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化的发展本身是在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组织,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儒家“有教无类”、“和而不同”、“君子不器”等教育理念对于形成大学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和提升大学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接受西方先进的大学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2.
《辽宁教育研究》2011,(8):F0003-F0003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学科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沈阳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2004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教育哲学研究、教育法学研究,已经有五届近50名毕业生。2004—2007年度被学校遴选确定为校级“扶持”学科,三个研究方向调整为教育转型及哲学问题研究、教育场域及社会学问题研究、人的发展与生命道德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立科学的教育功利观 ,通过教育将社会政治理想、道德价值观充分落实到每一个公民身上 ,同时推动当代道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是中国古代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 ,这对纠正当代狭隘实用功利主义教育的顽疾 ,全面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构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产生的预期结果,即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对教育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的分析与解读,还未见以几所师范大学为例,深入分析教育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同普通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对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应面向国际化,体现学科间综合培养,明确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立足学校优势凸显高水平的培养目标构建方向。  相似文献   

5.
《辽宁招生考试》2006,(7):80-80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教育转型期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教师教育机构形成综合化态势,教师培养模式出现多样化趋势。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双方要在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养规格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特色,相辅相成,共同建设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历史悠久,层次多样,形成了成熟的培养体系和发展机制.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工作应借鉴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多层次、多规格的成人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建立能力导向的教育目标,完善成人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职业指导,优化导师素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从儒家修身思想中寻找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动力,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提炼现代价值。通过对理论的系统剖析、相应对照,提出传承儒家修身中“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强国为民的君子”的教育理念,为现代大学教育提供时代所需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儒家教育思想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思想。在性质与功能上强调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和谐,教育目上,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教育主体上,既注重教育对象的和谐,又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育内容上,重视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与能力训练的和谐。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追求”学、问、思、辨、行”的和谐,注重教育过程的完整呈现。这为我们构建当代和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儒家教育思想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思想。在性质与功能上强调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和谐,教育目上,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教育主体上,既注重教育对象的和谐,又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育内容上,重视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与能力训练的和谐。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追求"学、问、思、辨、行"的和谐,注重教育过程的完整呈现。这为我们构建当代和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教育爱: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坚实基础,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高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以爱为核心,热爱教师职业是“教育爱”的前提,尊重理解学生是“教育爱”的基础,热情鼓励学生是“教育爱”的手段,关心爱护学生是“教育爱”的表现,严格要求学生是“教育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儒家的治世思想决定了其乐教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其一,音乐是士君子必备之修养,儒家仁政理想的体现便是人人懂得礼乐;其二,音乐不仅是娱乐,其本质更是政教,是"礼"的有力补充;其三,"物动心感"而生音乐,音乐是人伦善恶的"象德之音";其四,如同天地阴阳,音乐反映着宇宙的奥秘,渗透着人的灵魂与精神,它是天地万象"有序性"的象征。儒家这种"为人生"的乐教思想使得我国古典艺术在审美风格上,崇尚平和雅正、含蓄蕴藉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reaching peace within in order to sustain peace outside in classical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offers us important lessons for peace educ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age. Building harmonious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ces in one’s personhood paves a path for negotiating interconnections across conflicting multiplicities in the outside world. The essay starts by discussing the Confucian and Daoist notions of personhood as a microcosmic universe connected to a macrocosmic universe. Seco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which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emerged are briefly reviewed. Third,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and the Daoist conception of personhood are discussed. Fourth, relational issues of harmony in difference and tranquility in turbulence are analyzed. Lastly, inner peace reaching outer peace in leadership and governing is formulated in terms of the unity between means and end in pea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教育学》课程为例,通过对508名师范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师范生在教师教育课程情感与信念需求、知识需求、能力需求、教师素养需求、学习方式需求、教材需求、评价需求及学习时间需求等方面的需求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现象学的核心精神是意识现象学,教育现象学的核心精神为直觉教育学。人的最宝贵的元素是意向性,为了保护人的意向性,人需要悬隔杂念,守护自己的赤子之心。为了重新恢复人的直觉和相关的智慧,教育学需要有新的转向即现象学转向。教育现象学的使命是重新恢复人的智慧。智慧诞生于空灵的直觉而并不来自循序渐进的积累。不过,人仅仅只有发达的意向性仍然不够。发达的意向性可以成全诸种神童的出现,但神童的出现如果以身体的孱弱、与他人交往的无能作为代价,反不如节制人的直觉,限制人的意向性,让人展开非意向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卢梭(Rousseau,1712-1778)是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思想绝大多数都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得以体现,并且与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可以说,卢梭的教育思想具有非常强的时代超越性,对现代教育影响非常深远,并对我国教育实践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高师院校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高师院校《物理学科教学论》这一课程教学的反思,重新认识开设《物理学科教学论》的意义,并且对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是其学科建设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以及对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本身的理解,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传播知识信息、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型人才的途径是教育和培训,教育仍将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和支柱。这就要求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及其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一体化体系,以期切实推进包括高师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