功能需要。其次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历史的延续过程。再次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社会文化适应与教师个体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应然路径是构建适宜变革生存与繁荣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