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地处我国华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拥有4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地方口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英语是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途径.广西地方口音会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产生一定的负迁移.研究认为,自然拼读法是一套较为科学的英语语音学习方法,受国内外英语教学者的青睐.虽然拼读法常用于小学或中学阶段的英语初...  相似文献   

2.
英语的学习在当前我国的学校中逐渐普及,但是英语学习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少数民族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同时每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同时英语的学习对云南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当前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英语听力障碍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英语听力障碍有心理性障碍、语言背景障碍、地区口音障碍、词汇障碍和记忆障碍等.克服英语听力障碍的教学对策,一是应合理选取英语听力训练材料,二是应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技巧的训练,三是应对学生进行语境适应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南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注重听说,其写作水平令人担忧.由于双语教育的推行,他们的英语学习可能会同时受到汉语和母语的影响.通过对喀什师范学院一个班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发现民族学生母语和汉语对其外语学习既有干扰也有促进,并对今后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少数民族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社会因素、学习主体的情感因素、学生原有语言知识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提出重视少数民族的英语教学,重视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等相应的对策,为今后提高西双版纳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欣 《海外英语》2014,(11):256+266
该文通过语音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葫芦岛口音对英语清塞音习得的影响,及造成影响的原因。研究发现:葫芦岛口音对英语清塞音的习得主要表现为负迁移,学生习惯用方音中相似的音代替英语语音,这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因此,在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葫芦岛口音与英语语音之间的差别,努力克服由方言语音造成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学生已成为我院主要的生源之一,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改善他们的英语学习现状,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并就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洁 《考试周刊》2014,(7):83-84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域、当地经济、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学习不系统,对英语不够重视,基础差等。本文从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出发,分析造成西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学困难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作为中考中的重要科目,如何学习和运用好英语科目,是当前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内容。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同时学习三门语言,受到迁移理论的影响,学习英语的难度增加,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是比较难的。基于此,作者对自己摸索的Topic Revision五部曲教学方法进行阐述,并注意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希望运用此方法可以促使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乐山方言与英语的语音系统在发音位置、方法和韵律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来自乐山地区的英语学习者在语音学习时会无意识地将乐山方言音迁入,从而导致英语口语带有方言口音。这不仅影响学生的英语标准语音习得,还影响了听力能力构建。通过分析乐山方言与英语语音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找出学生易产生负迁移的地方,提出要有意识地避免方言音的负迁移作用,通过调整语调、发音位置和语音节奏等形成英语“标准语音”的对策,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一要把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二要突出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英语作为中考中的重要科目,如何学习和运用好英语科目,是当前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内容。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同时学习三门语言,受到迁移理论的影响,学习英语的难度增加,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是比较难的。基于此,作者对自己摸索的Topic Revision五部曲教学方法进行阐述,并注意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希望运用此方法可以促使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聚居的地方平时多用壮语交流。由于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壮族地区学生逐渐形成了壮语思维的表达习惯,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很难进行思维上的转换,以致产生了学习英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以大理学院理科类学生为例,对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进行了调研,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外语学习观念以及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学习有其特珠性,他们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多,学习策略意识薄弱,被动使用策略.本调查对新模式下如何对待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徐小雁 《海外英语》2013,(23):63-64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石,英语语音对强化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以及单词的记忆和语法学习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受各地地方口音和错误的学习观念的影响,目前学生的语音基本功比较薄弱,而语音课时有限,大部分大一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较差,导致课下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在语音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语音学习效果,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言研究者不断关注少数民族的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与策略,对少数民族学生第二语言及第三语言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也不断探讨。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对语言迁移理论的总结,以蒙古族与纳西族学生为例,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分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迁移现象的共性,并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提出建议,以期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扬子晚报》2002年4月7日:原打算到郑州学习中国历史的美国小伙子克雷斯(音),却成了当地人眼中的“英语专家”,被一些外语学校争来抢去作“外教”。克雷斯来自于美国洛基山脉下的一个小农庄,他的英语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但这丝毫不影响学生们对他的崇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三语习得中同时会受两种已习得语言的影响.本文从三语教育理论的视角,研究和探索具有民族语、汉语习得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能力、思维特点以及英语学习规律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寻求更为有效的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外语学习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甘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受到母语和汉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微课的少数民族翻转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课外学习中有许多优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少数民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取问卷的方法考察了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类型以及与英语水平的关系,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因子分析得出8种态度和动机类型.皮尔逊相关系数表明,少数民族的英语成绩4种态度和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同两种态度的关系是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有3个最重要的因子指标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