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于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有: (1)同一介质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按红→紫的顺序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   

3.
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利用占地面积17000多平 方米的优势;在探险区内设计了长28、3米的小溪流; 溪流水源于小假山洞内,内设装水泵使溪流水可以迂 回流动,溪底铺上小卵石和大石块。玩耍时就在溪内 放上泥鳅.鱼、虾等,孩子们拿着小桶、塑勺、捞网 等赤脚下水,抓鱼捞虾,乐不可支。“小溪流”成为 锻炼幼儿体魄、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发展幼 儿交往能力的有趣场地,深受幼儿喜爱。趣味无穷的小溪流@肖玲$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  相似文献   

4.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次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并称这种现象为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的物理本质是白光经玻璃两次折射和一次反  相似文献   

5.
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教学中光的色散实验有两个演示内容 :一是把白光 (太阳光 )通过三棱镜分解成色光 ,二是将色光再经三棱镜混合成白光。其中将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需要反复调整入射白光、第一个棱镜和第二个棱镜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才能得到演示效果。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套光的色散实验装置 ,使实验操作方便快捷 ,演示现象直观明了 ,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图 1 实验装置图 2 实验装置的主要部分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入射白光源可直接引入太阳光 ,也可用J2 5 0 1光具盘配备的平行光源。让白光源通过一个开有一水平长方形透光孔的光栏 ,使其…  相似文献   

7.
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相似文献   

8.
实验1折射色散——模拟彩虹 实验 现象可在室内看到彩色的光带 器材与用具 铁架台(及其配件)、摩托车灯泡(及灯座)、学生电源、方形水槽、方形平面镜、凸透镜(焦距25cm左右)、自来水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教材中安排了光的色散内容。教材中关于色散的演示实验方法简单、现象直观、易于被学生接受。然而涉及这部分知识的习题却使一些学生颇觉麻烦。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如偏向角、折射角、折射率、光速、频率、波长等。特别是它们的大小随不同色光变化的关系不易被记牢,这无疑增加了解题时的思维负担。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一、做好演示实验,建立物理图象光的色散知识是建立在光的色散实验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教学中做好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将色散现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强烈的感观刺激,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物理图象,是学生掌握色散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1 问题的提出“光的色散实验”不论在初中《物理》(第一册)的光学部分还是在高中《物理》(第三册)的光学部分中,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演示实验。然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规定的“J20218型白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可见度低的缺陷,表现在只有前排的同学或者同学聚拢在演示台前才能看清实验现象,而在教室中间及后面的同学都看不清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2.
深入研究圆锥曲线,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图形和性质。  相似文献   

13.
14.
如果细心的话,你一定看过摩擦起电,通过摩擦起电的现象,我们又能掌握到什么知识呢? 你先弄些小纸屑,用一根塑料外壳的笔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去接近这些小纸屑,这些小纸屑就跳到了笔上面,好一会儿才掉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带电的物体会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知道那是因为笔这些带电体(设为A)接近不带电物体时(设为B)会使B在近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前,人们以为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太阳光是最单纯的.19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观察到太阳光偏折出一条彩色光带,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如图1,这就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给人们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肥皂泡研究,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它的的确确是严肃的数学学科分支之一。还记得我们用细塑料管或麦管吹出的肥皂泡的形状吗?对,是圆的。当然,前提是在一个敞开式的空间里,没有任何的限制。它显示了一条自然界中经常用到的定律——最小表面积定律,即大自然总是尽量以最小的表面积确定一个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人,名叫八十六——"打住!且慢——人哪有叫"八十六"的?哈哈,这你就不懂了吧?此人确实姓"八"名"十六"。除了"八",有趣的姓还多着呢!快让"文化中国"来告诉你吧——  相似文献   

18.
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利用占地面积17000多平方米的优势,在探险区内设计了长28、3米的小溪流,溪流水源于小假山洞内,内设装水泵使溪流水可以迂回流动,溪底铺上小卵石和大石块。玩耍时就在溪内放上泥鳅、鱼、虾等,孩子们拿着小桶、塑勺、捞网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色散形成机理,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几种色散补偿技术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对各种技术的特点和共性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成熟性、可调谐性、宽带化是色散补偿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牛顿把门窗遮得严严实实.只在窗户上留1个小孔,让1束太阳光透射出来,利用三棱镜对光的色散进行实验研究.但该实验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操作,麻烦且需要狭口光束.为了使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直接利用太阳光进行实验,现将实验改进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