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基础知识 (一)按要求给下面的文字断句,但不准使用引号: 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1.要用上三个标点符号,要表示“小华”是说话者,“你”要指代“爹”: 2.要用上四个标点符号,要表示“小华”是说话者,“你”要指代“爹”: 3.要用上两个标点符号,“小华”不是说话者,“你”要指代“爹”:4.要用上三个标点符号,“小华”不是说话者,“你”要指代“小华”: (二)在下面的字词中,字形和注音全对的一组是:—一 1.姥(eh己)紫嫣行己n)红妖烧(r6o)天籁(l己i)供给(J丫) 2.掐(q屯己)尖嫡(d下)传格(q再6n9)倾揖O勺摧调(t 160)整 3·炮印60)制杀戮(l。)…  相似文献   

2.
例:快吃晚饭了,小华妈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小华钻前转后总想插手帮点儿忙,然而妈妈不给小华分派什么“任务”。小华只得在旁边等待“机会”。这时,妈妈从碗橱里拿出几把调羹,小华跑上去抢着拿起调羹要往饭桌上送。妈妈大叫一声:“别动!让我来!”话音未落,“哗啦”一声,  相似文献   

3.
小华正安心在家做作业,爸爸回来了。小华见父亲脸色不好,叫了声“爸爸”就又埋头计算着。谁知当父亲走过书桌,发现小华练习本上有三个“×”时,就勃然大怒,劈头劈脑地把小华骂了一通。小华心里感到很委屈就嘟哝了一句:“昨天的习题比较难,像这样错的又不是我一个人。”“你还敢嘴硬。”父亲说着就给了儿子两个巴掌,打得小华两眼直冒金星,嘴角流出了微微的血丝。猛地,小华的爸爸发现自己做过火了。  相似文献   

4.
陈云 《科学启蒙》2009,(5):36-37
星期天,小华和爸爸一块去公园玩。一进公园他们就发现了一个新建的花台。这个花台是直角三角形的,花台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小华高兴地围着花台观赏着鲜花,爸爸对小华说:“不如我们来测一测这个花台有多大吧!”小华摇摇头说:“我也很想测一测,可是我们没有皮尺啊。”爸爸笑了:“这又不是精确测量,要皮尺干什么啊,我们步测一下就行了。”“步测?”小华还没有听说过这个词。爸爸笑着解释说:“就是从头到尾走一遍,看看需要多少步。我们成年人大概一步有75厘米,  相似文献   

5.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让小华把自家刚刚孵好的30只小鸡和30只小鸭带到集市上去卖。小华临走前,妈妈再三嘱咐他:“小鸡要卖5元钱3只,小鸭要卖5元钱2只。”小华答应妈妈后就出发了。小华来到集市上卖雏禽的地方,刚把装着小鸡和小鸭的两个大盒子放下,就围了—群人。小华说明了卖价后,有个年轻人说:“既然小鸡5元钱3只、小鸭5元钱2只,那就干脆点儿,你把小鸡和小鸭合在一起卖,10元钱5只,我都买了,你看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一天放学后,小华和小明去看望数学老师,老师拿出西瓜招待他们.这时电话铃响了,老师有急事要出去一下,便指着桌上的两只西瓜,要小华和小明自己切西瓜吃.临走时,老师对他们说:“西瓜你们尽管吃,不要客气.不过,有个作业要完成.你们考虑一下,吃剩下的西瓜皮块数与切西瓜时的刀数有没有关系?如果有,能不能找出规律来?”  相似文献   

7.
70多岁的奶奶为教育小华节俭,常常给他讲当年吃糠咽菜的苦日子。有一天,奶奶刚开了个头,小华就抢着问道:“奶奶,那时候就咱们一家吃糠吗?”奶奶说:“不是啊,当时的老百姓都一样。”小华好奇地问:“这么多人都吃糠,哪来那么多的糠啊”再说,碾下来的米都让谁吃了啊?”  相似文献   

8.
穿衣服     
早晨,妈妈准备给小华穿衣问:“妈妈,衣服穿好了。”劳动的宝宝!”接着又说:“还是服。小华推开妈妈的手说;“妈妈妈看了忍不住笑起来,小华让妈妈来给你穿吧。”妈,我三岁了,幼儿园教师说我们让妈妈笑愣了,撅着小嘴问:“妈“不!”小华一面说一面脱下的小手很有用。现在开始我自己穿妈,你笑啥呀?”衣服,然后认真地对着镜子重新把衣服。”妈妈笑着把小华领到一面大镜衣服穿上。这回可穿对了,就是扣妈妈听了小华的话,说:“好子前,让他照照镜子。小华看见镜钮扣时有点困难。妈妈帮了一把忙。巴,那你自己穿。巴。”子里面的自己,把衣服全都穿反…  相似文献   

9.
“一二,一二……”建超市的工人们正在喊着号子搬楼板.他们的力气真小,才搬了几块楼板就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这超市一日建不好,我就一日吃不到零食,真是急死我啦!  相似文献   

