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轶闻趣事     
北宋年间,有个人识得几个字,便以为能吟诗作赋,因此目空一切,看不起人。他听说欧阳修擅长作诗,心想:天下竟有比我更厉害的人?得去和他比试比试。于是他收拾行装,背了个包袱去访欧阳修。  相似文献   

2.
<正>1.东坡肉苏轼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2.苏轼退房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  相似文献   

3.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有很多轶闻趣事。以下三则,你听过吗?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擅长画马,而徐悲鸿的名声更大,赵望云有些不解。  相似文献   

4.
“告别”交响曲《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并不是一部伤感的作品,而是有着幽默的情趣。标题“告别”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海顿的雇主尼古拉斯亲王非常迷恋他在艾兹德哈齐城堡的宏伟宫殿和美丽花园,每年都要带乐师们去那里驻留。1772年,尼古拉斯亲王停留的时间比往年更长,乐师们越来越无法忍受,便向海顿求援;于是海顿就创作了这部《告别交响曲》,并在第4乐章急板后面加上了慢板的第5乐  相似文献   

5.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下面是几则有关他的小故事,以飨读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制蜡商人乔赛亚.富兰克林十七个孩子中最小的。全家人都在一个小店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奖励的历史上,有不少的轶闻趣事。从那些轶闻趣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科学家学习、科研和生活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他们闪光的智慧、坚强的毅力中获得宝贵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8.
朱德于1951年当了爷爷,在老一辈领导人中,是最早享受祖孙乐的"福人"之一.从没有和孩子打过交道的总司令,膝下突然有了两个孙子的身影,这让他好生欢喜!哪怕是婴儿的一声啼哭,都会带给他几丝温馨和宽慰……  相似文献   

9.
Washington Cutthe Trees Washington was the first president of America.When he was a boy,he cut his fathers two cherry trees.His father returned and gotvery angry.He said to himself,“If I found out who cut my trees,I would give him a good beating.”The father looked everywhere.When he asked his son,Washingtonbegan to cry.“I cut your trees!”Washington told the truth.The father carried his son in his arm and said,“My clever child,I would ratherlose one hundred trees than you should tell…  相似文献   

10.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下面是几则有关他的小故事,以飨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伏尔泰轶闻     
去一次还不失为一个哲学家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很受人尊敬。可是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格调不高的聚会。聚会组织者认为大学问家伏尔泰的趣味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高,与自己是一路人。于是第二天晚上,他又邀请伏尔泰再次参加聚会。伏尔泰说:伙计,你知道吗,我去一次,还不失为一个哲学家;  相似文献   

12.
大象轶闻     
《科技文萃》2000,(10):80-83
  相似文献   

13.
藏书家轶闻     
叶石君巧得《后汉书》清初藏书家叶石君,南阳(今属河南)人,他曾廉价购得一部宋版《后汉书》,因为该书缺欠两册,所以一直耿耿于怀,多次要求奔走各地的书贾设法把它补足。一天傍晚,叶石君到商店购买面粉,看见该店的柜台上放着两本书,于是警觉起来。仔细一看,正是他缺欠的宋版《后汉书》。顿时,叶氏大吃一惊,继而又高兴起来,他不动声色,仅花少量钱就把那稀世之珍弄到手。唯一缺撼  相似文献   

14.
表壳轶闻     
巴塞尔归来,本应讲一讲所见所闻和新表,但由于本期有巴塞尔别册,所以就向后延一延,放在以后。上期谈了机芯,心想这期就说说表壳吧,恰巧最近听闻到一些关于表壳设计的故事,看到了一些新的表壳设计,遂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廉吏轶闻     
我国古代官员应注意和遵守的戒律叫“官箴”,“贵廉洁、贱贪污”历来被看成是官箴的首要内容。宋人吕本所著的《官箴》开宗明义:“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清乾隆帝则御书“清慎勤”三个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把清廉视作当官为臣的第一守则。在中国历史上,操守廉洁的官吏也代不乏人。西汉武帝时,朝臣以奢侈为荣,铺张浪费之风十分严重,惟有公孙弘“节衣食为百吏先”,带头穿粗布衣服,一顿饭不吃两样肉食。有人向汉武帝告状,说公孙弘意在以此求取名声。汉武帝却认为公孙弘率先俭朴实为可佳,用为丞相。  相似文献   

16.
科考轶闻     
才高运蹇徐文长一般而言,科举取士在唐宋时代途径较广,考试范围较宽,所得学识渊博、气度恢宏的治国之才也比较多。到了明代洪武年间,确定八股文取士之后,天下士子,莫不注重经义、格式,猜测主司意向,故所得之士,也往往是空疏浮泛之辈。而许多拥有真才实学者,却常常落魄潦倒,久困场屋。徐渭即为其一。徐渭,字文长,浙江山阴县人。幼孤,但天分极高。  相似文献   

17.
考试轶闻     
明明平时挺贪玩的,成绩自然不太好。临近期末考试了,他才想起要抓紧时间“抱佛脚”,可心里总觉得没底、不踏实,于是整天寝食不安。 妈妈平时对占卦颇感兴趣,硬要带明明去找“大仙”问卦,看这次考试能不能考出好成绩。明明一百个不愿意,可经不住妈妈死缠硬磨。 妈妈拉着明明找到了一位打着“小神仙”招牌的中年人,他问明其来意后,看了看明明的面相,又拿过明明的手瞧一瞧,笑着对妈妈说:“你的儿子面相,手相都不错,不过……”,“不过什么?”妈妈忙问。“不过他考试这几天火不好,可能成绩不太好,搞不好还要留级。”“那…  相似文献   

18.
科考轶闻     
“意尽”其仁唐代天宝年间,祖咏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当时考试的内容,除策问之外,还需加一场诗赋。考诗赋时,诗题和用韵都是限定的,写时又要用典雅美丽的词语、吉祥的典故来组织成篇,重重限制之下,很难产生优秀之作。祖咏应试的诗题是《终南望余雪》。按规定,这首诗应写成六韵12句的五言排律,可是祖咏只写了4句:  相似文献   

19.
二战史轶闻     
二战史轶闻○○○○○○○○○○○○○○○□杨志高纸片轰炸1938年5月,为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对日机的狂轰滥炸作出强烈反应,激励士气和民心,中国空军对日本本土进行了一次战略性空袭,打破了日本当局“三岛神州”不可袭击的迷梦。这次轰炸使用的不是炸弹,而是...  相似文献   

20.
自隋唐开科取仕以来,由于考场规则不全,管理较为混乱,有的考生挖空心思舞弊以骗取功名,这种现象发展到后来愈演愈烈。到了清朝道光帝时,为防范舞弊现象,每到秋天考试时,设在各省的乡试试场就派出几十名乃至上百名兵勇,列坐于能俯视号房(即考场)的高楼上监考。号房一般为单间,号房之间互不相通,当发现号房中有人舞弊时,兵勇可入内,对那些舞弊者绳之以法。然而,这些兵勇名为监督检查,而实际上他们之中就有不少人是被买通了的舞弊分子。原来,有的举人自穿号褂,然后进入被监视的号房写文章;有的则利用兵勇能畅通无阻出入号房的特殊身份,专门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