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人单位是以貌取人的,这个貌就是求职者的简历。说实话,很多的求职简历,不会被用人单位认真阅读,有的只是被草草地看了一遍,有的甚至没有被看完就在第一轮中被淘汰了。然而一提到写简历,很多人不屑一顾——简历谁不会写呢?但要写出一份适合自己风格并能反映自己能力的求职简历又不是易事。简历是求职路上的第一关。撰写简历其实是一门实用的技能。只要求职者的要点、方法得当,求职者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技能。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充满生机的简历去求职时,更多的机会将会出现。作为一名资深人事经理,王福庆先生推出了《求职过三关》…  相似文献   

2.
在求职过程中,大多数求职者对写求职简历不重视,往往只是把诸如出生年月、学习经历等个人情况罗列起来。这样做,很难发挥求职简历的作用。其实,写求职简历是求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一份好的求职简历可能会成为你顺利达到求职目标的通行证。有这样一种说法,尽管一份好的求职简历不能保证你得到工作,但一份不切实际、没有针对性的求职简历却可以使你失去工作的机会。那么,什么样的求职简历算好简历呢?这涉及到求职简历的写作标准问题。一般情况下,写求职简历应遵循以下几个标准。1.简短明了。简短…  相似文献   

3.
丁翠华 《考试周刊》2012,(79):172-172
刚毕业大学生的求职简历要注重个性,要重点突出,最好是简历中的能力、特长与所求职岗位相关联,不要照抄照搬别人的简历或写出万能简历,那样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4.
对于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而言,求职机会很宝贵,如何运用好自己的简历是求职中的重要一环。针对毕业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专家提醒:用好自己的简历,切勿把投简历变成天女散花。多投一份简历总是多一点希望——在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今天,求职者这种迫切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投简历毕竟不是发传单,投得越多越好,在很多时候,盲目地投递简历或者乱投一气会不知不觉给求职者带来  相似文献   

5.
法宝一:求职从写好简历开始 好的求职简历对于应聘成功极其重要。那么,如何写好一份求职简历?第一个原则是“求职简历”要“简”。招聘经理们面对上百份甚至更多的求职简历,不可能都仔细阅读。但是,内容简洁、易懂、清楚的简历最不易被漏掉,而那些长篇大论而不知所云的简历最不招人喜欢,实际能力可能不错。但求职简历写得非常糟糕的应聘者很可能就成了“漏网之鱼”。第二个原则是“求职简历”要突出“经历”。  相似文献   

6.
投简历,石沉大海;面试,被拒;复试,被拒;等待,杳无音信……从九月的第一场招聘会开始,很多人已经在求职路上奔波了几个月。伴随着一次次的求职面试,我们的情绪也在波峰谷底跌宕起伏:兴奋、失望、自信、怀疑、焦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更像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心理拉力赛。2006年毕业于一所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酸奶同学,同样经受了考试、等待、被拒等一系列“折磨”……。看看她的求职日记,或许会让很多正在求职的毕业生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7.
求职简历不简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投递求职简历都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很多时候,简历能决定求职者是否能获得面试的机会。所以,每个毕业生都应该高度重视个人简历,从形式到内容都要周到考虑。比较聪明的做法是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通过换位思考来设计自己的求职简历。可以说,求职简历不简单。一、言简意赅忌冗长笔者发现,现在许多求职者的个人简历普遍都太长,有的长达十几页,甚至厚如书册。其实,简历内容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淹没一些有价值的闪光点。不难想象,在招聘会上,企业会收到很多份简历,而工作人员不可能每份…  相似文献   

8.
求职中,个性突出、特征鲜明的求职者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而简历也需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个性化的简历会从众多简历中折射出光芒,吸引招聘官的目光。但在各种简历模版、写作规则、注意事项前,许多求职者迷失了自我,简历失去了个性,把简历当成了自我吹捧的抒情散文,过于专注自己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这些八股文的简历在求职竞争中不仅不能为求职者带来帮助,反而会将原本有个性的求职者淹没在众多的泛泛而谈的垃圾简历中。也许有的求职者会说,在参加招聘会之前,我并不知道哪个企业会招聘,况且我也要随时准备好几份简历,供不时之需或有人索取时可…  相似文献   

