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笔者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却发现了这乐章中的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2.
语感即是人的语言智能,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显形式。它表现为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性。它不但可以通过语言实践训练使学生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而且可以使学生创造性地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习探究。这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先后有四次提到“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先后有14次运用“语感”一词,并且在整个课标中渗透语感教学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观点。毋庸置疑,语感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值得语感培养研究者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3.
金艳 《文教资料》2011,(35):47-49
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4.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5.
金艳 《华章》2011,(33)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6.
何谓“语感”?我想:语文教材是文章,文章是由语言文字缀成的,语言文字是信息传递、接收、转换的载体。语文教学是以文章为“例子”,通过阅读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文能力。阅读是阅读主体(读者,这里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在大脑思维作用下,对阅读客体(文章)中的语言信息做具体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想象等的认识过程。因此,语感应指语言文字实施者在与语言信息材料交织中,对语言本质意义的感性直觉的认识。这种认识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故称语感能力。 阅读教学要突出语感训练,因为“各种语言运用中的问题总是凭语感来解决的。”(章熊《语文学习》1991年7期)“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从阅读方面看,有语音感,包括听的语音辨识,说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他认为语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所谓“学习语言”,主要应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至关重要,而语感的培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的。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在语言环境上相对处于劣势,因为,现代汉语的学习有语言“习得”作为基础并相伴而行,而文言文的学习却不可能有习得的过程。这便是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弱语境”问题,也是文言文教学上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使文言文的“弱语境”状况得到改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多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文言文,自然都是常见的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9.
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洪镇涛发表《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误区》(见《中学语文》1993年第5期),指出“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之后,武汉市洪山区按照洪镇涛提出的课题“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加强语感训练,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开展了语文教改实验。这项改革实验,历时三年,已取得一些实践经验。我们认为,现在是探讨“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时候了。以下是我们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本就对外汉语教师与汉语学习对话时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对外汉语教师在与汉语学习进行交际时使用的语言一般称“照顾语”、“保姆语”(caretaker talk),我们称之为“对外汉语教师的非自然语感语言”;这种语言与他们和母语交际时使用的语言有所不同。本讨论了这种非自然语感语言使用的相关情况和成因,认为对外汉语教师的非自然语感语言对教学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语文教学,需要脚踏实地、有针对性的宏观研究。洪镇涛在《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载《中学语文》1993年第5期)一文中,提出的“学习语言”的观点,击中了语文教学改革停滞不前的要害,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很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识误指弊击中要害洪镇涛这篇文章引人注目之处,首先是他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语文教学的误区。他说:“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误在何处?“这误区,简言之,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  相似文献   

12.
复句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头戏。引入“泛化”和“分化”这两种学习理论来指导多重复旬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语言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英语教学的支点便是语感。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国内外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运用“故事教学法”(即:倾听故事、朗读故事、演说故事、创编故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可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比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从三个层次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是一个人在学习了母语或第一语言之后学习的语言,“333”是指“三个整合”、“三个拓宽”、“三个超越”:“333”汉语刺激模式是指汉语教学以“信息技术与汉语课程整合、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整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整合”的方式“拓宽学习内容、拓宽学习空间、拓宽学习渠道”和“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超越常规”,使学生在频繁的“听说读写思视”刺激中学习语言,丰富语言,形成语感,习得语言,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感训练的一个明显倾向是厚“读感”薄“写感”,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语言实践的完整过程是“语言———内容———语言”,这个过程把形成语感的感性直觉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了,即“语言———内容”是解决“表达了什么”;“内容———语言”是解决“怎样表达”...  相似文献   

18.
熊生烈  牛一 《四川教育》2008,(12):38-38
教学存在着先与后的关系。叶圣陶先生主张“遵路识斯真”,其义为教学基本程序存在着不可打乱的先与后。阅读教学亦有必须遵守的先与后基本原则。衡量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尺是让学生“读懂文本”、“练习好朗读默读”、“语言训练(学习与运用)扎实”、“进行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其实,实施这些教学行动,解决这几个关键问题,背后隐含着阅读教学过程的展开与推进,不能忽略一些基本的先与后。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基本能力是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而培养这四种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有了语感才有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自觉能力 ,而语感的形成又必须靠多“读”——“读”各类文体的典范作品来实现。因此 ,“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法和学法 ,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也意识到“读”的重要性 ,但在操作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粗“粗”,主要指学生在“读”课文时 ,读的粗略 ,只过口 ,不过脑 ,只求读通文字 ,却不求读“懂”内容 ,这样学生在作文中 ,便不能准确地遣词造句 ,也…  相似文献   

20.
尤光雷 《学语文》2003,(5):52-52
作为对语文学科过分追求科学化的一种反思和矫正 ,语感教学成为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界的热门话题 ,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倍受关注。近年来 ,人们对语感的定义、特点、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广阔、持续的研究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框架。语感包括个体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正确的理解力。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 ,体现出一种自动化的语言认识能力和自动化的语言审美能力。说其自动化是因为语感带有迅速的直觉性、模糊的感受性等特点 ,似乎“心有灵犀不点通”。语感教学因难以量化衡定而使语文老师觉得有靶可参 ,却无矢可射。换言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