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化学课本上,在介绍电解食盐水以制取烧碱和氯气时,电极反应式是这样表述的:阴极、2H~++2e=2H 2H=H_2 阳极:2Cl~--2e=2Cl 2Cl=Cl_2 我认为上述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未能将阴极反应的实质表现出来。因为在阴极放电的 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而水是弱电解质,写离子方程式时仍应保持分子形式。因此,电解食盐水时,正确的阴极的电极反应表达式应该是:(阳极电极反应式同上。)  相似文献   

2.
从Nernst方程式可知,物质电极电势值的大小,与电极材料的性质和参加电极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温度有关;对于H~+(或OH~-)离子参与反应的电极电势值,还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关于后一关系,即pH——E关系的陈述和计算有些教材,资料或习题解答往往较为笼统。有些甚至不恰切。本文结合实验测定的pH-E值,对H~+(或OH~-)离子参与反应的电极电势的计算问题作些说明。一、氧化态与还原态状态不变的电极反应的E-pH关系有些电极反应,H~+(或OH~-)离子参加了反应,但无论在酸性介质或是碱性介质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状态没有改变,象下述反应:  相似文献   

3.
“共存”——即大量共存,就是离子间不相互反应,离子浓度不降低,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原因如下: 1.氧化——还原反应NO_3~-(H~+),Fe~(3+),MnO_4~-(H~+),ClO~-(H~+或OH~-),Cr_2O_7~(2-)(H~+)与(S~(2-)、I~-、Fe~(2+)). 2.双水解反应Al~(3+)与CO_3~(2-),SO_3~(2-),HCO_3~-,HSO_3~-,S~(2-),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通过测定一定摩尔数的H~ 被电解还原为H_2所需要的电子数来计算阿佛加得罗常数。二、原理加入一定摩尔数的HCl于烧杯中,插入铂电极,连接电池负极,则电解时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相似文献   

5.
“离子反应”知识点是高考热点。考查时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测试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型简单、包含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下面从四个方面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分析。 一、离子共存题判断: 1.离子能否共存的原则。在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应遵守八个基本原则,①能相互反应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阴、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S~(2-)和Cu~(2 )、Fe~(3 )和OH~-、H~ 和SiO_3~(2-)等。②能相互反应生成易挥发的物质的阴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S~(2-)、H~ 和HCO_3~-、OH~-和NH_4~ 等。③能相互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的阴阳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ClO~-、H~ 和HPO_4~(2-)等。④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阴阳离子在水溶液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氢(H_2O_2)俗名双氧水,它的分子结构如下图: 分子中的—O—O—化学键叫做过氧键。在过氧化氢分子中,氧的氧化数为-1(H~( 1)—~(-1)O~0—~0O~(-1)—~( 1)H)介于氧的常见氧化数O和-2之间。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它的电极电位值不仅跟介质的酸碱性有关,还跟它本身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例1】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金属Al反应放出 H_2,则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H~ 、SO_4~(2-)、Cu~(2 )、Cl~- B.H~ 、Ba~(2 )、Mg~(2 )、NO_2~ C.OH~-、NO_3~-、Ba~(2 )、Na~ D.K~ 、SO_4~(2-)、H~ 、MnO_4~- 【解析】由溶液无色可排除A、D选项。与金属  相似文献   

8.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机理是依赖溶液内的正、负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两个电极作定向移动,并且在电极发生电极反应,以完成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电荷传输。现以电解NaCl溶液为例来看两个电极的电极反应:(图一) 在阴极上:H~ e→1/2H_2; 在阳极上:Cl~-→1/2Cl_2 e。对两个电极来说,在阴极每失去一个电子,阳极就能得到一个电子。而阳极得到的这个电子在外电路由于电源电动势的作用又跑回到阴极。正是大量电子的这种循环运动才形成了整个电路的电流,所以,通过溶液的电流强度应该等于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同时,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无论在溶液内或者在外电路都不可能有电  相似文献   

9.
关于Mg与NH_4Cl溶液的反应,不少资料分析如下:NH_4~ 水解产生H~ ,NH_4~ H_2O(?)NH_3·H_2O H~ ,Mg与H~ 作用产生Mg~(2 ),Mg 2H~ =Mg~(2 ) H_2↑,由于H~ 的消耗而使得NH_4~ 的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NH_3·H_2O浓度变  相似文献   

10.
分析诸多同学离子方程式写错的原因,大致归纳有如下几种。 一、考虑问题欠全面、完整。 Ba(OH)_2和H_2SO_4的反应写成Ba~(2+)+SO_4~(2-)=BaSO_4↓或H~++OH~-=H_2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SO_4~(2-)=BaSO_4↓+2H_2O  相似文献   

11.
强酸组成的铵盐,其氮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甲醛法。该法是基于组成铵盐的NH_4~ 与甲醛反应生成质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CH_2)_6NH~ ,Ka=7.1×10~(-6))和H~ ; 4NH_4~ 6HCHO=(CH_2)_6NH~ 3H~ 6H_2O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是:  相似文献   

