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一山(1902-1978)是找国现代著名的清史学家。他本名挂森,号非字,江苏锡山(今徐州市)人。自二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即开始研治清史;并发表《清代通史港上,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几十年来,在清史研究领域纵横驰骋,先后写成《清代通史》三大卷及《清史大纲》、《曾国藩传》、《清史》、《中国近代史概要》、《洪秀全传》等专著,同时搜集整理出版了《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太平天国诏渝》、《太平天国书翰人《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文献汇编,其成果之今且乐宫,可谓独步一时。鉴于他对现代清史学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在海内…  相似文献   

2.
江庆柏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江苏地方文化研究及清代文献整理。在清代文献整理方面,近年来出版著作有:《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华书局,2007年)、《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之一。广陵书社,2007年)。  相似文献   

3.
最近,因课题关系,接触了一些清史资料。依据资料提供的历史信息,笔者感到,讲述和研究清朝前期历史,应更多关注、充分重视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因为,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不仅对清朝前期,而且对后来的中国历史都有一定乃至重要的影响。下面择要举出几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清代野史”的史学地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野史”是代表中国封建社会野史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中国野史集大成之作。上海书店印行的《清朝野史大观》一书,是“清一代野史的总汇”(《清朝野史大观·编辑凡例》)。此著篇幅浩繁,经过编辑,悉心编纂总其成为五类十二卷,即清官遗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述异等五个部分。各部均分用二卷或四卷来论述。对《清朝野史大观》的宏观研究,是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有益的补充。要通过我们的研究,去粗取精,寻回中华民族广泛留存民间的史学瑰宝,以弘扬我中华悠久流传民间之野史文化,这对研究祖国历史文化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史大纲》作为《清代通史》的简编于1944年出版,其后为准确地反映著作内容并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先后经历了两次更名和一次改编。在编纂上,《清史大纲》详近略远,详于政治而略于经济文化,并以"民族革命"作为以一贯之的基本线索。在学术价值上,《清史大纲》是抗战前后较有影响的一本史学著作,虽然存在较多缺陷,但其近代史分期方法、强烈的现实意识等对当前的史学研究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相似文献   

7.
清太宗皇太极因患中风而猝死之后,皇位继承在肃亲王豪格同睿亲王多尔衮之间角逐,结果皇位却由第三者6岁的福临继承。清史界普遍认为:拥立福临继位之议,出自睿亲王多尔衮。作者对多尔衮拥立福临说的史料依据《沈阳状启》,做了全面剖析,并列举《顺治上谕》等文献.进行历史逻辑分析.提出新的见解:拥立福临继承皇位之首议,出自郑亲王济尔哈朗。从此,在清代史、满洲史上开了一个幼童继承皇位的先例。其后由8岁的康熙、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和3岁的宣统继承皇位,在清入关后的十帝中竟占了五位。由此,清朝皇位与皇权,出现分离的状态。稚童继位,必有摄政。大清皇朝,亲贵用事,太后垂帘,亲王摄政,“以摄政始,以摄政终。”论其影响,可谓深远!  相似文献   

8.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包含《清史稿》所缺的《布政使年表》,其筚路蓝缕之功甚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此表撰述较早,受当时资料与条件的限制,舛漏在所难免。今因纂修《清史·布政使表》,发现"钱表"不仅有布政使人名之讹、任职与离职时间之误,而且多有综合性史事的较大错漏。利用现在可见的多种史料,对"钱表"舛漏之处进行订误,将有益于当前的清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第29页《左宗棠收复新疆》一节有如下说法:“清军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阿古柏兵败自杀。”关于清朝中后期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的死因.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页)是这样说的:“阿古柏退到了库尔勒.几天以后即在这里死去,死因迄今不明。”笔者查阅“百度百科”词条“阿古柏”,也得到了与《剑桥中国晚清史》相同的说法,即“关于他(指阿古柏)的死因,有着多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辽宁人民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辽宁《清史简编》编写组编的《清史简编》上编和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第一册,叙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历史。清代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史的内容丰富,问题复杂,资料浩繁。而过去的研究力量分散,成果不甚完整,建国三十年尚无清史问世。该二书的出版,无疑是填补了空白,有利于促进清史研究和教学。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一股强调清朝满族性特点的所谓"新清史"的研究范式或观点,在中国清史研究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然而,因对这种所谓政权的满族性的强调而忽略了清朝满族统治者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化的自觉认同,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清代是中华主体历史文化的自觉认同时期,这突出地表现在其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史书编纂方面。清代是中华主体历史文献大整理、大总结的时代,清代满族统治者对于中华主体历史文化认同的一个特点,就是自觉意识到文献整理是"彰千古同文之盛",编撰史书是"远述百家"以明"时代相承",这些都是与祖国多民族的统一大业密切相关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撰《清代宦滇状元通考》一文,载诸《云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6期。检得清初至晚清状元麻勒吉、吴鲁等9人之宦滇事迹,意在佐证有清一代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文教和政治之重视等历史问题。此后,又陆续发现尚有彭启丰、孙如仅等6名状元也曾宦游云南,其事迹或可补史传之阙略,供云南地方史研究参考。惟所获材料较少,有待深入发掘。今权为补遗数则,体例仍旧。用以救正从前读书之疏陋云。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6,(7):F0002-F0002
杜家骥,男,1949年生,天津市武清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又在职攻读获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及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主要是清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教学方面,指导清史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研究方面的著作有:《清皇族与国政关系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  相似文献   

14.
承德素有清代第二政治中心之称,在整个清代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本文以《清史诗画》为视角,展开清代行宫与御道创建和使用的历史画卷,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还原,既体现了作为一个王朝的背影的承德与政治理想的融合,又体现了《清史诗画》作为一部历史文献留给世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江庆柏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江苏地方文化研究及清代文献整理。在清代文献整理方面,近年来出版著作有:《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华书局,2007年)、《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之一。广陵书社  相似文献   

16.
清朝入关后的立法活动,虽以《大清律例》为代表,但不限于《大清律例》,除去律以外。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法制建设。但最为重要和基本的,当然就是律和例了。在清代,律,就是大清律;例,就是条例。清王朝建立后,曾于顺治四年(1647年)、雍正三年(1725年)和乾隆五年(1740年)分别颁布了《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律集解》和《大清律例》三部正式的成文法典,最后定本律四百三十六条,附条例一千零四十九条。本文主要论述律例之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清前史是有清一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属清史的“源头”.建国40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这段清史的研究几经变化,尤以近10余年来形成研究热潮,成就斐然,举世瞩目.现对此作一简要回顾,对继续推进清史特别是清前史研究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8.
易代修史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在清史研究大题之下的清代通史编纂研究,百余年来中外学者参与其间,成果众多.结合当前清史纂修工程的开展,整理和研究清代通史编纂的百年历程及其成果,寻求规律并总结经验,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除了重视资料的积累外,还应把撰写一部清史编纂史述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静 《语文知识》2011,(1):66-67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所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史书。它汇集了丰富的有清一代的基本史料,并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但由于《清史稿》成于众手,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校改,致使该书记载的史事有很多失实之处。1976年中华书局点校本改正了原书的许多错误,给读者提供了许多阅读的方便。但点校本也有未尽之处,本文以大臣传所涉及的职官为例,考订其中的讹误。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史应该是晚清史加中华民国史,但并非简单相加就是中国近代史。现在还很少有书名为《晚清史》的著作,我仅见到《剑桥晚清史》和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这两部著作都是专题结构,应称为晚清史专题。标题为《中华民国史》的著作有几种,但它们都不是断代史,而是专门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