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只小懒熊     
从前,有只熊妈妈生了两只小熊,两只小熊胖胖的,虎头虎脑,熊妈妈很喜欢,还叫它们“大胖”和“小胖”。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一天,大胖对熊妈妈说:“妈妈,这么热的天,给我们买个西瓜吃吧。”对,西瓜又甜又好吃,好妈妈,你就给我们买一个吧!”小胖也帮腔说。熊妈妈说:“我今天有事,要吃你们去买。”小胖又想吃又不想去买,就说:“哥哥比我大,应该他去买。”大胖也说:“你比我跑得快,还是你去买。”他们就这样争论着,谁也不愿出门。熊妈妈有点生气了,说:“好了,别闹了,你们都去买,谁偷懒,就别吃。”大胖和小胖只好…  相似文献   

2.
小洛与阿宝     
这是一个宁静而贫穷的乡村小镇,镇上住着鸡家族。他们憨厚、善良却胆小。他们世世代代靠着为人类打鸣而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回,鸡家族又添了两只小公鸡:阿宝和小洛。阿宝继承了鸡家族的传统性格;而小洛却有些特别:爱冒险。事事都要做得和别人不同。小洛两岁时,妈妈说了一个故事:一个叫阿吉的人靠制作钟表发了财,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时,小洛听得入了神:“我也要这样!”鸡妈妈惊呆了,不知鸡家族里为何出了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家伙。族里的其他鸡纷纷嘲笑他,同时也赞扬阿宝:已经在认真学习打鸣了。然而,小洛并没有…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7,(11)
斯坦鼠来叫顿顿猫一起出去玩.可是.顿顿猫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还不停地自言白语:"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斯坦鼠关心地问:"顿顿猫.你怎么了?谁惹你生气?""那个小胖,说好了让我玩一天他的遥控车,突然又反悔了,小气鬼!""不玩就不玩呗……""可我就是想玩,玩不成我就生气!""顿顿猫.生气有害健康。我教你几个办法.保管你心情变好。"  相似文献   

4.
寒假来临,怎么过?闹闹和谢义豪头天在学校拿假期作业时就相约:明天去图书馆玩。小胖一听"玩"字,马上来了精神,"图书馆里有什么好玩的?我也去好不好?""图书馆里,当然是有书啦!"闹闹说。"这个玩嘛——当然是读书玩。"谢义豪拖长了声调,卖关子似的回答。炫耀个什么劲!小胖转身就走,气瘪瘪地回家跟妈妈一说,还惹得小胖妈妈唠叨了半天:"你看人家闹闹和谢义豪,去图书馆当作是玩!你怎么就觉得  相似文献   

5.
王习政 《成才之路》2009,(24):63-64
今年五月份我上了一节体育公开课,教学内容是技巧前滚翻。上课伊始,我简单地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安排学生自主地玩绳,并鼓励他们认真思考、大胆创新,比一比,看谁跳的花样多。我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准备活动,发展他们的跳跃能力,达到热身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同学也确实按照我的设想,进行了自主的锻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而,有三个同学却跑过来和我说:“老师。我们不喜欢跳绳,能去打会乒乓球么?”我感到十分难堪,那么多老师在听课,却有三个同学单独玩乒乓球。成何体统!所以我断然拒绝了他们。后来,我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了技巧前滚翻。学习开始时,我首先让学生先自己进行自由的滚翻练习,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一天,你在学生的作中看到这样的句子:“7456,TMD!大虾、菜鸟一块儿到偶的烘焙鸡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是BT!哥们儿用不着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这是什么话?我们的学生想说什么?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少年法庭工作日记 里,记录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 事:一个叫夏蒙的15岁初中生在 光天化日之下,将一名 20岁的大 学生卜靖捅了两刀,经法医鉴定 为重伤。以小伤大,实为出奇。其实这个案件的经过很简单,但是 造成案件发生的原因却很值得人 们思考。 具体经过是这样的:卜靖和几个同学一起到舞厅跳舞,快凌晨1点了,他送女伴回家,打车到了雍和宫,下车就遇到了夏蒙和另外两个哥们儿。他们拦住了卜靖,问他有没有钱,说想吃饭,让卜靖请客。卜靖看他们挺凶的,不敢不请,就找到了一个小饭馆。这顿饭花了卜靖50元钱。可是,第二…  相似文献   

8.
蒋亚春 《今日教育》2006,(11):18-18
设计意图 在我们活动区角里,有很多孩子们自己收集的废旧纸箱、纸盒,平时大家都很喜欢自己去玩、去摆弄。于是给我一个启示:如何进一步利用这些纸箱、纸盒让孩子们玩得更快乐,而魔力宝贝是孩子们喜欢的角色,所以我将他们糅合在一起,设计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9.
到了小学高年级,不少学生有了自己的QQ号。班级有了QQ群,一有空,孩子们就去聊天,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学习。如何让网络成为快乐学习的新天地?教师和家长不可“堵”,只能“疏”。我想,孩子们既然有兴趣在网络上玩文字游戏,何不从文字入手,将计就计,看谁在网络上写的文字又多又好?我先在班级里和学生一起交流关于QQ的话题,让学生分清利弊,能借助网络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并温馨告知他们:“在QQ日志中写文章,老师将是你们最忠实的读者。”孩子们乐了。就这样,QQ空间里的写作实践活动,在我们班展开了。  相似文献   

