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早已列入高中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则依赖于信息技术课。考虑到教学的通用性,大多数学校选修网络技术,这就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因此,我校决定开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从而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促进与其他学科间的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越来越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各类科技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他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笔者所在学校虚拟机器人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立足于学生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概述马球溯源以及机器人马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条件,从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课程内容及开发过程、实施过程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总结机器人马球校本化实践探索的经验,并对实践成效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4.
5.
6.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渗透,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差异,明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了解新课改实施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7.
"课程校本化"是近期教材改革的一个热点。"课程校本化"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框架,达到丰富学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程与STS教育 STS教育是中学理科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他强调科学、科技与社会的关系,认为科学教育应该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和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传统理科教育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术水平,不重视学以致用和联系社会实际;新课程的科学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强调科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关系;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理念的引领下,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以"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从"语文单元组教学"入手,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以模块式学习贯穿学生从课前到课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着力于单元整合后教学模块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导学卡的运用等方面的实践研究,引领学生海量阅读,促使"真正的学习"发生,从而实现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虚拟机器人走进高中教学课堂条件已经具备,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本文在虚拟机器人软件教学环境下,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探索利用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普及高中机器人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1.
叶海峰 《考试周刊》2012,(94):133-136
我校校本课程《走进科学》,通过拓展、整合学科知识,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树立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念。本课程承担了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融通人文与科学,为理科班的学生架起科学与艺术间的桥梁,科学与真善美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北京二中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立足学校实际,经过不断探索与反思,总结出高中校本课程实践中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优质平台,开展机器人教育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动手操作等诸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校本化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读书需要的实践过程。课外阅读校本化的外部支持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教育部门的推动、相关作家的介入。其内部运作可以从课外阅读目标校本化、课外阅读书目校本化、课外阅读方式校本化、课外阅读评价校本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是单纯的计算机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而是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江苏省从2004年开始对高中信息技术实行教学改革,新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宋佳 《天津教育》2020,(8):128-129
职业体验课程是实现职业理解、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种联系生活的课程形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到相关的职业活动中,将体验式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生活联系起来,获得较为全面的职业知识,引导学生从科学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本文以作者所在学校职业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探索职业体验课程的最佳实施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是目前学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解决当前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立足课堂、学校、教师三个基点,提出了校本教研科研化管理的概念,并从“聚焦研点,运用科研思维确定校本研修内容”“生发研链,运用科研思维构建校本研修系列”“拓宽研面,运用科研思维创设校本研修活动”三方面进行了校本教研科研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从课程环境、课程要素、教学过程以及课堂行为等视角的分析可知,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应具有校本性。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校本化研究,有着特定的运作模式与合适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帮助听障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聋人信息技术专业对口单招考试的要求,探究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打造信息技术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践,充分发掘活动内容、开发活动资源、创生活动方式,激活学生"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生命状态.通过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勇于交流、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关键能力和学习品质,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