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莉莉 《宜春学院学报》2013,(11):76-80,135
本文拟对宜春方言中的十六个常用语气词进行考察,主要分析了它们的语音及功能,发现宜春方言语气词自成系统,且功能复杂,区别细微,有部分语气词在表达语气的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情态.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谓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亲属称谓语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现在汉语亲属称谓语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系统内部称谓语逐渐减少,关系日趋简化;另一方面某些亲属称谓语向系统外部扩张,泛化为社会称谓语。  相似文献   

3.
吴方言称谓语在语音、词汇层面都有其区别于普通话的独特性,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是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在具体语境中吴方言称谓语所包含的语用含义也是丰富多变的.从语用学角度看吴方言称谓语的使用有助于理解其丰富的语用内涵,进一步揭示这种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方言区域内,在共时的层面下,通过对临沂市和苍山县亲属称谓语的城县乡村四级家庭的对照,研究探讨了城乡亲属称谓语的共性和差异、不同社会群体的使用状况,发现亲属称谓语在城乡发展上存在发展不平衡、趋势简化等规律。  相似文献   

5.
陈晓云 《现代语文》2014,(4):127-128
汉语中称谓的选择涉及很多社会文化因素。有些称谓在使用时被人们有选择地改称,以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尊重和亲近。方言中用哥称呼同辈年长的女性,这是称谓词口语色彩浓郁、指称范围扩大的语言发展自身因素,也是受社会生活影响从尊从亲称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社交称谓体现了不同国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思想观念,汉韩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往来密切,通过对汉韩语社交称谓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促进汉韩社会文化的对比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本文通过辨析汉语社交称谓和韩语社交称谓的内涵,进而探讨汉韩语社交称谓的具体分类。在汉韩语姓名称谓语对比、职业/职衔称谓语对比、通称称谓语对比、拟亲属称谓语对比以及零称谓语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乌鲁木齐方言的客观语言事实,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在对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的特点及其社会成因,揭示了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的社会复杂性及文化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铜陵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在祖辈、父辈、夫妻之间存在特殊之处并且其都有产生的内在文化背景因素。随着移民社会的方言接触和融合,家庭结构的简单,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人际关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从三代年龄层的纵断面来看,存在着数量变少、义项减少、语义范围扩大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亲属称谓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成员,对其考察,可以使我们深入地了解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也可以研究词汇的历史变化。甘肃方言"父亲"称谓丰富多元,有"父、爸、爷、爹、达、哀达、阿达、老子、大老"等汉字表示语音的书写形式,其来源,既有从古汉语中继承来的,又有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而留存下来的,也有汉藏语底层的遗留,还有可能是语言接触形式的。通过考察,我们还可以从甘肃方言"父亲"的称谓的用字上看出甘肃方言语音方面的一些时间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对称谓研究已有成果进行分析、借鉴的基础上,拟结合民俗文化和语言本体,对莆田方言中母亲称谓的演变进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语言内因和文化外因。  相似文献   

11.
亲属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善溪窑方言中的亲属称谓除了与普通话亲属称谓的框架结构具有相似性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功能系统语法观念出发,通过田野调查、准确描写、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影响下善溪窑方言称谓词的变化现象及原因并介绍善溪窑的地理位置和方言概况,对国内方言称谓词的研究现状和方言称谓词演变原因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总结。对调查获得的善溪窑亲属称谓词进行描述、分类、整理。最后,对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湘方言动物性别称谓词汇是畜牧业和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是不同历史时期积累起来的各种词汇形式的集合。结合方言学和社会学的方法,通过调查不同称谓词语使用百分比来考察该称谓的生命度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以此探讨新湘方言中新派和老派在动物性别称谓上的差异以及性别称谓词语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3.
梅州作为客家方言的中心区域,具有客家方言的典型特征,但梅州所辖各县区的客家方言并不完全相同,地区之间存在内部差异。亲属称谓作为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组成部分,能反映一个地区的语言特色,该文从梅州地区间差异较大的祖辈亲属称谓人手,着重论述梅州地区内部祖辈亲属称谓的构词特点和几组特殊的称谓方式,并探讨其内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方言古词具有语言“活化石”的特性,陇南北部方言称谓词分布在秦先祖早期生活区域。源头多可追溯至秦汉,古文化意蕴有着很好的代表性,遴选其中的一些标本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可以揭示方言古词所承载的超越时空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观量"是语言的主观性在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带有主观的感受、态度和评价意义的量。赣方言上高话的主观量范畴有三种特殊表达形式:一是重音的位置、小称变调;二是一些特殊的副词、句末语气词、语缀;三是一些特殊的结构或句式。  相似文献   

16.
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是方音辨正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宜春方音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对学习普通话影响较大的语音对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具有普遍意义的方音辨正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九寨沟方言语音情况较为复杂,既有四川官话的特点,也有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的特点。县境内语音呈现出南腔北调的特点,当地流传有“南坪不像川(四川),碧口不像甘(甘肃)的”的说法。九寨沟方言声母20个,韵母33个,声调4个,没有入声。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文化的载体。文章收录了洞口话中的167个亲属称谓词语。通过这些亲属称谓词语来透视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洞口居民的来源、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传统礼俗、社会心理以及共同语对洞口方言的渗透。这对于认识洞口方言和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