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场所,而是一个关系网络。学校课程处于不同的关系网络中,有不同的场域。教材是物化的课程形式,教材场域是课程静态的存在方式;教学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场域是运作的课程存在的方式;经验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师生个体的经验是经验课程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场所,而是一个关系网络。学校课程处于不同的关系网络中,有不同的场域。教材是物化的课程形式,教材场域是课程静态的存在方式;教学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场域是运作的课程存在的方式;经验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师生个体的经验是经验课程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产生、存在及其价值实现问题一直伴随在教育过程中.因为教育的目的直接指向人的发展。“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存在的根本性依据.离开了生命,再发达、再繁荣、再重要的教育,都因为失去了根本.而丧失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场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这一重要范畴,并把它作为分析工具广泛运用于他的社会学研究中。本文对这一范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梳理与辨析,并在此基础上集中阐述了“教育场域”这一重要视角的涵义、特征及其意义,同时对教育场域的有限性作了简要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异化现象的突显,生命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而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它的四个场域,一是以个体心理和情感为基础的内部场域,二是以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场域,三是以课堂生活为主要阵地的实践场域,四是以学生自主性为前提的规约场域。  相似文献   

6.
教学之教育性的缺失,是当今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教育民间概念的演变可以揭示教学与教育的疏离,回顾教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教学与教育疏离的根源:现代社会及教育管理对效率与眼前利益的过度追求,造成了教育场域压抑与封闭的现状.要使教学回归教育性,致力于对理想人与理想社会的追求,就必须致力于使整个教育场域成为一个追求共同愿景的共同体,使其走向自由与开放.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研究》2017,(1):87-92
教学场域既是教师的自主行为空间,也是规约的存在空间,两者之间既有矛盾也有张力。在教学实践中,规约往往居于强势地位,教师的教学自主行为受制于规约而处于退缩之势,出现不想做、不敢做、想当然地做的消极表现。教师教学行为的释放可以沿着以教师信念支持"我想做什么",以自我认同确证"我能做什么",以教师学习获得"我怎样做"的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8.
大学场域的生成,并不是场域自我扩展的结果,而是大学自身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大学的独特性在于,它很少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困扰,因而有较大的自主性。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二律背反定律又表明,它必须融入到社会中去。面对现代大学场域的遮蔽愈来愈明显,如何解蔽以促进大学场域良性发展,需要我们对大学进行再认识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9.
通过布迪厄的场域概念分析认为,教学场域中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知识和评价的权威控制关系。此种关系在教学行为里体现在包括基于知识和基于评价的两套循环系统中。教学场域中的失范状态即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不良互动,它将破坏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通过仔细分析目前应试教育在两个循环中的具体表现得出结论:持续将知识边缘化,或教师评价不当都会导致教育场域中出现失范状态。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了混合式教学的全新复杂教学场域空间,对教学参与主体及其动态关系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混合式教学实践中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包括教师角色定位不清晰、教学内容设计面向学生不足、师生互评动态反馈不够以及师生互动质量不高等方面。混合式教学场域中高校师生之间知识话语和规范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校教师的威信确立依赖于微观权力而非宏观惩戒权。根据混合式教学的场域空间规律特征,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应该遵循提高教师德行风尚、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多元主体协同、优化教学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人的意识,改变旧有的环境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美育。生态美育对改变人类以物质生存为中心的生存方式,提升人生精神境界,进入人与自然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生态美育的根本意义是对人生存境界的提升。这种提升具体表现在:使人由单一和谐走向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由暂时的、一过性的快感享受走向持续的、长久的美感体验,由注重单一结果走向生命过程美的追求。广泛开展生态美育,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诗意生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夏泽安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117-118,125
关注美育的风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尤其是迈入新千年之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由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兴起及泛化倾向,对美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美育要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拓展自身的价值和功能.本文力求在文化的意义上,来论述审美教育的定位应在培养新型的文化品格上.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是西方现代思想语境的产物。西方现代思想语境中的(启蒙)现代性构成了海德格尔的基本反思立场,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张力结构则是海德格尔的基本批判向度。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批判意义则在于它代表了20世纪欧陆人文主义哲学对于审美现代性问题探讨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4.
审美化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审美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吸取丰富的审美文化,而且更能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审美境界.因此,在学校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当实施审美化教学,构建审美化教学模式,以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艺术教育以其鲜明的形象、充沛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使受教者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种独具特点的审美品格,使艺术教育在全民族精神素质的提高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异彩纷呈的后现代语境下,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技术理性与情感的矛盾,使艺术教育中审美情感得以凸现;文化工业所带来的标准化与独创性的矛盾,使艺术教育中审美独创性得以高扬;信息全球化与民族性的矛盾,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艺术教育中审美民族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教学中的语境关怀既是适应学术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语境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语境主要包括话语的历史文化环境、篇章语境和篇章内语境;将语境纳入到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教学中应该坚持: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原则;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尊重客体语境客观性与规避主体语境原则;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中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的区别与综合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地理教材和我们的周边地理环境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这是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优势所在。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需要加强对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内涵的理解,需要充分开发地理美育的课程资源,还需要选择有效美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试结合中学语文文本实际,从发现自然之美、寻求生活之美、感受意境之美、挖掘意蕴之美、领悟情感之美、剖析形象之美、品味语言之美、理出结构之美等八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是什么"的人的本质问题,无论就认识对象还是认识价值而言都是一个合法问题,必须由也一定可以由形而上学思维来加以解决。传统阶段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死界形而上学思维,把"人是什么"回答成了"人是什么物",从而人的根本性、独特性、高级性被"遗忘"了,也造成了理论研究的逻辑错误。同样以形而上学思维为工具,从人是生界存在者、人作为"生命实体个别"具有内在性和自身生成性的逻辑出发点出发,可以得出人的存在由低到高具有个体特殊、个体一般、群体一般、人类一般、生命一般、自然一般等六个本质层次。"人是什么"的哲学问题需要由六个不同层次的语句来整体表述:人是难以确定不同环境下不同意识性的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意识个体;人是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个体;人是由众多特定独立个体人组成的特定独立的人的群体;人是人的类———人类;人是生命中的一种生命;人是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物。自然由生界与死界两界组成,根据认识对象的不同,理论思维应当以生看生、以死看死,这样的形而上学思维不但可以解决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对自然本质认识这一世界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开展美育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努力寻求多种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来开展诗歌美育。教师自身还须具备良好的诗歌教学能力和一定的美学素养,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诗歌审美活动的积极性,诗歌美育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其它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