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晶 《华章》2012,(22)
校企联合办学是高职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特有模式,有利于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思想随着工作生活的环境转变而发生变化,校企联合办学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既有着好的一面,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也给我学校思政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结合当前校企联合办学的现状,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在改善学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推动院校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校企联合办学中,学生思想波动较大、校企在管理和教学中协调难度大是班主任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应尽快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学生管理力度,优化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应加强自身发展,明确工作定位,稳定校企合作成果,将企业制度和文化融入班级建设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提升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以提高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3.
对校企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新时期如何对研究生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进行实践,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校企联合办学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指职业中学与企业紧密结合,与企业接轨,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需要进行办学的一种模式。近几年来,我校依托地方经济,与企业紧密接轨,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充分发挥职业中学为当地经济服务的功能,促进学校高速发展,走出了一条校企联合办学的成功之路。 一、抓调查研究。明确校企联合办学的理念 我们在对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理论的学习研究的同时,采用问卷调查、随机走访、座谈讨论、蹲点调查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针对这一典型模式,文章联系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政策,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未来的建设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建立校企联合培养长效机制,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正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素质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校企联合办学,开设专门的素质培训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方案。文章就校企联合办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模式和校企共赢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后,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的掣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探讨了建筑专业开展"校企联合教学"的几种运作模式。最后得出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联合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能实现对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共利。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96):87-88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近年来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现在已经有部分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商务英语翻译的课程设置和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三者入手,基于校企合作,实行商务英语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这种类似于"订单式"培养的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使用自己的知识,切实将自己所学与社会实际需要联合起来,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面试成功率,而且为商务英语翻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本文从校企合作的现状入手,针对现在仍然存在的问题分析今后商务英语翻译中校企合作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校企联合中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教育步伐加速背景下,对车辆工程专业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其中重点涉及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不同类型毕业设计工作量要求、校企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及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通过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校企联合导师制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工程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问题,并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自2012级本科生开始开展校企联合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校企联合导师制实践,分析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程序、校企导师的职责与工作要求、导师的工作考核等问题,归纳总结了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环境科学专业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构建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向互动等措施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实训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农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合作办学运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校企合作的开展则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兴衰。校企联合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文章探讨了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联合办学的运作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适应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推动职业教育院校成为社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3.
校企联合培养是提升高校工科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文章指出企业单纯向高校提供实习资源的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双方资源输入输出不对等,无法形成稳定的依赖关系.提出了基于“企业—学生—高校”资源依赖模型的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即以学生作为校企双方资源吸收转换的载体、以校企资源互补实现资源依赖关系的动态平衡.基于此,构建和实施了北京科技大学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工程.  相似文献   

14.
研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实践,建立了校企双赢的联合培养模式,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共同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以达到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了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时洁 《文教资料》2021,(2):174-175,133
校企联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新兴模式,不仅有助于校企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还可持续拓展学生设计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该模式在实践中存在教学主体单一、资源配比不当、校企合而不深等弊端,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工作室制的“1+N”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为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形成5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建企业冠名班、联合建设就业基地、设立创新课题基金、赞助学生活动、搭建校企交流平台。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高校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利益共同体目标追求迥异、支撑载体缺失、长效机制缺乏等共性问题,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利益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支撑平台、构建运行机制进行制度设计,探索了校企协同遴选优秀人才、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校企联动实施双向选择、校企联合实行双师指导、校企互动强化学生管理、校企协作创新质量评价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大教育规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探索有效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期待。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62):187-188
校企联合办学是粮油烘焙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发展的有效纽带,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合作深度,分析了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普遍属于浅层次的合作,缺乏整体运筹、通盘考虑,运行的形式大都限于表面上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阐述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了订单教育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校厂一体化联合共建这五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0.
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的形式分为“企业配合”、“校企联合培养”和“校企实体合作型”三种模式。校企合作中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应当在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