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学业测试中要落实与体现地理课程三维总目标,就必须加强"能力立意"为主导试题的开发与研制,立意要高,情景(选材)要新,设问要巧,结构要合理,从而发挥地理学业测试题的"图为载体、知识抽样、能力覆盖、思想渗透、方法支撑"的正确学习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考地理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并逐步提升综合运用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通常高考试卷在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更具应用性、能力性,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命题的重点放在"能力立意"上。因此在地理高考复习时要注重学生自身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技能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考试题也逐渐减少仅凭记忆的题目,而采用以能力立意命题。如“材料性试题”就是考查地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考生要从试题中提供的文字材料、数据或图表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近几年,又出现了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如2005年广东地理试卷第35题,要求设计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改革中一再强调命题要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要增加应用性和综合型题目,要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等要求。历史高考在此方面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为帮助考生对此加深  相似文献   

5.
侯志坚 《地理教育》2013,(12):37-38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已成为创新试题设计基本模式。新情境试题“起点高、落点低”,虽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一般是通过文字或图像等创设一个具体的、带有一定现实性的情境,将问题置于陌生情景,考生要从已有知识出发,调动多方面经验去分析和探索。试题重在考查考生自主获取地理信息并用于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命题角度比较灵活,情景新颖,立意深刻,迷惑性强,取材多贴近生活,充分体现能力立意,凸显新课改理念,强调实用性地理。  相似文献   

6.
2002年高考综试卷地理部分试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思想,重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无偏题、怪题,部分试题命题思路新颖,有创意。整卷有91分属于地理学科知识,约占整卷30%。其中第3题有关欧盟国家地理位置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学生聊题是有效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学生聊题"就是以教师精选的典型试题作为中心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讨论,大胆说出自己对试题的立意、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分析的思路、解题的技巧、解答的步骤、解题的体会等看法的学习活动。学生聊题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是高效落实地理高考四项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手段。学生聊审题立意、聊思路方法、聊原理规律、聊拓展思路是提升其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落实学生聊题的载体可以采用中学地理"五个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晓畅 《地理教育》2022,(z2):190-192
一、以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科关键能力为导向,加强高考区域地理备课 随着近年来国家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高考命题也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知识为主转向思维为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更加立体化,重点考查学生高阶能力.区域地理以其独特的学科价值,既能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差异比较,又可考查区域人地协调观等.如2020...  相似文献   

9.
罗忠铭 《地理教育》2004,(4):38-38,49
"以材料设置为背景,以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能力立意为特点"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要使学生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区域定位、空间联想、思维培养.  相似文献   

10.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包含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三个学科的测试内容。本文以创新试题设计为主题,各学科分别从不同的侧重方面总结和讨论了对试题内容与形式改革的探索:历史学科拓展了试题的开放性,以使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地理学科通过新颖的立意和独特的设问视角,打破模式化思维,鼓励独立思考和运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思想政治学科创新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法,采用多级评分量表,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龚铁森 《化学教学》1999,(12):28-29,30
旨在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今年高考化学第33题从试题取材、命题立意、试题构思、能力层次与考查范围及解题要求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改革的思想.原题:33.(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I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命题已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更加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体现了新教材的改革方向。因此运用正确的备考复习策略,把复习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就一定会收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旭 《中国考试》2002,(3):35-36
地理概念、原理及规律是地理学科的学习基础。在地理教学与高考改革的新形式下,如何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以地理学科基础知识为载体,挖掘和确立学习过程中能力培养的潜在价值,精心设计能力培养的途径,并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地理学习方法,这是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明确考试要求,提高复习针对性 纵观近年的中考试题,其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在:①试题的目标和要求不同.考试侧重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核,多以基础性、典型性和单一性呈现出来.②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不同.Ⅰ卷均采用单项选择题,考查内容为乡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Ⅱ卷为综合题,试题开放性强、灵活性大,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在评分标准上体现了多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从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与应答设计等三个方面探讨高考理科试题的命制。能力立意就是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强调过程与方法,注意不同能力层次试题命制的要求;情境创设应注意考试目标的适切性、情境的真实性、多样性和教育性;设问与应答设计要明确考试目标、表述无歧义、设问具有层次、答案规范等。  相似文献   

16.
观点1:能力立意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灵魂,其含义是以考查能力为目的命制试题。能力立意的出发点是从考查能力出发命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以实际问题立意,设置问题情境,根据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主干知识体系,不忌讳知识的重复,不追求知识的数量;从认识分析实际问题角度设问,提问的内容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态度、观点和方法,关注对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重视知识的理解、整体和迁移。(河北省卢龙县中学鲁爱华)  相似文献   

17.
李洁玲 《上海教育》2004,(4S):33-34
近年来,上海的高考地理试卷贯彻了“在知识点上不超课程标准,在应用上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地理的高考总复习在策略上也应顺应改革走向,坚持四个“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近五年(2015~2019年)全国命题中心命制试卷(含全国Ⅰ、Ⅱ、Ⅲ卷及海南卷)"环境保护"选做题内容进行分析,着重关注"环境保护"选做题考查主要特点及变化,为优化"环境保护"选修部分复习教学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有效地对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要求,应对高考由"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的挑战,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高考尘埃落定,纵观本年度的各套文综高考试题,无论是在地理读图(表)能力上,还是对有效信息的提取上均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试题不仅考查了地理基础知识,并且体现了地理学科思想,特别是在试题情景的设置上突出了能力立意。同时,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相似文献   

20.
命题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命题的立意,所谓立意,是指试题所确立的主题,试题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关注何种现象,体现怎样的能力考查主旨。试题的立意是试题设计的核心,统率着试题设计的各个步骤。一般来说,立意要尽量向高考的范题靠,立意要高,尽可能凸现时政热点,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史学观,如目前国家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岸关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