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两种不同的追求.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于:正当性追求尊重个体的道德自由权;有效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是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促使个体社会化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追求。前者从个人出发.后者从社会和国家出发.二者虽然有可能统一.但时常会发生冲突。在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之间寻求平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尊重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可以有效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即关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的教育,它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和在应然的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标识着这样一个特征: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论是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或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还是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都存在着这样的严重的局限:一是未能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作为道德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伦理意识与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失权威的道德教育无以使人信服,难以使道德和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关系,更无法实现使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其被教过的道德。道德教育权威的重构需要国家伦理意识的支撑。只有国家对自身的伦理本性加以觉悟和现实体现,才能保证社会伦理安全,才能赢得人们对道德权威的信任。只有正义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灵魂里,也表现于国家的意志中,个体、社会、国家才能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建构道德意义的同一性,道德教育之整体精神才能得以确立和证明,教育亦将获得令人信服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丧失权威的道德教育无以使人信服,难以使道德和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肯定性关系,更无法实现使"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其被教过的道德。道德教育权威的重构需要国家伦理意识的支撑。只有国家对自身的伦理本性加以觉悟和现实体现,才能保证社会伦理安全,才能赢得人们对道德权威的信任。只有正义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灵魂里,也表现在国家的意志中,个体、社会、国家才能在价值共识基础上建构道德意义的同一性,道德教育之整体精神才能得以确立和证明,教育亦将获得令人信服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道德"概念的词源及其演变过程表明,道德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并且为了人们美好的生活而存在。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其真正内涵是人性中的卓越性和品格,它是人不断超越现实与自然生命的基本依凭和价值向度,是人的生命之必需。道德教育作为引导个体使其成为有道德之人、使生命趋向真善美的教育,表达的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价值诉求,因而生命价值成为道德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生命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教育实践和理论领域中,道德权利是被遮蔽的,这既有道德范畴方面的认识论根源,也有道德教育方面的价值观基础。应批判认识论前提的不合理性和价值观基础的不正当性,在此基础上重建新的认识论前提和价值观基础,进而从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的方法等维度来彰显道德权利。新的道德范畴的客观内容必须包括一定社会对其社会成员的要求,即个人道德义务,又包括社会对其成员的责任,即个人的道德权利,使道德成为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我们时常把道德和道德教育一一对应,把道德的培养完全寄予道德教育。为了培养道德,唯一的方法似乎就是加强道德教育工作。实际上,道德教育在这里承担了它不可能完成的重任。当代社会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不仅要诉诸于道德教育,更要诉诸于制度。制度虽然是外在的,但它是约束单子式个人,维系他们一体关系的有力手段。在单子式存在中,个人对道德的追求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道德教育也只是私德的教育,公共的利益因被法律和制度所代替,公德的教育就更加缺乏了。所以,对道德的培养,尤其是社会公德的培养,不能只诉诸于道德教育,更要诉诸于健全的制…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无视个体主体性是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教育突出地表现为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其典型表现为没有能够将有争议的问题、尖锐的社会矛盾、敏感的价值问题以及教师个人真实的想法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标识这样一个方向:即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道德教育应以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为目标,拒斥强制、灌输和惩罚,实现向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转向,使道德教育,进而使整个教育获得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品性与意蕴  相似文献   

9.
谢芳  朱军 《陕西教育》2004,(1):12-13
一、学校活动道德教育模式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范畴,简言之,就是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具体说,就是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道德需要为基础的,以促进个体道德的整个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现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所谓“活动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的道德教育。作为目的,使学生形成一种道德的生活方式应当成为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个体的生命既意味着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将承担与其生活境遇关涉的特定社会责任。生命教育不能停留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情境体验。只有分析个体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深挖生命的道德价值,将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生命教育功能,才能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道德激励构建具有应和了多元价值时代道德教育的诉求,有助于学生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和促进道德教育功能的实现等意义.生本性、有效性、差别性、公正性、适度性等原则是道德激励构建应当遵循的原则,而目标法、沟通法、榜样法、评价法、引导法、奖惩法等是道德激励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立德树人的现实诉求,它既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又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是科学理论"回归生活世界"呼声的道德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生活道德教育面临着传统道德教育模式遗留的对个体价值的关注较弱、对学生生活道德中主体性生成重视不够、对大学生道德生活中创新精神激励不强等问题.有效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生活道德教...  相似文献   

13.
道德健康的出现是人类自身反思的结果,从而使健康内涵从生理学、心理学领域扩充到伦理学领域。个体的道德健康状况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体的道德健康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可能;和谐社会重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鼓励个体追求爱和幸福等精神需要。与此同时,健康的概念还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内涵。培养道德健康的人,使人拥有健康的生活,并提高人的道德判断力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4.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70年代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之一。它关注的是超越个体当时当地、追求自然和本性融为一体的非理性存在。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也以其非理性的道德心理为依据。在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下,一方面,道德之“心”在个体的心灵深处得到充分体现,与人性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道德之“心”又和他人、和世界、和大自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因而,道德心理又是一种深度的和高度超越的心理状态。对于一贯崇尚道德理性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超个人心理学的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对道德需要与道德发展的关系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儿童与青少年品德结构的任何一种特征(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来自于需要这种内部动力。与此同时,儿童与青少年的道德范畴的任何一种成分(善恶、义务、良心、荣誉、幸福、节操、正直等)也往往来自需要这种内部动力,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规范的任何一种成分也来自需要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讲,道德需要就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发挥主体积极的心理驱动器。所以我们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在个体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上,以个人体的道德需要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动力和主要归因,道德教育才能取得效好的成效。1、道德教育要激发个体道德需要的产生我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  相似文献   

16.
人权教育研究的展开,首先要面对的是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人权与道德有共同的人性基础,人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权利,人权具有道德性;与道德意味着走出自我、走向他人不同,人权突出权利和对个人的保护,将义务留给他者,尤其是国家。人权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形态。但与道德教育侧重义务不同,人权教育突出个人基本权利;国家对人权的尊重是真正的人权教育,而道德教育则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友爱与公正中。人权教育与道德教育可以相得益彰、互为阈限。  相似文献   

17.
沈嘉祺 《中国德育》2007,2(1):95-95
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与“旁观者”情境的交叉与混淆给道德教育带来很多困惑,明确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虚拟情境中的“不在场”与“不真实”向道德教育发出了挑战:“不在场”意味着想象中的道德行为,“不真实”意味着分裂的人格。虚拟情境下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假设,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虚拟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关联是有效道德教育的前提。“旁观者情境”是相对于“当事人情境”来说的,是个体道德学习和道德意识对象化的主要情境,对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情境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6):28-32
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与"旁观者"情境的交叉与混淆给道德教育带来很多困惑,明确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虚拟情境中的"不在场"与"不真实"向道德教育发出了警示,虚拟情境下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假设,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虚拟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关联是有效道德教育的前提。旁观者情境是个体道德学习和道德意识对象化的主要情境,对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从人格的概念入手,来理解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意图和实践.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危机的重要面向正是虚假的抽象理性和原子化个体对社会的疏离.但另一方面,试图抹消人格、强行赋予个人某种“整体性”,也会造成狂热和集权.只有调和人格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令前者将后者纳入自身,超越主观抽象和任意,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机结合.而学校教育正是旨在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使人尊重权威、亲爱朋友、拥有理性,从而与集体的道德生活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人以生命的方式存在,道德因人的需要而产生。生命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生命是道德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道德教育以个体发展和生命完善为终极价值追求,是对生命的超越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