12.
设错方式一:错写反应产物例1 铁跟盐酸反应 2Fe 6H~ =2Fe~(3 ) 3H_2↑解析:由于H~ 氧化性弱,只能将Fe氧化成Fe~(2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H~ =Fe~(2 ) H_2↑.设错方式二:混淆化学式和离子式的书写形式,具体为:  相似文献   

13.
一、离子的本质性质引起的不能大量共存 1.在溶液中由于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O_4、BaCO_3、CaCO_3、AgCl等沉淀;CO_2、NH_3、H_2S等气体;以及CH_3COOH、H_2O、NH_3·H_2O等弱电解质。例1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A.Ag~+、H~+、NO_3~-、K~+ B.HS~-、Cu~(2+)、NO_3~-、Na~+ C.CH_3COO~-、SO_4~(2-)、H~+、NH_4~+ D.HCO_3~-、Cl~+、H~+、Mg~(2+) 解析:B项HS~-+Cu~(2+)=CuS↓+H~+ C项CH_3COO~-+H~+=CH_3COOH D项HCO_3~-+H~+=CO_2↑+H_2O,故应选A。 2.因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  相似文献   

14.
在处理电解池电极附近的反离子问题时,不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生搬硬套。例如,电解NaCl溶液时,按照溶液中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别向阴阳两极移动的原则,在阴极附近应该有Na~ 、H~ ,  相似文献   

15.
在《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鉴定Mn~(2 )离子的存在都是利用NaBiO_3~(?)氧化法将Mn~(2 )氧化为MnO_4成为紫色溶液,反应式:2Mn~(2 ) 5NaBiO_3~- 14H~ =2MnO_4~- 5Bi~(3 ) 7H_2O 5Na~ 这一反应灵敏度高,效果好,是一个很理想的方法.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解释也能得到满意的结论,电极反应:Mn0_4~- 8H~ 5e~-(?)Mn~(2 ) 4H_2O (?)~0=1.491VNaBiO_3~(?) 6H~ 2e~-(?)Bi~(3 ) 3H_2O Na~ 1 (?)_A(?)=1.80V,故在酸性条件下,上述反应能进行.但在实验时,若不控制反应条件,反应后,往往得到棕黑色浑浊液而不是澄清的MnO_4~-紫色溶液.初步分析其原因可能是NaBiO_3~-的量少,未能将Mn~(2 )全部氧化为MnO_4~-或溶液的酸度不够.因此实验时增加了NaBiO_3的用量,提高了溶液的酸度.但实验结果.并没有改变.针对此现象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掌握好适当的Mn~(2 )浓度和溶液的酸度对Mn~(2 )转化为MnO_4~-的反应是成功的关键,因此该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由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局部出现气泡,引发学生质疑,层层推进最终设计实验既定性又定量地体现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是分布进行的:第一步CO_3~(2-)+H~+=HCO_3~-;第二步HCO_3~-+H~+=H_2O+CO_2↑。设计此实验探究,不仅深化学生知识体系又弥补了教材中对该知识探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用较先进的PC—1500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测定了[H~+]和[Br~ -]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反应级数,证实了1972年Sinjth提出的速度方程。结果一目了然,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学完各种类型的酸碱溶液[H~ ]的计算以后,每届学生都提出这样的问题:H_2SO_4溶液[H~ ]怎么计算?H_2SO_4为二元强酸,1mol·L~(-1)H_2SO_4溶液中,[H~ ]是2mol·L~(-1)吗? 师专所用《分析化学》教材不涉及H_2SO_4溶液[H~ ]的计算问题,而H_2SO_4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强酸,学生自然很想了解H_2SO_4溶液[H~ ]的计算问题。为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对H_2SO_4溶液[H~ ]的计算作如下推导 设H_2SO_4的浓度为Cmol·L~(-1),H_2SO_4的K_a_1≈10~3,K_a_2=1.2×10~(-2)。在H_2SO_4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循环伏安与方波伏安电化学方法,在1073 K,SmF_3-LiF-Sm_2O_3熔盐体系中对Sm(Ⅲ)在钨电极与镍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钨电极上电化学测试仅能观察到Sm(3+)/Sm(3+)/Sm(2+)氧化还原反应信号,其反应为准可逆反应且扩散系数为2.0×10(2+)氧化还原反应信号,其反应为准可逆反应且扩散系数为2.0×10(-4)cm(-4)cm2·s2·s(-1).与惰性钨电极上电化学测定相比,Ni电极上新增一对氧化还原信号,对应为镍钐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溶解.  相似文献   

20.
《安康学院学报》1994,(1):39-42
本文计算了不同浓度硫酸水溶液中(?)H_2SO_4、(?)H~+/H_2、(?)co_2/C,数值并绘制了298K时(?)-lgm图,指出(1)当H_2SO_4浓度约为0.63mol·kg~(-1)时,SO_4~(2-)与H~+的氧化能力相当.在此浓度以下,SO_4~(2-)的氧化能力比H~+弱;而在此浓度以上,则是H_2SO_4的氧化能力比H~+强.(2)浓H_2SO_4氧化金属铜生成SO_2,H_2SO_4的最小浓度是11.2mol.kg~(-1).(3)浓H_2SO_4氧化非金属碳生成CO_2,浓H_2SO_4的最小浓度是6.0mol.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