10.
我就是喜欢聊天,谁也别想让我改变!但是,随着我的近视一点点加深,老爸老妈就一点一点地“剥削”我上网的时间。起初是给我用一整天,后来是一个下午,再后来是他们在家的时间,最后是……最后是一个星期10分钟!你说可不可怜?当然,他们是不会知道我上网聊天的,因为本人很机智。假如让他们知道了,那本人的上网时间就会被他们“剥削”光。哎,为了聊天,我只好采用“不正当”手段了。每当他们快推开房门时,我就会神速地关闭聊天系统,再打开一些他们允许进入的地方,比如看《作文大王》网站上的作文、进入“彩虹网”去玩打字练习等…  相似文献   

11.
一路暖暖的     
雪濛 《大学生》2016,(Z2):44-45
如果说走就走的自我旅行需要一种勇气,那么带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则需要一种觉悟。我们总说自己向往自由,父母又何尝不是呢?只是自打有了我们,他们的生活里便多了一份本能的奉献和克制。爸妈今年都已经四十多岁了,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我这样一个不太让他们省心的孩子,为了给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把青春都奉献给了事业。其实,父母是很想和孩子一起旅行的,闲暇时,他们时不时和朋友一起出游,国内只差几个省没去到,我也偶尔帮他们报团参加出境旅游,目前也玩过了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看到听到他要再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他们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  相似文献   

13.
我们幼儿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孩子上幼儿园不准带玩具。最近,我班又添了十几名新生。本来,入园一段时间的孩子已经步入正规,这样一来,常规全打乱了。开始,我允许部分新生带玩具来,因为他们手里有东西玩就不哭闹了,可是别的孩子看见了也着急,于是我就干脆让全班幼儿每人带一件玩具来,上课时放到玩具橱里,下课游戏时再让他们玩。孩子们非常高兴。有一次,晓雨过来告状,说刘亚特不给他玩“大吊车”。我问明了情况,对晓雨说:“你想玩别人的玩具,不能去抢,你应该好好跟人家商量,用你的飞机去换他的吊车,试试行不行?”过了一会…  相似文献   

14.
玩中学     
孩子爱玩,怎么利用孩子玩的机会进行智力训练? 在我们幼儿园里,有些孩子下棋入了迷,一玩就很长时间,我们想,孩子们愿意下棋,何不利用棋子作一些对孩子智力发展有益的训练呢?于是就在准备下棋时,随意拿出几个棋子,如:工兵、炸弹、军长、师长、团长、旅长、排长……排列在一起,让孩子们看半分钟,然后捂住棋子。让他们说刚才看的都有哪几个棋子。谁记得多,谁可以下棋,记得少的只能当观众。这样,孩子就努力去记。  相似文献   

15.
不排第一     
我们班上有几个孩子喜欢躲在厕所里玩,为了让孩子们上厕所后能尽快回来排队,我每次都对他们说:“孩子们都快去上厕所,看谁回来快,老师让他排第一。”这个办法还真有效,孩子们每次都能很快回来排队,再没有人躲在那里玩了。我很为这个方法而得意。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  相似文献   

16.
如图6,小胖和小瘦去公园玩标准的跷跷板游戏,两同学越玩越开心,小胖对小瘦说:“真可惜!我现在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m高,如果我俩各边的跷跷板都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那么我就能将你翘到1.25m,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18.
萌芽     
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   “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都不抬。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 ?”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 ?我想创造奇迹。”孩子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冀,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子叫他去玩,他也不理。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冀里…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心愿     
商俊博 《班主任》2010,(5):53-53
不久前,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许诺:“谁能在期末考试时进步20个名次,我就帮他实现一个心愿。”结果,竞有6名学生怀着兴奋与骄傲的心情登上了讲台。而我既兴奋又紧张,不知道这些精灵古怪的孩子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心愿——让我带他们去大饭店吃饭?让我给他们买礼物或是带他们去游乐园玩一圈?让我把几条比较严厉的班规去掉?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里有则孩子们百听不厌的故事,故事里有句孩子们百说不厌的魔语:“芝麻,开门吧!”顷刻间,石门訇然中开;无尽的宝藏尽在眼前。如果人生也有这样一句魔语,该是多么的幸运啊。胜利石油管理局第二实验幼儿园就一直在为孩子们打造这神奇的“魔语”,让他们用它去开启人生的胜利之门。“魔语”一:“我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在一些人眼里,3~5岁的孩子往往就是个小生物,给他吃,哄他玩,或者是块橡皮泥,随大人的意愿被捏来揉去。课堂上,孩子们说的最多的是“知道了”、“我懂了”,有谁在鼓励孩子说“我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