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的时候,我对书的记忆很模糊,只知道书是在很多张纸上印着不同的文字和图画。我渐渐长大了,知道了那些有趣的故事都是来自书里,于是我便让妈妈不停地给我读书,希望从书里听到更多奇妙的故事。在我学会了一些生字后,妈妈让我自己试着读书,书里有很多文字我都不认识,我便开始厌烦读书了。后来我认识了拼音,重新又找到了读书的乐趣。我发现那书的文字多么美妙,那书的内容多么丰富,那书上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智慧是多么意味深长。从此,我对书爱不释手,视如  相似文献   

2.
在我五岁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给我读书、讲故事了,从安徒生童话,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从唐诗、宋词到新童谣……刚开始,我是被迫听的,但后来我就听出了兴趣,等妈妈教我认识了许多字以后,一些简单的有图有字的书,我就能自己看了,而且,越看越着迷,此后,我便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林海燕 《小学生》2015,(1):8-11
主持人语:林海燕老师是我新认识的一位作者,她在去年夏天的时候,给了我一篇特别可爱的故事——《冰棍上的三八线》。那篇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它给了我初夏的第一次清爽的感觉。在后来的几次合作中,林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文字清爽可爱,人也干脆利落。本期我们就由林老师的故事为大家带去一份清新的感觉吧!  相似文献   

4.
一、营造书香氛围 首先.精心布置教室。教室的布置要充满书香气息.可在教室的墙面张贴名人有关读书的名言.并经常给学生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如:一年级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我给学生讲述李白小时候“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并告诉学生: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位非常爱读书的人.正因为他这么爱读书.才成为名扬千古的大诗人。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眼睛。我想.我已经把一粒爱读书的种子埋进了他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8,(11)
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养和能力。我喜欢读书,书是我的好朋友.我与他们之间有着不少故事,这次就来讲讲我和书之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13,(Z1):88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读过"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故事讲的是晋代两个穷孩子读书的故事。囊萤,是说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是说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后来人们常用这个家境贫穷、勤学苦读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要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勤奋读书。妈妈也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这个故事,可我却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7.
<正>书,带我们进入知识的海洋;书,带我们畅游神秘的历史;书,带我们进入梦想的天堂;书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读书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多读书,能使人心情愉悦。读书是对话的艺术,有位哲人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之后,每个人手中仍然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8.
80多年前东北的一所小学校中,老师问同学们读书为了什么,周恩来站起来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件事告诉我们,人民总理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以振兴中华为已任的爱国理想。80年后的今天,在小学里,老师给我们讲了周总理的这个故事。从此,这个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很想详细了解周恩来以后的事迹。终于有那么一天,我有幸参观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使我比历史课本上更清楚地了解了周恩来年幼时发奋读书以及后来留学法国,在法国召集中国留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怎样进行中国革命;了解了周恩来参加领导了向国民党反  相似文献   

9.
我的采访录     
张皓:妈妈,你读的书很多,给我介绍一下你科学的读书方法,好吗? 曾琳:其实,读书要读好书。一本好书,妈妈不只读一遍。我读第一遍时,和大部分人一样是在浏览。不同之处体现在后面几遍阅读。如果是讲故事的书,读第二遍时,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那么做,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故事,然后,从中找到我看第一遍时忽略的东西,并把这些所得记下来。  相似文献   

10.
神秘的宝藏     
我和书,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还不识字,是爸爸妈妈拿书给我读故事,我也拥有一些外形看起来很奇特的书,我当它们是精美的玩具。接着,我和妈妈玩讲故事游戏:妈妈说几个词,我再把这几个词编成各种千奇百怪故事,我那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童话作家。后来,我经常把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里的情节画出来,装订成卡通书给小朋友看,我觉得这些书带给我一种难以言表的自豪感。然后,我开始读带插图加拼音的童话书了,那些图画能启发我丰富的想象力,让整个故事变得生动起来。原来读书这么有趣!二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最流行读校园小说了,大家都挺上瘾,我也不例外,这类小说  相似文献   

11.
12月1日 晴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给我讲一个故事,到后来这个故事我都耳熟能详了。故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冯仑 《作文》2023,(19):52-53
<正>读书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应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少年时代,因为兴趣读了很多书,后来读书为我创造了就业机会。我在十四五岁时开始读历史书,读政治书,特别是读一些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书籍。后来上了大学,就选择了政治经济学,读社会主义理论有关书籍。结果在做生意之前,读书成了我的工作,成了我的职业。有些人特别喜欢历史,一辈子只研究历史。我读政治书,工作之后就教政治。一开始是因为兴趣读书,后来读书竟成了我的工作,这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13.
小书迷     
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爸爸讲故事了,那一个个好听的故事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每次等爸爸讲完故事,我都有许多问题要问爸爸,比如:白雪公主的皮肤为什么那么白?小红帽的红帽子是谁给她做的?美人鱼是怎么变成人的?……爸爸有时候给我讲解,但更多时候总是那句老话:“等你长大了,会读书了,自然会明白的。”  相似文献   

14.
一篇报道上说过这样一则故事:"爸爸,你怎么有那么多故事呀?"儿子说。"书上看的呀!"爸爸回答说。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从小热爱读书,每天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我都会给儿子讲一两个小故事,久而久之,儿子便发出了上面的疑问。后来,我给儿子看我儿时看过的小人书,我给他买了《四季的童话》等儿童书籍,渐渐的,由我给他讲故事,变成他给我讲故事了。每次我都认真听,并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儿子稍大一点,我就给他推荐中外名著的简缩版,就这样,故事激发了儿子阅读的兴趣,儿子的阅读量大增,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意见和建议     
<正>《素质教育博览》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们: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给《素质教育博览》写信。你们知道吗,我以前很不喜欢读书,但自从看了这本杂志,我开始对读书感兴趣了。我最喜欢“娱乐新干线”里奶瓶猪的故事和“二黑学法”,每期都是最先看。它们对我来说可是非看不可的!慢慢的,我对写作也开始感兴趣了。以前,老师一布置写作文,我就头疼;现在不同了,即使老师没有布置,我也会自己动笔去写。这要归功于你们的刊物噢!我有一首诗要献给你们,写得不好,请你们不要介意:  相似文献   

16.
原文: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在其撰写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写到,这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后来成为我经常自我警策的一面鉴镜——1981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时候,法  相似文献   

17.
喜欢上写作,还得从看书说起。妈妈告诉我,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天天给我读童话故事,陪我一同看画报,晚上睡觉前还给我放录音故事呢!后来,认识了拼音,我就开始自己阅读了。渐渐的,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读书真快乐!一有空儿,我就拿起书看得津(jīn)津有味。  相似文献   

18.
莫晗 《家长》2013,(2):75-76
他5岁丧父,从小随母亲和外婆长大。刚开始,外祖母只是给他讲故事听,后来就开始启发他:“你要是认识字了,就可以读到更多的故事。”那些精彩纷呈的故事激发了他的求知欲,这使得读书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  相似文献   

20.
苦闷就读书     
双手捧着一本书,半躺在床上,仔细地阅读——这是我最喜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这样说,我的大半生,就是在读书、教书和写书的过程中度过的。阅读给了我无限的乐趣,我流连在书海中,因为精神领域的富有,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我既不羡慕金钱,也不羡慕权势,对那些由于浮躁或社会变革而兴起的种种“娱乐”或“享受”,避之唯恐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