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2.
3.
从关注怎么教走向关注怎么学,是当前教学认识的重大转变。学情分析是实现这种教学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课例研究以教师合作形式进行,立足于实践,凸显学生学习,指向教学改进和提升,统整了教学和研究,是解决当前学情分析问题的适切载体。结合课例研究可把学情划分为课前学情、课中学情、课后学情,具体实施时可按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开展学情分析。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学情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作出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4.
课例研究管理:为课例研究高效运行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与北京丰台区教委合作的三期小学规范化建设项目中,开展了各历时两个月的课例研究活动,探索中小学课例研究管理的一般模式和操作路径。做好课例研究管理,要开发课堂观察工具,掌握管理策略,关注研究过程。以L学校为例,说明如何进行课例研究管理。 相似文献
5.
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围绕一堂课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教研活动。根据课例研究的特征和具体评价标准,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挖掘教材内涵,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完善课例研究制度,营造和谐的科研环境等教学行动研究,促进和提高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课例研究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进行“做什么”、“怎么做”的实践研究,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第一线教师研究教学、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丽英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4):151-152
常态课以其简单、真实与高效,倍受师生关注。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常态课的有效性表现在:“隋、趣”的激发、“读、思”的结合、“图、形”的运用,以及“知、文”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课例研究是一种幼儿园课堂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建构课例研究模式的基础上,从"阅读:在理论的海洋中汲取教育营养;合作:在与专家探讨中锤炼教学艺术;行动:在实践与反思中升华教育智慧"三个维度,探讨了通过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课例研究中把教育理论深入到实际情境,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课例研究组教师与专家的"合作平台"上,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的差距以及教学设计与幼儿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以一节高三生物复习课为例,从引课跟进、内容跟进、思路跟进、学法跟进等进行分类,阐述课例研究是如何成就生物高效课堂的. 相似文献
10.
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模式是从教师每日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抽取出一个基本的单元——一节课堂为例,以别人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使教师跳离原有自我对真实的课堂进行教学研讨,并从实践中改善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本模式是以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为出发点,立足自然状态的真实体验与感悟研究教学改进、促进教师成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常态课是一堂真实有效的课,没有刻意雕琢的课,教师平时上的课,大都是常态课。相对于优质课来说,师生更关注的是常态课。因此,提高常态课中的教学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常态课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每一节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以常态课为土壤。我们在常态课例的校本教研中不断探索,围绕“科学、有效、低负、高质”的教学目标,持续开展校本研究。在常态课堂中,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以“课堂观察”为主要方法,通过上研讨课、展示课、试验课,运用观察、评课、反思、探讨,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议题式教学涌现出与不同课型实现融合的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文章对议题式教学重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分析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施建议和具体操作方法,具体实践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复习课案例,探索本土化、系统化、模块化的议题式教学方法,完善议题式教学法的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14.
15.
16.
作为一种提问技巧,追问一直在课堂上被广为运用,它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补充、延伸、深化和拓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高品质的追问可以促进高水平的生成。因此,追问不是漫无边际的瞎问,而是围绕教学总目标,将问题系列化,并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由浅人深,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7.
"课例研究"是近年来美国、日本在职教师的有效的实践模式,是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文章基于"课例研究"的一般理解,结合具体研究的事例介绍了"课例研究"的实施,指出"课例研究"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中,关于“除法运算”的内容,基本划分成3个知识组块,它们分别是“除数是一位数的整数除法”“除数是两三位数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且分布在不同的年级段学习。小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一般存在以下困难:①难以理解和讲清算理:②学生算法掌握基本停留在记忆各种算法程序上, 相似文献
19.
我校数学组尝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策略,进行研修,旨在通过对某个课例进行"同课精构"或"同课异构",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关注教师的实践性智慧的增长,将先进理念具体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通过专题教研活动,我校每一位数学教师对"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拟订与课堂教学实施的和谐统一"有了较深的 相似文献
20.
每学期我们请教研组中的经验教师和青年教师各一位围绕研究主题开展课例研究。每次研讨从执教教师说课开始,然后大家提出各自的观点。综合大家的意见,执教者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对第一轮设计作修改,形成第二套教学方案。按修改后的方案,执教教师进行首次课堂教学实践,对于首轮课堂教学实践,听课教师再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结合各位评课者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