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专业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了引企入校,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实践模式,实现了校企互动,资源共享及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  相似文献   

2.
校企人才供需脱节所导致的“毕业即失业”是众多职业院校面临的难题。基于“双三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学习领航与就业导向系统,旨在以信息技术为中间件,使学校与企业无缝联结,解决校企脱节难题,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淑洁  孔德就  彭丽红  李鹏 《大学教育》2024,(3):119-122+127
文章以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农机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起点,总结了广西职业本科院校服务农机企业“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构建了能实现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校企共同体”农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并从“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过程实施路径、“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解读该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管、共育农机人才的具体做法。实践证明,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论校企合作下的“双师型”教师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联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合作式培训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平台。高职院校和相应的合作企业要抓住校企合作的契机,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5.
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高职教育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如何持续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华好学院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为例,探讨适合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体育学科教学中,加快“校企政”合作模式的建设,努力提升学校运动队训练的质量,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素质教育对于学校体育学科教学的要求,全面推动学校体育学科教学的变革。同时还可以密切学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联系,让“校企政”的合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鉴于此,在整个学校运动队训练期间,需要对“校企政”合作模式的应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既要借助“校企政”合作模式来打造一个专业的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以此来为运动队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又要从运动队训练质量的提升入手,为学校运动队安排和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丰富学校运动队基础训练内容,从而在调动学生参与运动队训练兴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校企政”合作模式的优势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宜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现实校企合作存在诸多困境.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一个人才成长的“中间地带”,这是由社会分工自然产生的空白地带,是一个既不属学校也不属企业的相对独立的公共领域.理论上有多种模式可以衔接“中间地带”的人才培养,但综合多方现实条件,最便捷方式是“校企合作”.“中间地带”构成了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也为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颠覆了高职教育原有模式,企业成为与高职院校同等地位的育人主体。这种“双主体”性带来了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影响,努力增强其积极影响,同时消除和避免其不利影响,发挥企业和学校两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环境的功效。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设置国家对企业的准入制度,才能在新形势下切实、有效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立足于本地的装备制造行业,引进行业企业的生产标准和行业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对接,课程目标与岗位职责对接,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建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实行“2+1”模式,即前两年的教学地点在学校,教学任务的承担和学生的管理以学校为主;最后1年在企业,以企业导师为主,学校导师为辅。通过双导师制将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形成“层层递进,兴趣导向”的现代学徒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吴腾飞 《考试周刊》2010,(44):212-212,139
做好“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心声,然而,审视我国当前的“校企合作”,特别是苏北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学校一头热”、“合作内容单一”、“合作层次较浅”等问题。文章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校企合作”实际.就加强苏北地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一”: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企合一”:构建“三个中心”,实现“三个转变” 在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在借鉴“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成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校企合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8年3月正式和广州市型腔模具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企业先进的生产线引入学校,实现了“校企合一”培养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遇到了理论研究滞后、体制机制僵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法律法规缺陷、政府行为缺失等五大瓶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共同体”建设与实践为主线.投入专项资金,积极开展校企共同体理论研究;实施区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园-企-校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凸显企业主体地位,满足企业利益诉求,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制度保障、机制约束以及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等措施,改善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通过“区校联盟”、“园-企-校联盟”、市长联系学校制度等灵活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与职责。“校企共同体”模式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试验地”.为推动和引领中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王向华 《甘肃教育》2023,(1):73-76+108
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主要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文章以“艺术插花”课程为例,讨论产教融合的策略。文章认为,学校要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依托,对接岗位标准,形成岗课融合、课赛融通、创赛一体、校企合作的“双导师”产教融合模式,同时推行“教学做评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特定零星需求岗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外贸类专业为例,提出“集散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阐述了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内外结合、分层递进、集散通达”的“集散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经验,为高校外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集散式”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对接、职业能力提高,有利于学校规范集中管理和企业多样化岗位需求的统一,但也存在教学内容难以标准化、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和实施存在先天的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是“双主体育人”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产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接”作用。“双精准五融合”的产教融合实践,以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双精准”为理念,通过校企双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考核评价方面的“五融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学徒对课程满意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岗位带教情况、岗位关键工作绩效等四个方面显示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人才需求侧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职业学校全校推行“双元”育人是全面落实校企合作的需要、发展公平优质职业教育的需要、合作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目前仍存在“双元”育人机制不健全、学校层面缺乏顶层设计,“双元”合作过程随意、合作项目缺乏系统规划,双主体属性未真正体现、企业参与热情普遍不高等困境。为此,职业学校应坚持“双元”育人项目的立项原则,探索多元合作模式,从共同培育“双师”教师、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发项目课程、共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共同实施文化育人和共同评价育人质量等六个方面探索“双元”育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校企合作,“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外职业教育在国内的应用。在现实中,“校中厂”校企合作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合作效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通过各方努力,依然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赢利。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举措,由此产生的建设效应,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丰厚的沃土,为企业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土木类专业为例,可以探讨建立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及联合育人的运行机制,开辟实现校企双赢发展道路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文章以新疆职业大学空中乘务专业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提出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企业需求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及授课方法;最后以师资队伍和实训室建设来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王璠 《亚太教育》2019,(9):34-35
目前,师范教育实行“双导师”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对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双导师”培养模式的跟踪调查研究中发现,“双导师”制度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双导师制”实效性的一些对策,希望可以切实促进“双导师制”的完善和发展完善,以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师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