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针对性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采用UPI中国修订版进行测评,分析出现学业预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在出现学业预警的新生中,43.1%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5.5%的学生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农村生源及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生源以及不同性别等方面探讨及时加强对这几类学生的引导、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相似文献   

2.
张丽玲 《科教文汇》2014,(5):215-216
只有当学生发展成为个性独立完整的成熟的个体,他才能主动规划、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努力面对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挫折并有高水平的学业创作,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新生学业发展的根本之措。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对新生增强学习动力、跨越学习困境、提高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引导大学新生学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小丽 《科教文汇》2013,(36):177-177,181
本研究运用SCL-90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调查,认为大学新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强迫症状明显。其中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高于城市生源和县城生源的学生,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刘小丽 《科教文汇》2013,(12):177+181
本研究运用SCL-90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调查,认为大学新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强迫症状明显。其中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上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高于城市生源和县城生源的学生,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我校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我校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2、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3、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体系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业上达到一定目标,更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尤其是正值青春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他们一方面需要适应环境的转变,一方面由于学业压力减小和自由时间增多而面临困惑,此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既能够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环境,又能够未雨绸缪引导其以正确、健康的心理和思维来处理自身以及人际交往中遭遇的问题。本文针对新入学的00后大学生群体,就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独立学院新生的心理普查,发现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其中,不同生源新生的心里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除躯体化、敌对、偏执三项因子外,农村生源新生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城镇生源新生.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学院农村新生相对贫困程度较高,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我警大学要当曹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我校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我校2006级新专心垩健康量体状况良好。2、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3、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适应、人际关系、多重选择引起的心理冲突、学习问题、情感问题等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途径来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独立学院心理咨询问题分布情况,分析独立学院心理咨询特点,本研究对某独立学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294例次心理咨询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主要的发展性咨询问题为人际关系(19.0%)、情绪问题(13.6%)、新生适应(9.2%)、个性完善(7.1%)、学业问题(5.4%)。独立学院心理问题类型有其自身特点,提示我们需要针对性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要。本文从造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三个方面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进入大学以后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了解新生在校的适应状况,为大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问卷对湖南六所高校的494名2007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新生适应整体情况表现为不同专业之间、男女之间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针对新生入学适应各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曾婉茜 《科教文汇》2009,(3):36-36,49
大学新生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进入大学以后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了解新生在校的适应状况,为大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问卷对湖南六所高校的494名2007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新生适应整体情况表现为不同专业之间、男女之间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针对新生入学适应各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是关系到大学生学业成败、社会适应、就业成才的大问题.近年来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尤其是新生学习繁重、性别比例差异等原因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继而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在不断上升.因此如何提高理工科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分析提高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及理工科大学新生出现人际交往困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减轻学习压力、巧用网络平台、提高人文素养等三个方面来处理好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讨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辅导员、图书馆、后勤等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骆红亚 《内江科技》2007,28(6):28-28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有利于帮助新生调节心理不适,顺利度过大学生活的适应期。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在学业过程管理及其预警工作机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学业过程管理及预警机制的现状,结合学业过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高校学生学业预警工作系统;多方合力,构建学校、学院、辅导员等全员参与的高校学生学业预警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整合学生学业信息,建立学生学业预警工作信息平台,形成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及其预警的全方位机制。  相似文献   

18.
唐兰华 《科教文汇》2013,(4):190-191
心理健康测评是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本研究对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医学类高职院校的1384名新生以UPI进行测评,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学生学业动力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关键项目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医学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炳南 《科教文汇》2020,(10):149-151
目的:了解“00后”大学新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连云港某高校554名“00后”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00后”大学新生最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感困惑、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学习压力、生涯发展等,出现心理问题后的求助对象依次为同学、老师、自己和家人;求助途径依次为面谈、网络、电话。结论:调查结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启示主要有:注重发展需求,明确心理健康服务定位;促进朋辈互助,拓展心理健康服务渠道;树立网络意识,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00后"大学新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效性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对连云港某高校554名"00后"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00后"大学新生最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感困惑、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学习压力、生涯发展等,出现心理问题后的求助对象依次为同学、老师、自己和家人;求助途径依次为面谈、网络、电话。结论:调查结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启示主要有:注重发展需求,明确心理健康服务定位;促进朋辈互助,拓展心理健康服务渠道;树立网络意识,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