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的农村女性,由于社会传统观念、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制约,多种角色的困扰以及多种标准的评判,心理上的压力比男性更重,心理冲突的发生也比男性更频繁。因此,对广大农村女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农村女性的心理健康,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高校知识女性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体现了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工作与生活中,她们承担着工作、家庭、生育和教育子女等多重任务,扮演多重角色,比普通职场女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社会的压力,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值得关注。针对高校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了如何营造高校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的平台及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3.
张晓佳 《文教资料》2008,(14):12-14
现代社会的都市女性承受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在男性视觉下,丈夫对妻子有双重期待,男女地位失衡,女性在婚姻中的过失被扩大,这是整个社会对女性认知的偏见.王海翎家庭婚姻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代表了都市普通家庭的妻子形象,构建了社会对女性的评判标准,还原了"男性凝视"下对女性的偏见.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女性博士研究生群体的压力状况及疏解途径,本研究对来自于8所高校的13名女性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基于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女性博士研究生的性别压力可分成三大核心类属,即学习与工作压力、情感与家庭压力、人际与沟通压力。这些压力受到内在自我调节能力、外在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疏解女性博士研究生的这些压力,可以从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建立社会支持体系、提供专业心理支持、营造积极社会氛围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种渠道对261位女性研究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是良好的,但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其就业心态不佳,因此需要心理指导。女性研究生的自我心理调节、社会宣传和就业政策的改善、家庭对女性研究生的心理指导和支持、高校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校园文化建设等,对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和谐社会建构中,女性就业平等也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面对日益凸显的就业压力和性别歧视,如何保证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得到平等呢?而这里的"平等"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是不是一定要以减少甚至牺牲所有的性别差异为代价?本文正是针对"平等"的合理界定进行简单的论述,女性就业平等的实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和谐社会建构中,女性就业平等也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面对日益凸显的就业压力和性别歧视,如何保证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得到平等呢?而这里的"平等"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是不是一定要以减少甚至牺牲所有的性别差异为代价?本文正是针对"平等"的合理界定进行简单的论述,女性就业平等的实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重大社会应激后女性应对方式的有效性;方法:2008年-2009年底分别用SCL90量表的6因子、应对方式问卷对279名女性(股民127人,非股民152人)进行调查;结果:(1)女股民与非股民诸因子在股市下跌期差异显著;(2)金融危机不同阶段,女性股民与非股民在应对方式与SCL90六因子的相关模式上存在差异;(3)问题解决、类型、婚姻情况进入了金融危机初期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问题解决、情绪表达、情绪加工进入了金融危机第2年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结论:(1)不同的应激水平下,女股民与非股民的应对方式的效用存在差异;(2)社会角色特征有益于女性在高应激期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必然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强烈冲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这种冲击将会越来越大。由于女性自身的特殊性,必然会感到比男性更大的冲击。因此,关注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维护和促进女性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将女性定位于家庭,并提出"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等具体要求。"男尊女卑"与"阴阳和谐"两种文化观念的长期共存使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相对玄妙,虽然礼教的约束不能扼杀所有女性的才智发展,却对这一群体的整体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进入新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使更多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为消除其长期存在的不适感,在对女性进行相应家庭角色教育的同时,还应以科学方法对其展开社会角色教育,从而以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来推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5,(4):32-35
由于日本面临着老龄化少子化等社会现象带来的危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次组阁后为了化解社会危机、改善社会经济形势,高调倡导女性经济学,提出了"女性闪光社会"政策。但是,由于日本"男尊女卑"的现象根深蒂固,要实现"女性闪光社会",不仅需要女性自身、伴侣、公司、社会等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克服一系列的难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实现构建"女性闪光社会",可谓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2.
现代知识女性面临的双重压力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知识女性受双重角色冲突的影响,在职场和家庭中承受着比男性更多的压力。从分析压力的表现形式入手,力图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将有助于社会各界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知识女性的压力,从而为她们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女教师是讲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是让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她们用知识浇灌祖国的未来,用女性的温柔细致呵护学生。在工作与生活中,女教师扮演多重角色,因工作的特殊,她们比普通职场女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社会压力。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乎祖国未来新一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波 《考试周刊》2014,(52):20-20
《觉醒》主人公艾德娜生活在美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男权社会,为了确保霸权地位,统治集团通过以宗教、婚姻等为载体的思想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向女性渗透,宣教"男尊女卑"和"贤妻良母"等标准,询唤女性自觉遵守其规定的"女性身份"。"大岛"之旅唤醒了生活安逸但时常感到孤独,压抑的中产阶级女性艾德娜的女性意识,使她踏上了反抗男权思想统治的道路。本文分析了艾德娜在觉醒过程中尝试的三种女性身份,揭示了她挑战男权统治必将付出生命代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女性职业发展中存在的"社会网络困境",回顾了社会网络与女性职业发展的研究,分析了女性社会网络构成特点,为女性突破"社会网络困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城的灯>具有明显的男性化女性叙事的特点,男性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道德品质的女性形象,并将其"圣母"化来作为弥合城乡差距、解救乡村困境的工具.这种"女性叙事"反映了当代男性作者及其代表的社会主流话语所持有的女性观念依然打上了深刻的男权烙印和男性中心意识.这种女性观念是男性对女性自以为是的"圣母"想象,是女性叙事的谬误.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韩剧表现的主体是女性.而这其中,韩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女性形象主要可以分为"自我奋斗型"、"为国捐躯型"、"我胖故我在型"、"复仇在我型"4种类型.这些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受众需求和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密不可分.韩剧给中国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韩国文化,女性形象在韩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女性的社会风貌,并由此引发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女性角色意识的张扬——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角色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的十余年间,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催化下,女性积极自主地追求独立平等和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形成了从"国民之母"到"女国民"的角色定位现,注重女性的权利和义务,女性对社会事务的主动参与精神以及价值取向,突出了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具有鲜明的角色意识.这对于当今社会女性如何找准角色定位,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六六电视剧作品多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敏锐的嗅觉和细腻的观察力捕捉当前社会环境中女性外在的生存压力和内心的纠结,在对女性特征的阐释、女性困境的反思、女性出路的摸索过程中,清晰地凸显出当下中国女性情感生存的困境和悖论。  相似文献   

20.
在男权制的社会中,男性主宰着文学叙事空间,女性成为被剥夺声音的群体,处在沉默的失语状态。从早期单纯的女权抗争到20世纪妇女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女性们逐渐认识到抗争的狭隘,把重心转移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层面。从英国的夏洛蒂、伍尔芙到法国的西苏,她们不断吸收和发展前人的创作成果来试图构建女性独有的话语权,走出"女性失语症"的尴尬情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实现女性独立解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