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在过去20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广大受众仍有不满足感。因此,广播电视绝不能安于现状,而必须与时俱进,继续创新。本文围绕新闻报道和新闻改革中面临的几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辩证思考。这些问题是舆论导向的把握和取向问题、新闻报道的内容取向问题、新闻的生产取向问题、新闻的写作取向问题、节目的架构取向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全面、深入、富于思辨色彩和独到见解的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少地方提出了一般人未曾发现的问题,给予读者很大的启发。该文本刊将分两期发表。  相似文献   

2.
(七) 广泛性新闻报道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重要新闻手段,无论就其所反映的内容、传播的范围,还是它的服务对象都是极为广泛的。整个世界,万千气象,新闻报道都要反映、报道。正如李大钊同志《在北大记者同志会上的演说词》所说的:“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新闻应该是“现代新的、活的、社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只要写,谁都能写。特殊的文章也许并非每个人都写得来,但一般的文章,谁都可以写。作家佐藤春夫说:“作文这种事情,只要不要求写得特别出色,只要不是特别的低能者,也就是说,只要要求写作一般的文章,那就如同算算数、谈话、走路一样,是人们的天赋能力之一。”佐藤认为,说作文太难是不可思议的,不能发挥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也许要说,佐藤是大作家,必然会那么讲,其实,我与佐藤抱有同样的看法。佐藤讲这番话的根据在于:用文字表达的文章和用语言表达的日常会话,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认为二者有本质区别的说法,是根本错误的。把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因此,只要能说话,会写字,没有不会写文章的道理。以轻松的心情执笔,把心里想说的话顺顺当当地写出来,那就是一篇真正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具有宏观意识,善于宏观思考,这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十分重要的素质。这种素质,需要认真学习、坚持锻炼、长期培养才能获得并不断提高。培养宏观意识,我觉得应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经常研究上情。这就是说,必须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针的提出,社会各界在践履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深入探寻"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从新闻界来说,重新认识和建构新闻报道的生态取向内涵,可以使我们所开展的新闻报道活动能够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吴伟的心被烦躁占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厂报记者竟如此难当!一篇不过二百字的报道写了四遍,被主编接连枪毙了四遍。他,一个堂堂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头一脚就没有踢响,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呀!由此,他对主编大人生出些个想法来。是不是故意刁难于我?是不是另有目的。主编没有文凭,是不是嫉妒哩!但不管怎么说,稿子还是要写第五遍的. 这一次,吴伟深刻吸取以往四次被枪毙的教训,来动笔之前,先找老记者摸主编的底。老记者笑着告诉他:“咱们主编有个特点,大凡写通讯报道,写讲话材料,都爱用‘亲自’两个字。你写的这篇报道,通篇没有一个‘亲自’,怎么能通过?在咱们报社,平时大家用的最多的词就是‘亲自’哩!”吴伟终于有点儿开窍了。刚报到时,就听人说  相似文献   

7.
张海斌 《新闻前哨》2012,(10):100-101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发展并逐渐渗透进媒介领域,经济效益日益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一贯以严肃性著称的新闻报道,在媒体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的较量中日渐褪去严肃的外衣,以亲近的面孔示人。地方新闻更是凭借着趣味性和接近性的特征走俏于各大媒体。在媒体的商业包装下.地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日益由新闻本位向娱乐本位扭转。本文试图探讨地方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转变之路。  相似文献   

8.
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经济日报》等专业经济类报纸以及《人民日报》等中央级综合性报纸的经济版相比,作为地方性报纸的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劣势主要表现在权威性、专业性、精深性不足等方面。由此,有人建议都市报的新闻报道要地方化、温情化、社会化。但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报道,往往囿于地方企业的动态信息发布,日常生活如何省钱等琐碎  相似文献   

