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上日出》(五年制第七册15课)是我国当代文学巨星巴金的早期散文作品,写于一九二七年春赴法留学的旅途中。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整个中国革命形势,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的历史阶段,内外反动势力,对党领导的“星星之火”的革命力量,实行反革命大围剿,革命处于低潮。这对一个热切关注民族存亡的作家来说,决非是闲情逸致,无病呻吟。恰恰相反,正是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对革命奋发求索精神的表露,也是全文宗旨之所在。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以欣赏景物为教学目的,而忽视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个根本性的主题的教学,势必流于平庸化。《海上日出》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曹禺是一个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勇于探索的民主主义剧作家,他的戏剧强烈而集中地表达了“五四”新文学的主题,呼唤出被压迫者的心声,以个性解放的革命民主主义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中国封建主义与黑暗社会,在《雷雨》和《日出》中,对蘩漪和白露这类知识妇女的悲剧命运和出路的探索可看出曹禺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成就及局限。  相似文献   

3.
《日出》的研究尽管取得了相当成绩,但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例如,作者一再强调,“《日出》里没有绝对的主要动作,也没有绝对的主要人物”,而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才是一个主要的角色”,陈白露和潘月亭、顾八奶奶、胡四等人“萍水相逢、凑在一处”,“互为宾主、交相陪衬,,然而我国评论界自三十年代起至今都坚持认为陈白露和方达生就是主要人物。这里无疑牵涉到《日出》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曹禺是一个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勇于探索的民主主义剧作家,他的戏剧强烈而集中地表达了“五四”新学的主题,呼唤出被压迫的心声,以个性解放的革命民主主义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中国封建主义与黑暗社会,在《雷雨》和《日出》中,对蘩漪和白露这类知识妇女的悲剧命运和出路的探索可看出曹禺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成就及局限。  相似文献   

5.
曹禺的遗憾     
金凤 《学习之友》2006,(12):48-50
《雷雨》、《日出》、《原野》成为我国现代戏剧的经典,然而大师在临终之前却有许多的“后悔”。作者说:曹禺的委屈,是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大师的苦衷,正是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  相似文献   

6.
罗洪秀 《新疆教育》2012,(10):54-5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上出现了一位艺术大师级的剧作家曹禺。他的《雷雨》以及《日出》、《原野》的出现,使得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并从此走向成熟,把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最轰动、热烈的巅峰时期。同时,也使得“人及人类命运”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除了小说之外有了新的关注、思考和探索,本文从《雷雨》中生存悲剧的际遇去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中国现代小说是从鲁迅开始又在鲁迅那里成熟的话 ,那么 ,中国现代多幕话剧也完全可以说是从曹禺开始又在曹禺这里成熟的。现代多幕话剧作为综合性艺术 ,当然文学剧本最为重要 ,但衡量剧本是否成功 ,演出效果 ,包括社会价值和票房价值的综合效果是重要标志。曹禺的主要剧作如《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作品 ,一开始演出就反响热烈 ,后又长期反复演出 ,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正是这种综合效果的表现 ,我在这里说的多幕剧的“开始”和“成熟” ,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曹禺成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 ,也表…  相似文献   

8.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侧重对景物的观察与描写。作者重点观察和描写的是“海上日出的全过程”和“在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写“海上日出的全过程”时,突出其“变化快”和“太阳光的强烈”;写“在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时,作者分两层来写,一是云薄时的日出,二是云厚时的日出。作者在描绘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观时,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些描写性的词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陶冶学生情趣。  相似文献   

9.
《雷雨》和《日出》是曹禺三十年代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两部剧作。从《雷雨》到《日出》,曹禺的创作倾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标志着作者戏剧创作的日趋成熟,也体现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追求和轨迹。本文就此变化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小桔灯》的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前夕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那时抗战胜利的曙光已出现在地平线上。中国大地上,正酝酿一场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斗。文中所写“阴沉”的天气、“迷茫”的山景,“黑暗潮湿的山路”,既是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又暗指国民党统治下政治环境的黑暗。这样《小桔灯》所反映的旧中国的社会生活,恰与文章结尾和开头点明的新中国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曹禺的《日出》不但在创作思想上比前更趋进步,而且在艺术表达上提出了“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的“试探一次新路”的课题。实践证明这试探是成功的。本文以《日出》的舞台指示为着眼点,联系创作主体的人文理想与审美态度,试图揭示出《日出》舞台指示既与全剧对话部分融为一体,又负有自身使命的特性,进而引发人们对作家借助舞台指示以加固《日出》戏剧结构苦心孤诣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蔡梦 《儿童音乐》2022,(3):40-42
<正>《中国男儿》由石更作词、辛汉配曲,原载于辛汉编《唱歌教科书》(1)。一、题材内涵这是一首爱国题材的早期学堂乐歌。一百多年前,甲午战争爆发,八国联军入侵,中华民族处于任人宰割的时代,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以1898年为例: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和大连,“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租借”25年;英国强占香港新界,“租借”99年。自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反压迫的近代民族反抗斗争。  相似文献   

13.
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自小热爱读书,一生勤学不辍,给我们留下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多读书”、“读透书”是他对后学者、晚辈的一贯要求,更是他自己所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15.
《子夜》是茅盾的里程碑式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子夜》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典型化,描写手法的多样化,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结构的宏大严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三看日出     
学生对日出和日落,虽则经常碰到,但由于不注意观察,熟视无睹,因而印象不深。一次出了作文题《观日出》,不少同学感到无话可写,作文中竟出现了违反科学常识的笑话:“一唱雄鸡天下白,天亮了,一轮红日从水里慢慢地升了起来。”“太阳升起的时候象个小火球,越升越高,越升越大。”这是由于观察不仔细,凭想象闭门造车造成的,以为水乡也能看到海上日出的奇景,生搬硬套《海上日出》中写日出的语句。为了让学生能写好《观日出》这篇文章,我曾三次起大早带学生到兴化工人米厂南首的大桥上观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中鲁迅的《社戏》,细读之,我们不难发现,平桥村是鲁迅在上个世纪中国最黑暗的时期所神往的一个世外桃源。而鲁迅毕竟不同于陶渊明,他并不是遁世的隐士,而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斗士,他不是叫人们躲进桃花源来逃避现实,而是用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平桥村来和当时黑暗的现实进行强烈的对比,达到批判现实的目的,这个从鲁迅把《社戏》和《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直斥现实的篇章同收于《呐喊》就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18.
文摘     
华夏极地风光 东极——乌苏日出 我国的“东极村”是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此镇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是中国雄鸡形版图的鸡嘴最尖处。每天,乌苏镇第一个迎来朝阳,而此时的西部帕米尔高原却正值午夜。游人在乌苏看日出,可成为中国11亿人中最早迎来光明的人。 北极——漠河白夜 黑龙江省的漠河地处北纬53°28’,素有“北极村”之称。每年  相似文献   

19.
围绕“奇观”抓住特点强化训练──《海上日出》教学思路与简评陕西梁关勤《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绘形绘色把海上日...  相似文献   

20.
《泰山极顶》刊于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日《人民日报》,是为庆祝国庆十周年而写的。泰山,自古称作“五岳独尊”,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临近东海,极顶称日观峰,峰上有日观亭。日观亭看日出,“历来被描绘成十分壮观的奇景”。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有这样的笔墨,清朝桐城派古文家姚鼐《登泰山记》,也写了在日观峰观日出。唐朝大诗人杜甫,年轻时代想登泰山未成,写下《望岳》一诗,寄希望于将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以,登泰山观日出,千百年来,成为文学家、诗人抒写、歌咏的老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