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是指居住于存在的澄明之境中,大道(存在)通过道说(语言)给出澄明,道说在本真的"人言"即诗与思中保存,诗与思是人之栖居的本真筑造方式.海德格尔的诗性生存之思对于现代人之生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诗意     
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的诗意"这一念头,源于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梁晓声的《论教育的诗性》的启示。对于诗意的理解,却也不能不提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句诗经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诗阐释》中加以解释,几乎成为当代人文主义者默念的教条。之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对"诗意栖居"进行的理论论述是海德格尔诗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诸多的学者都对之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海德格尔的论述将"诗意栖居"作了理论体系性的构造,能够使人类对之信服.但是,深入地探讨海德格尔的理论体系之后,该体系的一些缺憾也随之显现了出来.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理论在详尽的论述过程之后是旧结论的新呈现,掩盖不住其理论的缺憾之处.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意味着:此在作为被创建的此在是一种捐赠。人诗意栖居意味着一个双重的要求,诗意栖居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既不完全抛弃现实,又不屈从于现实。诗意栖居理论启迪了追求真知的现代人,对高等教育有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诗意     
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的诗意”这一念头,源于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梁晓声的《论教育的诗性》的启示。对于诗意的理解,却也不能不提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句诗经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诗阐释》中加以解释,几乎成为当代人文主义者默念的教条。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强调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人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不仅是蓝图的描绘,更是现实中的诗意栖居。著名的存在主义美学家海德格尔多次提及"诗意",认为"人须诗意地栖居,栖居在诗意中"。不仅城镇建设追求诗意,诗意人生已成为人生的至境,教育的诗化也备受关注。"诗化""诗意化"即"审美化"。教育也不能丢了"乡愁",课堂也应营造诗化课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师生诗意栖居地。诗  相似文献   

7.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是在生活中感触到诗的意趣、和谐和美的存在。让学生诗意地生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崇高境界,学习诗词,畅游诗海,引导孩子在诗教文化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8.
"诗意的栖居",这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他的诗歌里最早提出的,即"人,虽满有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诗人的诗句作了诠释,并提出"人应当诗意地栖息"的观点①."诗意的栖息"是一种精神诉求,更是一种生活理想.而纵观我国古人的一些人生追求,其中最彰显的就是这种"诗意的栖居".因此,这就为我们重新解读刘禹锡的《陋室铭》提供了一种视角,或者说,他的"陋室"为我们提供了"诗意的栖居"的一种范本.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十分复杂,我们可从“诗通过语言确立存在”“诗意的栖居”“诗意语言的神秘性”三方面对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作出阐释。并借用海德格尔诗意语言的这种视角,即诗意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重新解读几首王维的诗歌,可以得到新的发现。王维的诗以“秀雅”之名给世人清新、淡雅之意,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究其原因,与王维的通于禅理有关,佛理的意蕴在其诗意语言中得以澄现。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真正记事是从诗开始的。《诗经》如此,荷马史诗也是如此,而海德格尔引用的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一句诗,则使人感受到诗对于人生的必要意义,诗也许更代表着人类本质追求的美。我们欣赏"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含蓄美,欣赏"亦知之所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诗通过语言确立存在”、“诗意的栖居”、“诗意语言的神秘性”三方面对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作其简要的阐释,以此借用海德格尔诗意语言的这种视角,即诗意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来重新赏析几首王维的诗歌。王维的诗以“秀雅”之名给世人清新、淡雅之意,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究其原因,与王维的通于禅理有关,佛理的意蕴在其诗意语言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2.
<正>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人类需要诗意,教育需要诗意,语文更需要诗意。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应凭借诗意的追寻,让学生栖居在语文这片诗意盎然的广袤土地上,流淌情感、涌动灵性、创生生命。如今,在应试教育羁绊中,教师的工作受束缚,贴标签似的说教、支离破碎的分析,陈陈相因的教学模式屡见不鲜,导致课堂没有吸引力。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语文变成  相似文献   

13.
虽然中西思想背景迥异,但差异不应成为无法逾越的天堑。关注人的现实存在境域,追问人的理想生存状态是海德格尔的死亡观、诗意栖居与陶渊明的诗理相通处,在返真之路上,诗、思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4.
儿童拥有诗的天性,每一个儿童都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以"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为办学理念,全方位构建基于儿童诗的"诗意校园文化",培育有诗性气质的学生和教师。营造诗意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传播诗意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于2010年搬迁时,在新校园的建设中移植了承续学校历史的心灵景观——紫藤长廊,并将"诗意栖居"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校园建筑、主题景观和校园环境设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于教学,师生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追寻幸福的诗意,让课堂洋溢着诗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教师一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借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肯定了文学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而中文的基础课程《文学理论》就在于揭示文学是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即对诗意的追求。如此一门学科的教学就特别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看庄子和海德格尔,其思想中有着浓厚的生态美学意味。庄子的"齐物论"和海德格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是生态美学生态平等观的古代阐释。庄子所构想的"天人合一"与海德格尔崇尚的"诗意栖居"实质上就是审美栖居。而其所提出拯救世界的方法"清静无为"与"艺术拯救"也与当代生态审美相贯通。庄子和海德格尔哲学的生态美学意蕴,为今天的生态美学理论发展和我们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极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之所以非常喜欢荷尔德林的这句诗,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它道出了生命的一种本真的、自在的状态。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不禁要问:本真的教育对多彩的生命究竟承担着怎样的责任?是唤醒、放飞?还是抑制、羁绊?  相似文献   

19.
正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首短诗《人,诗意的栖居》,诗未必太有诗意,但"诗意的栖居"的提法颇富诗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战乱频仍的中国人,逃命已是不易,哪里可能诗意地栖居?然而,在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民族濒临危亡的1930年代,沈从文用《边城》这类"牧歌式"的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他眼中那个时代的生活图  相似文献   

20.
文章的美是综合因素决定的。就技术层面而言,品读下文,不难看出美之所在。美,当诗意地栖居广东考生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一句雅致的话:人,当诗意地栖居。然而我却觉得,美才当诗意地栖居,因为她雕琢了诗人心中孕育于大自然之中的天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