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编外用工成为高校用工的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用工形式及管理的不规范,编外用工成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为高校编外用工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新的动力。劳务派遣———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以其用工形式的灵活、便捷、规范、有效等特点进入了高校人事工作者的视野。一、劳务派遣的含义与特点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是我国人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而引进开发的新的人才服务项目。其特点体现在:第一,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行业的特点或自身工作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具有劳务派遣资质的劳动服务公司,征用所需要的各类人员,劳务派遣服务机构则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招聘员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并将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同时对员工提供人事行政、劳资福利、后勤保障等综合配套服务。第二,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定《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  相似文献   

2.
<正>A劳务派遣公司具有较好的声誉和专业能力,一直与当地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向当地很多企业都派遣员工。但是部分企业之间由于行业差别较大,所以岗位技能要求和职责也差别较大,不少企业提出要求对该公司派遣的员工进行试用期考核,如果在期限内不能符合岗位要求则要求公司限期更换劳务派遣员工。那么,如果公司在之前已经与劳务派遣员工约定过一次试用期了,是否还可以另行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  相似文献   

3.
正一、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一)编外员工"入口"管理工作有待完善1.招聘形式过于简单,聘用程序不规范高校后勤部门使用编外人员,如采用劳务派遣形式,应当根据高校后勤部门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单位负责招聘,并派遣至后勤部门,劳务派遣单位和后勤部门各自承担法律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签署日益增多的有关劳务贸易国际条约,国际劳务派遣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及法律主体权利保护成为国际法主要关注对象。而相较于国内劳务派遣而言,国际劳务派遣具有的国际性特征使得各国及地区对国际劳务派遣各方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劳务派遣合同性质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规定大相径庭,国际劳务派遣的法律适用难以抉择使得国际劳务派遣员工的权利难以得到救济。为解决这些问题,需从现存国际劳务派遣问题出发,结合国外诸多国家立法实践,寻求冲突解决方式,以完善我国立法,实现利益与公平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制造型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为了满足自身发展与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制造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倾向于选择灵活、弹性、成本低廉的劳务派遣方式,雇佣技术性、专业性人才。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面临着用工制度不规范、突破"三性"岗位限制、对劳务派遣单位审查与评估力度不足、对派遣员工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问题。因此,必须规范用工制度,界定"三性"用工岗位目录,完善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评估与筛选,并强化派遣用工的管理,以更好地发挥新形势下劳务派遣在制造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劳务派遣以其灵活的用工方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而迅猛发展。2008年施行、2012年年底修订并于2013年7月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对劳务派遣制度做了相应全面的规范,但仍存在一些遗留问题,需要进一步规制劳务派遣的价值取向,明确界定"三性"及其适用,合理规范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真正落实同工同酬。  相似文献   

7.
从社区经理劳务派遣员工人员结构和分布,工资、人成本费用和项目来分析社区经理劳务人员薪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危害。把社区经理劳务人员纳入公司的岗位管理体系和编制定员,进行岗位动态管理,制定社区经理劳务派遣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同时要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及时完善劳务人员薪酬管理体系,保障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因涉及三方主体和两个合同,使得其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双边劳动关系要复杂许多.在目前的企业实践和司法实践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劳务派遣产生的冲突和纠纷,例如同工不同酬、适用行业岗位界定、加入工会权利受阻等.本文通过对案例和文献的研究,从员工权益保护的角度,结合笔者对劳务派遣的理解,研究分析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面临的困境和不同性质的单位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现状,以期提出有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工》2011,(5):47-47
《南风窗》杂志日前报道,据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已经达到3600多万,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2/3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虽然《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成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用工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法律来调整.本文拟对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及劳务派遣工作岗位的范围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读者热线:公司需要新招一批保洁员和保安员,经研究决定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请问什么样的劳务派遣公司才让人放心?应如何约定法律关系和责任?答: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此外,劳务派遣公司从事派遣业务应当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职业介绍(劳务派遣机构)许可证。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务派遣从兴起到壮大,满足了国企以及事业机关单位减员增效的改制需要。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企业采用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增长迅猛,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在灵活用工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带来诸多负面性效应,特别是劳务派遣工权益被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北重集团劳务派遣基本情况一、劳务派遣用工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项合理有效的劳务派遣制度需要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文章对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制化进程以及立法背景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航空、银行、石油、电信等行业的大型国有上市公司.纷纷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突击把一些老员工改为劳务派遣,大批中小型企业竞相效仿。劳务派遣,这个本以为要被新劳动合同法打入冷宫的行业却意外地因为这部法而繁荣起来,成为众多企业集体规避新法责任的缺口。如何完善劳务派遣的法律框架,已成为当下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法律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用工定位于非主流劳动就业形式而作了专门规定,但其规定在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劳务派遣退回机制、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等方面还不周全,需要完善相关条款进一步明晰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以使劳务派遣用工在我国劳动就业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略论《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规制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我国劳务派遣市场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混乱无序局面,问题多多;《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规定,从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义务分配、劳务派遣的使用范围、同工同酬、连带责任等方面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制,规范了劳务派遣服务市场,加大了用工单位的用工成本和风险.有力地保障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用工不仅没有得到限制和规范,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劳务派遣迅猛发展表象的背后是劳务派遣制度的滥用。利益驱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劳动法律的缺漏和政府职责的错位与缺位是劳务派遣滥用的主要原因。劳务派遣滥用损害了劳动者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治理。为此,应该通过政府、企业、工会等多个层面的治理,把派遣用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积极引导企业直接用工,真正落实和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以实现劳动关系的正常化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以前,我国劳务派遣市场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混乱无序局面,问题多多;<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规定,从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义务分配、劳务派遣的使用范围、同工同酬、连带责任等方面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制,规范了劳务派遣服务市场,加大了用工单位的用工成本和风险,有力的保障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劳务派遣是一种补充用工形式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分别与被派遣劳动者(即劳务派遣工)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工在用工单位的调配和管理下提供劳动,劳务派遣单位从用工单位获取相关费用,并向劳务派遣工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劳务派遣制职工已成为高校行政人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北京市A大学为例,采用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对高校劳务派遣制职工的状况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领导的日常管理、单位与个人的可发展空间、用工单位的文化氛围、职工的内心感知、用工单位的薪资福利制度等因素对该类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基于此,建议高校管理者从改善激励制度、沟通机制、组织氛围及薪酬体系四个方面出发,提升该类职工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