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标体系一、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基础1坚持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21世纪的一代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于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建设和谐、民主的学习型校园具有重要作用。在以学生为中心观念下,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注重尊重、关爱、保护、服务、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思想、服务和环境等方面提供相应保障,循着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管理创新、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创新学生评价体制机制等科学有效的路径,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进一步提升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惟一标准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教育评价要注重效益,讲科学,学生评价重点在激励,促发展。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怎样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上,普通中学内部如何保障素质教育有效实施?多年来,华中师大一附中坚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着力在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这样一种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创新课程结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自1996年以来,华中师大一附中开设了一系列的探  相似文献   

5.
试论学生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指导下的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一条正确的改革思路,它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办学宗旨。要实现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制定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它在构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从内容、过程到形式都要具有综合性,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在学生质量评价操作过程中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总之,建立有效的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机制是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改革学生评价,要"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在科学成才观念下,人人皆可成才.但一个班级要实现人人皆可...  相似文献   

7.
吕孝华 《江苏教育》2022,(74):41-43
全面质量观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学业水平以及学业负担等指标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探索、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知识与品德、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落实“双减”,需要改变以往只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应试”质量观,坚持全面质量观,坚持学生终身成长的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重视教师工作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天津教育》2009,(9):F0004-F0004
天津市河北区增产道小学始建于1959年,现有增产道和启东道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重点,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批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国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  相似文献   

10.
李珏 《教育》2022,(10):27-29
嘉定区教育综改方案中提出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发基础教育全过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科学构建综合素质发展指标和纪实观测体系,开发学生个性化成长纪实报告,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客观记录和科学分析.我校在推进学生综合评价工作中不断深化"拇指评价体系",坚持评价激励原则,全面综合考察学生,以"拇指评价"激发、呵护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本的评价观为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数学学习评价体系,因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教学工作的导向标和推动器.同时,要正确看待和利用评价的结果,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推动数学学科建设,促进教师改进教法,激励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之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引人关注的亮点,如何使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转变为广大教师以及家长的一致行动,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其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一、建立多元评价制度科学的评价理念是重视发展性,关注学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论高中化学新教材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在化学教学中进一步深化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构建化学科学方法教育目标、采用化学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化学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和谐体育课堂体现出学校体育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和谐体育课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新时期体育教学的理念以及科学的评价进行分析、探索、创新,以构建和谐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育要树立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思想,必须深刻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和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整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协调性.从思想观念、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材体系、评价标准、课内外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向创新教育转变,构建面向学生终身体育,增进健康,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体育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将在全国推行中小学"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它突出的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一是全面评价,它包含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部将在全国推行中小学"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它突出的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一是全面评价,它包含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教学的侧重点,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体现素质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增加实践能力等方面,要多探索、多构思.本文就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生物与环境     
本着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期课改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对学生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科学培养;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塑造;加强对学生发展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20.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规划及要求 ,使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政府行为 ,全面展开。笔者认为 ,无论是在中央 ,还是在地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 ,推进素质教育 ,完成时代赋予教育的这一历史使命 ,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传统的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 ,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 ,以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 ,缺乏创新精神。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过分重视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