9.
求职短讯     
学生除了求职简历还有“产品”今年春,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上,学生除了求职简历还有“产品”。组装成宝塔形状的光控,半个球鞋盒大小的微型电视机,各种形状的模型,像一场产品展销会。招聘会上,学生拿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叠叠厚厚的求职简历,更有与本专业相结合的作品,展示给用人单位。招聘会结束时。将近100名学生与企业达成了协议,而且职校毕业生一些独有的就业优势也在这次招聘会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赵河 《河南教育》2010,(5):54-55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许多在校大学生感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一份令用人单位满意且重视的求职简历,而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制作好求职简历。求职简历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并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第一途径,没有高质量的求职简历,或许就没有面试的机会。要想使学生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辅导员从职业生涯视角来指导大学生制作求职简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很不容易,要过许多的关。首先碰到的是填写求职简历。好的求职简历对于应聘是否成功极其重要。那么,如何写好一份求职简历?第一个原则:“求职简历”要“简”想想招聘经理们在面对上百份甚至更多的求职简历时的情景。巴,他们只能根据你的简历来决定:特约谁来进行面试呢?可想而知,招聘经理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简历都进行仔细的阅读。但是,内容简洁、易懂、清楚的简历最不易被漏掉。而那些长篇大论而不参。所云式的简历最不把人喜欢,原因很简单:招聘经理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如果拟聘职位的吸引力非常大、应征者…  相似文献   

12.
求职中,个性突出,特征鲜明的求职者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而简历也需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个性化的简历会从众多简历中折射出光芒,吸引招聘官的目光,但在各种简历模版,写作规则,注意事项前,许多求职者迷失了自我,简历失去了个性,把简历当成了自我吹捧的抒情散文,过于专注自己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这些八股文的简历在求职竞争中不仅不能为求职者带来帮助,反而会将原本有个性的求职者淹没在众多的泛泛而谈的垃圾简历中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求职,首先就是要通过向用人单位呈送求职简历来介绍和推销自己,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有关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求职简历写得是否赢人,对毕业生  相似文献   

14.
一份好的简历对毕业生赢得面试机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力求简洁、有的放矢、展示亮点三个方面分析了求职简历的写作技巧,旨在帮助求职人员写出完美的简历,找到合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写好求职简历",我的回答是:"你来筛一次简历,就知道该如何写了。"所谓"筛简历",是指从指定的招聘邮箱里逐个阅读求职简历,并从中筛选出满意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历  相似文献   

16.
求职简历是学生就业的名片,由于缺乏相关审批制度,学生自身诚信意识淡薄,用人单位盲目高要求,诚信奖惩机制未能有效跟进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等原因,造成简历制作出现随意性较大、诚信缺失现象,加强简历审批和管理制度建设十分必要。建立大学生求职简历审批制度,要确认审批简历内容,严格审查就业推荐材料,加强就业协议书管理,建立诚信评估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设立推荐人负责制,并将求职简历归入学生永久档案,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诚信意识,规范大学生求职简历制作行为。  相似文献   

17.
薄薄一页简历纸,能否求职成功大有学问。曾发送10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的人大研究生冯玉然,通过对简历研究改进后,针对不同企业"口味"发送简历,成功率超80%。《中国研究生》杂志特向求职达人冯玉然约稿,邀请他和读者朋友们分享秘籍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下高校毕业生群体中“00后”将成为主体,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影响,“00后”毕业生求职简历呈现出方向盲目化、自我中心化、追求“躺平”化、拒绝包装化、缺乏细致化等倾向,为此,有针对性地做好求职简历指导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00后”毕业生特点,针对求职简历中存在的问题,用“一年一策” “一院一策” “一岗一策” “一生一策”的工作方式,对求职简历制作和投递提供可行指导,为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求职简历一项支出可占到求职总成本的20%。然而,他们在简历上的投入没能与收益成正比,被废弃的简历数量惊人,据央视不久前的一则报道,无效简历每年要浪费20亿元以上。(《中国青年报》7月23日)  相似文献   

20.
点评:简历是一个人展现在招聘单位人事经理面前的名片,是一个人的面子。如果简历制作上非常一般,传递的信息杂乱模糊,则往往就会引起招聘人员的视觉疲劳和审美疲劳。而这份简历中,第一部分对个人概况的介绍就显得杂乱,一些信息多余,比如民族,现在很少有单位会对不同的民族提出不同要求。而籍贯却遗漏了,毕竟在许多地方,户口依然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同时,这份简历犯了求职的大忌——无明确的求职职位意向,这是让许多人事经理感到头疼的地方。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把你放到什么样的岗位上进行预选。对于一天要看几百份简历的人事经理来说,一旦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