10.
张理觉 《湖南教育》2003,(11):44-44
从《今晚报》上读到一篇题为《一个小学生难完成的“特殊作业”》的报道,说的是天津市某校小学生小华被班主任陈老师叫到办公室,陈老师拿出了以前穿过的两件衣服,要小华带回去要她妈妈帮助将衣服卖了,一件200元,一件78元。小华父母双双下岗,经济窘迫。当小华怯生生地把这个特殊“作业”交给父母时,其母亲急得泪水夺眶而出。小华一家十分尴尬,他们向记者倾诉了心中的苦恼。记者以小华“表哥”的身份接触了陈老师,陈老师欣然将记者递过的300元代卖旧衣服的钱装进了口袋。无独有偶,我的小外甥也曾完成过老师布置的这种“作业”。一天,班主任老…  相似文献   

11.
幼儿爱告状,有的家长和老师为此发愁,担心孩子思想品德有问题。其实幼儿的“告状”大多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告状内涵,不具有“告发”的意思。有的告状是一种变相的询问。例如,小华与小红两个孩子一起玩,小华爬到床上去了,小红告诉妈妈:“小华哥哥上床了。”孩子的告状意在探问妈妈:“可不可以上床玩?”又如小华  相似文献   

12.
感想老师发了上次单元考试的试卷,总结说:“小华做得最好,得了97分,下面请小华谈谈感想。”小华说:“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广告词)老师说:“小华很谦虚,当然,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广告词)  相似文献   

13.
人多力量大     
《小读者》2006,(2)
小明“:小华,你说为什么火车比汽车跑得快?”小华“:因为火车载的人多呗!”小明“:这与人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小华“:唉!人多力量大嘛!”人多力量大  相似文献   

14.
小华不小心把两碗红豆和黄豆混到了一起,于是他找来一个小朋友,帮他把两种豆子拣开。两人随心所欲地拣着。小华心想:这样分法太慢了,怎样才能最快地分开这两种豆子呢?后来小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速度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5.
于永正老师上二年级上册“基础训练7”时,安排了一次怎样接待客人的练习。课堂上,于老师让学生体会志刚和齐叔叔的说话语气,将二人的对话熟读成诵,然后,请两个小朋友到讲台前,一个扮“齐叔叔”,一个扮“志刚”,进行演练。刚演到一半,教室的门被推开了,门缝里伸进了一个约摸六十岁的妇人的头,她对着教室后面喊了一声:“小华。小华!哎,小华呢?”许多小朋友掩口笑了起来。于老师立即请扮演“志刚”的同学回答这位老奶奶的话,由他来“接待”这位“不速之客”。这位学生落落大方地迎上去:“老奶奶,请问小华姓什么?上几年级?”老奶奶说:“小华是俺…  相似文献   

16.
数星星     
小华在阳台上数星星:“一个,两个,三个……”小红看见了:“咳,小华,你真笨!天这么黑,你咋能数得清,到明天天亮的时候再数不好吗?”数星星!543000广西梧州市百花路东一巷29号@蒙思宇 !指导老师@何莹  相似文献   

17.
程慧芳 《课外阅读》2011,(6):168-169
剧情简介:主人公小华小学五年级在读,他们一家是几年前搬来这个城市的新市民。父母一直在忙生意,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没有多少时间去关心爱护小华。在学校,小华也并不是让老师省心的学生,调皮捣蛋不说,还到处闯祸,学习成绩也排在班级末尾,每次老师找小华谈话,他都当做耳旁风,同学中,也很少有人愿意和小华一起学习、玩耍,都躲着这个大家眼中的“坏孩子”,生怕被小华染坏了。这个缺少父母关爱,缺少老师怜爱,缺少同学友爱的小华,真的就是个“坏”孩子吗?  相似文献   

18.
约定公平吗?     
一天,小明、小华、小敏三人在篮球场上比赛投篮。为确定谁先投,小明从口袋中摸出两枚壹角的硬币说:“我将这两枚硬币随意地抛向空中,等落到地后,如果两枚都是国徽朝上,就由我先投。”小华接着说:“如果两枚都是‘壹角’朝上,就由我先投。”小敏不慌不忙地说:  相似文献   

19.
小华的头发     
有个男孩子名字叫小华,长着苹果似的圆脸,亮晶晶的眼睛和红润润的嘴唇。咳!就是他那头发……你瞧,他来了——小华前面跑,妈妈在后面追。“别跑!快跟我去理发。瞧你那头发象一堆乱麻!”小华任性地说:“不,我就是不去,给我巧克力也不去。”说到巧克力,小华咽了一下口水。他最喜欢吃巧克力,可是,提到洗头、理发,小华连巧克力也不要了。快跑,千万别让妈妈追上来! 小华来到一座幽静的树林里,发现一只  相似文献   

20.
<正>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问题,通常叫作“和倍问题”。要解答和倍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列式解答。【例1】小华和爸爸的年龄相加是40岁,已知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4倍,那么小华和爸爸各多少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