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先秦"傍晚"语义场的成员数量较多。各个成员在语义上存在细微的差别,记录时间的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先秦"傍晚"义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不同阶段义场的成员有较大的变更。  相似文献   

2.
学位点具有学术属性、社会属性和制度属性等三个显著的特性.现有学位点授权审核制度存在着学位点"拜物教"、学科结构趋同和学位点资源化等三个不利的发展倾向.未来学位点授权审核制度应充分发挥市场、行政和学术三项机制的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学位点授权审核制度.  相似文献   

3.
"窥视"是指人偷偷地看,在上古汉语中,人们用10个词项来表达此义位,彼此之间的区别很明显."窥视"语义场经过上古前期、上古中期、上古后期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了各成员在发展过程中内部要素之间的消长和更替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从价值层面看,传统深刻地影响社会秩序的构建,尽管存在时代差异,但传统在社会秩序重建中的作用都是通过其隐性的权威实现的.传统之所以作为一种权威,源于其时间属性和权力属性,从时间向度看,它既是一种历史前提,也是个人实现其存在的先在性,具有本体论的特质;从权力向度看,传统是一种权威性资源,人们可以自主地运用这种资源,表达自己的能动意志,成为一种关于能动性的实践力量.人们对传统"权威"的隐性认同,就是源于传统的本体论特质和能动性逻辑对人们的无意识支配.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传统的"绝对权威"会产生"本体错位"和"能动性困境"的问题,因而中国现代社会秩序的构建对这种权威需保持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庐山远公话>中,有一些无实义的词.本文选择了"阿"、"自"、"但"三个词作为代表,结合它们在文中出现的语境,着重阐述了这三个词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6.
"语体"是先秦时期一种表现"语"类作品的重要文学体裁,是"语"类作品的表现形式。对于此体裁,笔者主要探讨以下3个方面内容:一,"语体"的界定;二,"语体"存在的表现;三,"语体"存在且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许艳平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4):47-49, 57
属性名词是名词中的非典型成员。目前学界主要从组合结构得以成立的原因、词语的配价能力和缺省的内在机制三个方面对属性名词进行考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还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平衡性、系统性以及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尤其是语义特征分析,应作为属性名词研究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精神, "仁者,爱人"的社会和谐精神和讲求"君子慎其独"的个体身心的和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制度层面、决策层面上看名不符实,且偏离其属性甚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从内涵上发展必须回归高等职业教育"高等"的属性、"职业"的属性,使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性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学位(职业准入资格证书)功能;从外延上发展必须回归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普及)"属性,使其规模盖过全日制非职业类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远庖厨"中"远"的用法,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远"应是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不是"使……远"的意思,而是该句的主语"君子"本身主动地"远离"的意思.在<孟子>中"远"有三种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制度层面、决策层面看名不符实,且偏离其属性甚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从内涵上发展必须回归高等职业教育"高等"的属性、"职业"的属性,使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性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学位(职业准入资格证书)功能;从外延上发展必须回归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普及)"的属性,使其规模盖过全日制非职业类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主流属性"之层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 《职教论坛》2005,(22):7-8
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与生产直接相关的人类实践活动,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属性.职业教育的主流属性由九种属性--"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多样性"--所组成.上述属性可以划分为"四个层级",各层级在职业教育"主流属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主流属性"之层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与生产直接相关的人类实践活动,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属性.职业教育的主流属性由九种属性--"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多样性"--所组成.上述属性可以划分为"四个层级",各层级在职业教育"主流属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国家结构形式理论",至少存在四个的盲点。先秦实行的是中国式的联邦制;单一制与联邦制本无优劣之分;国家统一的方式有多种,道路有多条;国家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是以民族国家为成员的新型联邦制。区域国家,既是一种新的国家形态,或许还是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的最后门槛。  相似文献   

15.
山西武乡方言中"老-"类与"表-"类这两组有密切联系的亲属词群成员众多,它们都表示远亲属关系.它们在数量上和用法上的特点受宗族观念和长幼之序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体现了语用方面的归并和区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思想交融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儒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先秦"原始儒学"、宋明"新儒学"和当代"新儒家",并就此做了一些价值判断.这三期的儒家们,虽然同在合理吸纳中外文化资源以"为我所用",但其结局却不尽系统("同途殊归");而这也昭示了儒学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美"在先秦儒家美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先秦儒家美学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的否定的方法,强调审美意义上的"美"不是"善";肯定的方法,一方面强调美与"情"有关,这种情不是生理快感,另一方面强调"美"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是一种有特定意义的"文".先秦儒家美学之"美"可以界定为能传达情感或引起情感反应的"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书面文字材料为线索,考证了"活宝"、"现世宝"、"活现世"三个方言词语的源流,辨别了它们之间的语义、词性的差异,并分析了地域属性。  相似文献   

19.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是高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时的说一句话.课本对"越国以鄙远"作了注释:"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这五个字包含了文言文所特有的语言现象:"鄙"和"远"都是词类活用.其中,"远"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鄙"释为"边邑",原本是名词(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蜀之鄙有二僧"),注释说"这里用作动词",即"鄙"应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样认识当无异议.但在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作一般动词,也可以是意动用法或使动用法."鄙"在这里肯定不是作一般动词.那么,它到底是意动还是使动呢?对此,注释并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伦理政治的基本话语体系中,正义概念成为首出概念,它以"理性"为基础,以"自由"和"平等"为两翼。先秦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仁型的,与"理性""平等""自由"三个理念都是相悖的,现代转型十分困难。先秦道家思想本质上是智型的,与"理性""平等""自由"三个理念存在着相通契的可能,更容易实现现代转型。而在先秦道家思想内部,黄老道家与这三个现代理念相通契的可能性最大,因而实现现代转型最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