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斯腾豪斯(L.Stenhouse)在"人文课程研究"运动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的响亮口号,力图改变教师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的原有定位。这个超越传统的先进理念迅即在世界性教育改革潮流中卷起千层浪,肇始于21世纪黎明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积极倡导这一教师新角色理论,并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应用。当前,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教育科研引导课程改革和课堂有效教与学,引领学校科学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绝大多数学校的共识。然而,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的现象,在部分学校依然存在。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完美的教育理念在没有专业话语权的学校或复杂变化的教学实践面前可望而不可及,最终成为  相似文献   

2.
学高、身正是老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师者亦师亦为范,我们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应该努力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良好的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不断地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只有我们的老师们都有了良好的师德,才能撑起教育的蓝天。教育的成功需要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更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大力提倡师德、师风、师爱建设的今天,我们作老师的更应该努力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报驻无锡记者站记者金玉梅打电话来,嘱我写一则由《教育科研论坛》编辑部、“中国教育出版网叫、学版”编辑部主办,在我校举行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本真·实效”语文味课堂教学思想研讨活动的简讯。放了晚学,立即动笔。半个小时后完成了《浓浓“语文味”,本真又高效》——  相似文献   

4.
5.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通过有效性教学,能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可以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6.
刘国永 《江苏教育》2023,(34):11-13
<正>1935年8月28日,班华出生于安徽巢湖,1956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留校后一直致力于德育、心育研究,2022年11月27日去世。虽然说生命的终结是自然规律,87岁在一般人心目中也已属高寿,但对于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我们总觉得他离开得太早,总希望他能在教育殿堂中为我们留下更多殷切教诲之声。班华一生从教,始终关注一线教育实践,一直坚持做自觉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他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储备,他的思考总是贴近教育实践,朴素平实的文风对中国教育的现实有着最直接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很多人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亟须加强教育。笔者认为,影响师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文化、学校文化以及个体接受的教育等。师德提升不是仅靠教育能够实现的,而应从整个社会、教育、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层面进行综合考虑。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从理念上进行改变,由传统的"开展师德教育"转向"关注师德成长",即"让师德成长成为自觉"。  相似文献   

8.
陈德福 《考试周刊》2013,(53):160-160
针对报道的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失范行为导致学生伤害的事件,舆论无一例外地指向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丧失人伦,无不诛之而后快,呼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作者认为,教师的失范行为固然可恨,必须坚决杜绝,然而不帮助教师形成"爱学生的能力",仅靠师德师风教育,绝不能从根本上清除诟病。  相似文献   

9.
周颖 《吉林教育》2000,(10):39-39
“爱为师德之本,无爱便无教育。爱可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爱可以开掘人的智慧,爱可以开阔人的胸怀。爱,利于德,利于智,利于体,也利于美。”这是李燕杰在《师德断想》一文中对师爱的一段论述。一个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他同时也必然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尤其那些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更需要、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教师应该理解这些学生的处境,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治学态度、道德情操及思想作风等对学生都具有示范性、渗透性和权威性,起到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看来,教师的形象是无比高大的,教师的威信是无可怀疑的,教师是真理和美德的象征,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他们确信教师是自己可资效仿的榜样。因此,在学生面前,每位教师都应该做一面旗帜,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相似文献   

11.
对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曹一鸣教授进行访谈,探讨了:开展数学家访谈、数学教育家访谈工作的意义;国际国内数学课堂教学领域的研究情况;如何加快青年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构建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是推动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正确认识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防止和克服目前创先争优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领导、运行、评价、保障、动力等五项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结构严密、动力持久、运行顺畅的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Three artis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 Bono Committee and Rive and Others, Kirsten Dufour, Finn Thybo Andersen, and Maria Karlsson, took part in the demonstrations in Prague in September 2000 against the WTO meeting.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泛在学习,并从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到底什么是泛在学习,如何使泛在学习的理念成为现实,即如何根据学习者所处情境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具体情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真正发生,并让不同的学习者有着相适应的学习体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关注的话题。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家重视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让更多的民众更容易、更有趣、更深入地进行学习。作为未来终身学习的理想模式之一,泛在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随意获取信息、开展交流和进行学习的理想环境。本期,金书轲(Kinshuk)教授以泛在学习在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为例,介绍和分析了泛在学习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金书轲现为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NSERC/iCORE/Xerox/Markin自适应和个性化信息工业研究会主席。金书轲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学习技术、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和位置感知学习系统、认知分析以及交互技术等。金书轲教授在国际知名刊物、国际会议和书籍著作中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经常被邀请作大会主题报告,且是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2008年,金书轲教授被日本学术振兴会(Japan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授予杰出奖。在过去的五年中,他被邀请作为多家国际知名期刊之专刊的特邀编辑,还担任国际知名期刊的编委和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目前,他还担任欧盟、奥地利、加拿大、中国香港、以色列、意大利、荷兰、卡塔尔、中国台湾和美国等许多国家或地区政府资助项目的评审专家。此外,金书轲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学习技术专业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的创始人和主席,SSCI索引源期刊《教育技术与社会》(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 Joumal,2010年影响因子为1.066)的创刊人和主编,美国计算机协会ACM SIG新西兰分会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的创始人和主席,还曾经担任新西兰远程教育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16.
Even more so than that first significant moment of the video age-the brutal footage of the Los Angeles Police Department's attack on the prostrate body of Rodney King-the antiglobalization protests have marked the first sustained use of new digital technologies (audio and visual) to document the contemporary uses of power and the resistances to it.  相似文献   

17.
18.
<正>Hello,everybody!I interviewed Li Chen the other day.Beyond is his favorite band,because the band is energetic and has good singers.Among all the books he has read,Harry Potter is his favorite,because he thinks it’s an interesting book that tells people about magic power.As for  相似文献   

19.
20.
In this interview Fiona French discusses her work and career with David Lewis. She describes early influences and stresses her lifelong love of colour and pattern. Amongst other themes she considers the factual basis of most of her books and her lack of interest in fantasy; her preference for clear, simple prose; her constant shifts in style and approach and the increasing freedom of expression she has developed over a long career. David Lewis has been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al researcher and teacher trainer. He has written numerous articles on children's picturebooks and is the author of R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books: Picturing Text. He is a member of the UK editorial board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