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谈校长威信之前,先搞清楚什么是威信。威信是使人信服、自愿接受某种控制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它体现出学校领导人在管人、理财、处事、用物上的经验和理论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是领导人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这个定义实质上属于威信的一种,即信服威信。威信分为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权力威信是领导的职务权力所产生的必须服从和接受的权  相似文献   

2.
何谓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的学识、品格、教学能力等 ,在学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态度。它是教师的教育态度在师生关系上反馈的结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 ,每个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情感、能力、责任等各有其特点 ,因而对学生教育指导的态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当教师态度一旦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时学生就会以相应的反映态度来对待教师 ;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反映态度表现出进一步的态度。如此循环往复 ,逐渐影响 ,加深着师生之间的认识、情感和联系 ,从而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肩负学校管理重任的校长,要引领全体师生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应该有较高的威信,否则,侈谈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如何树立校长的威信呢?经验表明,校长的威信不仅来自校长的权力影响力,更主要的是来自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即校长自身的良好素养和表率行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校长在生活上,必须严格自律、以德立身、心胸宽广、真诚待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广大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工作上,还应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健全机制、明晰职能,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实施管理学校的职能。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管理…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威信     
华中师范大学萧宗六副教授新著《学校管理学》一书,谈到校长的威信,认为:所谓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也就是群众“信得过”。建立威信难,丧失威信易,校长怎样才会有威信呢?他提出主要看五条:一、多谋善断,有决策能力。特别在  相似文献   

5.
校长的威信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3,(14):56-57
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威信。校长威信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校长威信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威信形成的前提和关键,而校长威信的非权力因素在教职工心目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权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校长的威信     
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威信.校长威信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校长威信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威信形成的前提和关键,而校长威信的非权力因素在教职工心目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权力因素是校长以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而非权力因素则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和优秀人格而使教职工对其产生钦佩和尊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威信     
校长的威信不是靠“上面”封的,也不是靠权力树的。职权与威信两者同为权力的基本要素,但不能认为有职权就一定有权威。职务产生的力量是一种外来的力,是行使权力、发挥影响力的“外因”,而由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威信,是行使权力、发挥影响力的“内因”。实践表明,如果校长在教师中丧失了威信,运用权力时就得不到群众广泛、有力的支持,最终校长是有呼无应,举步艰难。相反,有的工作在二线的校长,虽不拥有职权,而德高望重,仍可产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及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变化,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四化”的需要,我们的学校要从时代的高度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校长首先成为具有创造型、开拓型素质的校长。怎样才算是具有创造型、开拓型素质的校长呢?我认为应该是: 一、做勇于革新的先行者。作为现代化的校长就要从世界的范围来认识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才,要具  相似文献   

9.
威信是指受他人的尊重、信任、爱戴,在他人心目中具有威望。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校长的威信是治校的先决条件,也是校长品质修养的重要方面。 一、校长威信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校长威信的形成是管理学校的先决条件,是有效管理学校的前提。有了威信就有了教育的力量,没有威信在师生中就缺乏感召力。如果一个校长很有威信,说话师生就会接受,社会、家长就乐于支持,教育、管理的效果就好,就可能把威信转化为推动学校工作的一种力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威信的校长能够把一所学校管理好。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说,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校长,校长是办学治校的核心,是学校之魂。有了校长,才能办出好学校。 所谓好校长,也就是群众认为“威信高”的校长。校长的威信,主要是指他的影响力,指他对群众的感染力、号召力和支配力。校长的威信越高,群众对他就越信任,也就愿意接受他的领导和指挥。对他的决策全面认同,步调一致、主动积极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一所学校的校长威信高,这所学校就有较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如果校长(或领导集体)在群众中没有威信,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群众对他们靠行政职权进行的领导和指挥也只是表面服从,貌合神离,工作消极,人心涣散,不可能收到很好成效。因此,校长威信的高低,与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校长威信高低,存在着诸多情况,笔者试从我们吴江市近几年来中小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前后的情况进行粗浅的分析,或可从中吸取教益。  相似文献   

11.
校长受国家和人民的委托,对学校工作负有全面责任.他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学校能否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材,校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校长威信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所谓校长威信就是校长的威望和信誉.有较高威信的校长,能使全体师生员工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可见,校长的威信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校长才有威信呢?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群众,把工作放在首位,把群众放在首位。 一、校长要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取得师生的信任。 从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来讲,校长在学校的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中,乃至一言  相似文献   

13.
14.
一名合格的校长,在教师们心目中,应该具有崇高的威信。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没有威信的校长就等于失掉了群众。而失掉群众的校长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所以,他自然就是一名不合格的校长。显然,威信是校长必备的条件。威信不是靠权力树立起来的,靠手中的权力树立起来的是权威。权威对被领导者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震撼力,并能从某种程度上对工作有所推动,但是,对教师们来说,并  相似文献   

15.
几年的校长岗位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校长有威信,才能有效地使领导集体成员认识一致,行为协调,团结合作,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校长有威信,有利于校长的行政决策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可、支持和执行;  相似文献   

16.
几年的校长岗位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校长有威信,才能有效地使领导集体成员认识一致,行为协调,团结合作,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校长有威信,有利于校长的行政决策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可、支持和执行;校长有威信,就能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  相似文献   

17.
管理艺术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使管理效能发挥到最大。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是对人的智能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要把一所学校办好,校长必须科学地驾驭管理方法,使管理理论能因时因地灵活运用,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科技、知识和人才将决定中华民族能否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奠基工程,要抓好这一奠基工程,政治路线确定之后,中小学校长便是决定因素。正如李岚清副总理在湖南汨罗考察基础教育时说:“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一所好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工作是一个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可见,校长只有抓好课堂教学、支持走进课堂听课、评课,才能牢牢牵住教学工作的牛鼻子。下面仅就校长如何听好课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不仅需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科学的管理方法,而且还需要有崇高的威望、“美”的人格魅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的威信可以稳定和凝聚人心,可以促进教职工团结奋进。那么,校长的威信从何而来呢?笔者从实践工作出发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