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选秦歌舞到北宋南戏,到元杂剧,再发展到现在的归类戏曲,如昆曲、京剧和三百余种地方戏曲,说明戏曲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艺术形成,中国几千年的明发展史,戏曲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追求、探索、锤炼、升华到今天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韩青  徐军 《寻根》2011,(4):48-53
唐朝有一个专门教歌舞技法的学校,称为梨园,后来梨园也成为戏曲艺术的另一个代称。中国的戏曲发展有多长的历史?王国维在《戏曲原考》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虽咏故事,而不被之歌舞,非戏曲也。虽和歌舞,而不演故事,亦非戏曲也。”《辞海》里“戏剧”条也说:“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只有那些既有歌舞又有故事内容两相结合的演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昆曲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11,(11):47-47
昆曲,又称“昆腔”。原为元朝时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后经明、清两代艺人不断整理加工,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昆曲有“幽兰”之雅称。它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用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昆曲的文辞华丽典雅,曲调舒徐委婉,表演细腻优美,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相似文献   

4.
马迪 《滇中文化》2003,(4):20-22
  相似文献   

5.
秦一树 《滇中文化》2005,(4):52-55,12
南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和《琵琶记》等被称为南戏五大传奇。这些戏大多根据民间传说改编成舞台戏.它们的内容以爱情、婚姻、家庭为主.反映了当时的家庭、婚姻伦理观。现简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杨曦泠 《大理文化》2014,(3):105-112
正民间艺术长期以来是大众较为熟悉的民族文化标识,它们是少数民族群众展示自我、寻求认同的有效载体,而戏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源于两宋之间,至今已近千年,北宋时期中国音乐由歌舞伎乐形态转型为民间音乐形态,戏曲音乐、民族器乐、民间歌舞等随之兴起,产生了以宋元杂剧和元代南戏为代表的民间戏曲形式;到了明清,多声腔剧种形成,各地方剧种蓬勃兴起,昆曲、京剧、梆子戏等传播甚广;直至当代,全国已有二三百个统称为戏曲的地方剧种,白族吹吹腔戏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滇中文化》2007,(4):55
我国的传统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的成熟期在南末,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如果从它的孕育期秦汉时代算起,那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8.
昆曲     
吴新雷 《寻根》2003,(1):77-83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或译为“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杰作”)的名单,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榜首,消息传来,戏剧界人心振奋!那末,昆曲为何能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化瑰宝呢?它的历史源流和艺术特征是怎么样的呢?昆腔、昆曲、昆剧的历史渊源昆曲发生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昆山的千墩是昆腔起源于民间的实证之地,而元末千墩人顾坚是最早的见证人和原创歌手。又据周元在《泾林续记》中披露,明太祖洪武…  相似文献   

9.
作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所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展演活动内容之一的中国地方戏曲欣赏讲座《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日前举办。由此,这一自“中国文化年”开幕以来当地侨界参与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弘扬中国传统戏剧的活动降下帷幕。在中国地方戏曲展演期间,近3000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5个场次的演出,其中近一半为法国观众,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戏剧的了解,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戏剧之美学与哲学价值更是赞佩不已。中国地方戏曲讲座使法国观众与中国演员得以面对面地近距离交流,许多法国观众认为,通过戏曲讲座不仅对中…  相似文献   

10.
话说南戏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从先秦的歌舞、唐代的参军戏寻源,到南宋时期的南戏已成为相对完整的戏曲形式,并开始有了相应的剧目。  相似文献   

11.
The shadow play of Laoting is a local theatric genre in northern China. Laoting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Hebei Province and this folk art expression is also called "eastern Hebei shadow play". Puppet figures and props used in Laoting shadow plays are all engraved on donkey skin. Characters sing or speak in Laoting's local dialect.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贵妃》成了近日戏迷的热门话题。这部号称为“中国大歌剧”的梅派大戏.将戏曲界对“继承与创新,的探索.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3.
A Qu Opera season was recently launched in Beijiing Chang'an Theatre to celebrate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en QuOpera programs were staged within a 20-day season, presenting a grand arts gala to Beijing's opera lovers.  相似文献   

14.
评剧漫谈     
王春斌  胡振华 《寻根》2007,(3):136-141
评剧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是由流行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滦南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今属天津)一带农村的曲艺莲花落发展而成。从冀东民间演唱“莲花落”衍变发展为“评剧”(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经过了“莲花落”、“拆出戏”、“平腔梆子戏”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小胡琴亦称胡琴,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中国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早期的小胡琴用软弓子拉弦,琴弦为丝质,十九世纪出现硬弓,二十世纪才出现了钢丝弦。清代,由于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十分迅速,小胡琴成了京剧  相似文献   

16.
丁玉 《滇中文化》2002,(1):31-34
在前不久举办的玉溪市第五届戏曲演唱比赛中,有一位穿着朴素,理一个儿子头,满口通海话的姑娘匆匆走进报名处,说名叫张雯,是农校的,要参赛,演唱的是越剧。接着,报了个茅威涛的《桑园访妻》,主办单位的有关人员面对这陌生的面孔生出些疑团;从未听说农校有一个会唱越剧的呀!要是有,前几届比赛早来了。越剧是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化持中贵和、以和为美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想。古代戏曲导演艺术严格遵循“中和”的审美法则,以“中和之美”所界定的和谐统一原则,来揭示艺术形象整体美的内涵,实现演剧与观剧的完美融合。古代戏曲导演理论锲而不舍地追寻着“中和之美”的艺术境界,致力寻求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回味无穷的神韵意味。而情感与理性完美统一的具象要求,则是对“以和为美”思想的准确阐释和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18.
川剧形成于20世纪初诞生于现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戏剧文化角度看,川剧是一个四川化的戏曲剧种;从地域文化角度看,川剧是一种戏曲化的地方文化;而从剧目形态及其不同时代特征看,川剧不仅继承了戏曲母体的遗产,更富有大量表现自身生命活力和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现代创造与发展.川剧作为一个以表演为中心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巴蜀人民情感、观点、兴趣等审美意识的物态化.  相似文献   

19.
大爱无言     
时间:当代,夏天。 地点:东北某农村。 人物:男人——40岁,农民。 女人——38岁,男人的妻子,农民。 云霞——13岁,男人和女人的女儿。 王老太——60多岁,村中老妇。 [舞台最好是一个转台,虽然是小品,也涉及场景的变换。充分发挥戏曲表演的写意性也可以解决“转台”问题。[幕启。男人和女人就像斗公鸡似的对峙着。两个人呼呼地喘气,谁也不说话。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80年代是戏剧理论最繁荣的时期,各种观念和思潮纷沓而至,其中,就戏剧的革新与发展、生命与前途的说法更是充斥着几乎所有的戏剧传媒,最耸人听闻的是有不少人曾断言:“戏剧特别是戏曲到本世纪末将在中国消失(有的说灭亡)”,持此观点的有年轻评论,与资深评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