9.
主题与读者写文章,总是为了说明什么才写,那个要说明的“什么”,就是主题。没有主题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没有主题的文章,必定象梦话一般不知所云。文章是正确地向读者说明主题的手段。不能把自己想说的告诉读者,也就是说,写了半天,读者不解其意,那样的文章是失败的。由于主题不同,有的文章简单,有的文章复杂,但是,不论哪种情况,都必须把主题思想正确地告诉给读者。有了读者,文章才有存在的意义。没有读者的文章恐怕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任何时候,文章的作者都应该考虑自己写的文章给谁读。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媒体公信力的强弱对其自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对媒体公信力的塑造有决定性影响。本文试图从媒体公信力出发,探讨在现阶段新闻报道应确立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辩证思维指的是辩证法方面的思维,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主张运用普遍联系的、运动的、全面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从而有力地增强实践的效能。作为新闻工作者,善于研究和把握辩证思维,可以广开报道思路,写出新闻力作。善于从“小处”挖掘,提炼出发人深思的“大理”实践证明,有影响的新闻,并不一定都出在大地方、大单位、大场合之中。善于启动辩证思维的记者,就是在一个小城市、小村庄、小商场、小企业,也可以采写到很有价值的新闻。广西某县级市有一家农械厂,平时人们只是看到他们的日子过得比许多企业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时政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自身的宣传价值导致其长期以来以正面报道为主,缺乏新意。而现如今,时政新闻报道不断融入民主元素,让其开始有了新的活力。而本文也将对时政新闻中出现的民主化取向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报道中,媒体的新闻选择标准强调的是“亲社会意识,”体现了对受众的“有用性”和“获益性”。导致新闻价值取向的这种转变,与当代社会对媒介的影响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有直接关系。此外,媒体在道德价值取向上为了保证真实、客观、公正,需要对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个体予以区别对待。同时,在报道中以正确的法律价值取向和劳动价值取向引导舆论,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建湘  周宇 《新闻界》2005,(1):80-81
2004年的校园新闻,着实让一些媒体兴奋了一阵。马加爵事件、陆德明事件、教育收费、师生犯罪、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15.
杨华娟 《军事记者》2004,(11):34-35
回顾近年来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这样一个特征,即建构肤浅的娱乐新闻无孔不入,甚至有的时政新闻和社会事件也正走泛娱乐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在国内学术界,从2003年7月《中华新闻报》刊载《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到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于同年9月出版的专《畸变的媒体》中提出“讲故事的新闻写作”,引发新闻界写作取向的新思考。娱乐化和故事化,在表现形式上都强调人物和事件的人情味、细节化、情节性,然而在价值取向上前纯粹追求感官刺激,后则重在挖掘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试图立足现状,廓清两界限,指明故事化写作的影响力所在,以求更好地把握新闻人在采写中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1842年,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说:“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不应该从外部施加任何压力,必须承认它具有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它不能而且也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90页) 规律,是客观现象间存在着的一些重复起作用的、必然的联系。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现象有社会的规律,新闻报道也有它自身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用事实说话,这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西方记者在技巧上确实能够采用客观的形式,用事实说话,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隐藏在事实的叙述之中。西方新闻理论有一条,叫做新闻记者尊重读者,尊重读者的判断力。他们的说法是:“我只是完全客观地提供真实的事实,我尊重读者的判断力,我这个记者绝不代替读者作出判断。”其实,他们在选择、表述事实当中已经加进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表面上好象是“纯客观”的,叫你看不出他的观  相似文献   

18.
与综合性报纸相比,行业报的价值和优势在于它的新闻报道角度更专业,内容更具深度。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报业竞争的结果,一个是行业报特性所决定。如今,报业竞争非常激烈,各报抢新闻的势头也愈演愈烈,不仅有日报、晚报,还出现了午报、晨报,可以说新闻时时在发生,报纸时效性也在步步提高。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读者可以从多个新闻渠道了解新闻事件的进程,于是,有人说,行业报在时效性上与日报、晚报相差甚远。还有什么必要放“马后炮”呢?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闻是广义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但因其报道内容和范围均与“科技”紧密相关,因而既具有一般性新闻的共性,也具有与一般新闻不同的特性。由于科技新闻传播对象及担负的任务与一般新闻明显的不同,因而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就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努力使科技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更加趋于合理,使科技新闻的传播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磨砺文章感觉为了写,先要重视读。关于这一点,文章大家们看法一致。一千多年前,中国大文学家欧阳修说过:“多看,多做,多商量,”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路子。(见波多野完治《新文章入门》)人们称之为“作文三多法”。多看——多读,多做——多写,多商量——多思。这三点应当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方法。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道理也是一样的。作家永井荷风也讲过同样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