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包含了国家富强的梦,同时也包含了人民幸福的梦,中国梦内涵丰富。对大学生开展中国梦教育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正确处理"中国梦"和"个人梦"的需要。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建设校园文化,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依托党团组织,成立"中国梦"学习培训班;组织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的提出给广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构筑"我的梦"与"中国梦"之间桥梁的重要任务。从"我的梦"到"中国梦","基础"课助力肩负新使命;从"中国梦"到"我的梦","概论"课传递追梦正能量;"我的中国梦","形势与政策"课让梦想照进现实,这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扬长避短、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中国梦"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他们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能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能激发大学生敢于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豪情壮志,凝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可以在"原理"课中重点夯实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根基;在"概论"课中重点阐明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在"纲要"课中重点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弘扬中国精神;在"基础"课中重点激发和凝聚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阈下推动中国梦“三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推动中国梦的"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中的意义;二要认真思考中国梦主题教育如何实施"三进";三要做好中国梦"三进"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价值魂"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价值魂的历史渊源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两者之间关系体现在"梦之魂"。让"中国梦,价值魂"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把"梦之魂"真切落实到高校教育当中需要有多方面的努力。把"梦之魂"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仅让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要坚定"中国梦"社会理想信念,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和努力。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国梦"三进"的重要意义,二是要认真思考中国梦"三进"的实践策略,三是要努力形成中国梦"三进"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想要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根本驱动力就是如何挖掘中国梦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国梦"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本文从科学把握"中国梦"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以及以"中国梦"为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对于培养大学生民主、自由、自尊、自强的意识,激发大学生爱国奉献热情,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推动作用。"中国梦"是个宏观理念,如何发挥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作用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于让广大大学生积极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当中,发挥干中学效应。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从活动意义、活动主题内容以及注意点等方面,探讨了以中国梦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表现在: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文化底蕴,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实践基础。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将“中国梦”精髓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实现"中国梦"人人有责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不例外。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中国梦"的融入需要教师对各个章节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并坚持契合性原则,渗透课堂教学过程;坚持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追求梦想;坚持实践性原则,增强学生社会责任;坚持生活化原则,让学生感悟"中国梦",才能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是人民的梦,更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梦。中学思想政治课承载着思想教育的重要责任,理应担负起引领学生追寻"中国梦"的光荣使命。要充分挖掘中学政治教材中"中国梦"的知识,引领学生去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梦教育是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中国梦、科学构筑中国梦、不懈追逐中国梦,并且将这三个方面分别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找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结合点,让大学生真切感受、积极参与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在逐梦之旅中受教育、长才干,成为国之栋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具体体现形式是:报国梦、成才梦、创新梦,"中国梦"主题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动力,有利于大学生砥砺健全人格。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应体现"四个结合":与思政课堂结合,与学生成长结合,与文化建设结合,与实践育人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它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科学有效的实现路径,引导大学生共筑中国梦,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要厘清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要解决"一阵风"的问题,要将其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宣传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要将其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宣传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主题创新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得到全面扩充,同时满足其形式及内容方面的多样性发展需求,使其对象得以扩大,赋予中国梦更丰富的内容。在主体创新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对组织者和施教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全方位调整,组织者、施教者和受教者充分发挥载体效用,利用固定模式,不断进行教育主体创新。在方法创新上,中国梦主题活动采用生活化方式,践行相关发展原则。在载体创新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同时扮演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角色,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博客、QQ等新媒体平台,吸引广大受众群的关注,实现主题活动宣传教育目标。我们要通过挖掘中国梦的文化内涵,对中国梦进行课程化设计,让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中国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有着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将"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相结合,是一种时代的呼唤与现实的需求。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性,积极探索其实现路径,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中国梦"教育,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引导大学生深层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帮助大学生深切领会追逐中国梦的根本遵循,激励大学生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担当,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任务,也是教育广大青年勇敢肩负时代重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蕴含丰富的内涵及鲜明的时代特征,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中国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本文从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及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当时代价值体系的凝练。边疆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扣这一时代主题,不断提升实效性。加强边疆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民族理想信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一元性与多元性、继承性与发展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中国道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国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凝聚中国力量;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边疆少数民族成为实现"民族梦"、"中国梦"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