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技术理性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之一,作为人类理性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延伸和拓展了人的身体,而且超越了人在自然上的维度。但技术理性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现代人的异化、世界的祛魅、生态危机等。技术理性的泛化和它与价值理性的分离,使现代社会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如何摆脱技术理性的控制及这种危机,不仅关乎技术理性未来的命运,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发展及存在往往会受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民间艺术造物活动中对自然生态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许多方面显示了技术理性与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完美结合.而在现代生态设计中,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角度提出的设计观,与中国民间艺术的造物观一脉相承.它要从根本上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杜绝和介绍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生活方式向科学、文明和健康方向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尊重自然与生命的态度,强调物质技术理性与自然伦理关系统一的精神,成为二者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3.
技术理性也叫工具理性, 它的形成是科学技术和理性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的泛化带来了许多显见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由现代技术及其应用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人性的价值危机其根源在于技术理性对自然、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全面统治。技术理性因其所具有的无可抗拒的生产效率和能顺应任何目的的纯中性的工具化意味而蕴含着强烈的统治逻辑。正是这种统治的逻辑使现时代的人丧失了其批判和超越的维度而沦为工具性的存在。因此,技术理性的全面统治必然导致人的自由的全面丧失。人性危机的根源在于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的危机。只有借助"审美思维"超越技术理性的对象化思维,人类才能彻底摆脱工具性的存在方式,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本性。  相似文献   

5.
技术理性介入教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技术理性规范了教学的过程,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同时也造成了教学的缺失,如教师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教师讲授的过程被淡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教学与技术运用脱节。因此,本文提出三项批判以供反思,即应当明确的态度:技术的介入不是必须的;应当警惕的错误:技术理性的泛化;应当树立的观念:"以我为主"的技术理性观。  相似文献   

6.
技术理性与生态理性分别是黑色发展与绿色发展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人类理性思维方式,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实现从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的重大变革,人类理性也必须实现从技术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技术是人的创造发明,人不应该受控于技术,不能让技术理性无限泛化,更不应该在技术中迷失方向。但是,受技术时代的影响,面对极其复杂丰富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被量化为一张普适性的可操作表格,分解成二级甚至三级指标,过度技术化而忽视了评价应有的完整人文意蕴。超越技术理性旨在通过价值介入,对现有评价作合理校正与补充,进而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彰显课堂教学促进生命成长与提升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职业教育文化的追寻要直溯其源头,在对职业教育历史演变的规律中寻找它的影子。最原始的职业教育萌芽孕育了人类朴素、自然的教育情感,师徒制教育以师徒之爱为情感根基;工业化为追求社会福祉催生了现代形态职业教育,工业发展以及传统师徒制自身的衰败和伦理丧失导致其最终让位于学校职业教育,但工业的技术理性很快又使其面临伦理的困境;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的来临使现代职业教育突破工具理性,追求人的主体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往人们总是从技术的工具化倾向诉诸技术理性批判,忽视文化层面的技术理性考量。从文化角度切入的技术理性化分析表明,物性与人性的冲突是人与技术的矛盾关系,技术理性的人文意义植根于技术理性与人文的内在关联,保持技术理性内在张力的平衡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理性是人类理解与思考的智慧和能力。技术理性是理性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多种理性的某种合取,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并扎根于人类物质需求及人对自然界永恒依赖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其基本特点是科学合理性,社会合意性,技术原理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技术规范的有效性.物质需求功能化,效用最大化,设计的理想性、创造性、妥协性,制造和生产的条件性、强制性。技术理性批判是对技术理性片面发展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维多利亚后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宗教信仰的动摇,人们沉迷于物欲和情欲之中,造成认知混乱,认同迷茫。一贯倡行唯美主义思想的王尔德,既肯定追求享乐生活的合理性,又认识到情欲泛滥带来的灾难。力图用基督教对人进行拯救,重建宗教道德和伦理规范,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使之逐步走向富裕。同时,现代化的进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工具理性泛滥、市场拜物的盛行、战争的严重灾难、环境的严重污染与资源枯竭、精神疾患蔓延等,又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使之处于一种非美化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社会上美与非美的冲突也已经渗透到高校的人文教育方面。文章从高校教育缺失内容出发,指出加强育人才是解决现在社会发展一系列矛盾的关键,这不仅是高校存在的价值,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3.
通常意义上对政治的特定化、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理解,主要源自工具理性向政治领域的扩张所致,这样就导致了政治生活的专门化,从而忽视了政治的价值理性,因而致使政治活动的非生活化。这种背离为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重新审视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与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相互关联的思考,使得政治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可能,为打破僵化的理解方式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因此,政治作为一种人们现实的生活样式,其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使人的政治性更好地体现人性和人的生存方式,而且是增强社会生活民主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课程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与消解二元论、科学理性、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反本质主义、内在构成性、反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其价值取向表现为:推崇多元、动态生成性、生态性、人文关怀等.后现代主义呼唤课程价值理念由忽视"以生为本"转向关怀学生生命价值,课程目的由同一性转向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课程内容由与学生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而且彰显了人类特有的巨大能力,但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科学技术似乎失去了其合理性。正因如此,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评价也就褒贬不一。作者在这里提醒人们不要苛责科学技术,目的是要求人们发挥其主人翁作用,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的功用和价值,确立起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地位。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悲剧平衡的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当悲剧冲突与和解的一方———神,或者说超越于人的理性之上的力量消失之后,作为宇宙的外部世界丧失了与神的关联,就变成无生命的纯粹质料世界,这样的世界根本无法构成对人的理性的平衡与挑战。因为它一方面与同样作为工具的人具有"物化"的同质性,而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冲突的结果,在现实中必然演化为人依靠理性对世界的彻底征服,以致最后人性自身毁灭。西方现代悲剧的主要根源在于市场经济与消费关系创造的丰厚实利收买了现代人,使现代人心甘情愿地把作为人类理性之一部分的工具理性泛化为人类理性本身,成为现代社会衡量一切的终极标准。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宗教·道德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发展水平借助科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人类的幸福感、道德自律、审美情趣和共同生活的智慧没有同步的提升。这表现为人的生存的虚无化和价值观的低俗化。如果我们正视历史,就能体会到宗教的社会整合和赋予意义的功能。也许我们应当意识到:科学、宗教、艺术是人类面对自然发展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彼此无法替代的互补的认知方式。宗教与科学在当代的接触也促进了宗教的改变,使得她有可能与现代理性和谐地组成“经纬”关系,共同编织现代全球的文化生态。断言“人类历史未来的方向取决于现代人如何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能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什么及其在社会中的功能体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德不仅仅是一种人的道德品质的规定,也不仅仅是一种和其他社会规范并列的道德视角的规范。作为人类的理性,它是一种关于人类应当怎样的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和调整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善及其合理性。这些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深渗透在政治、法律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生命的角度对中外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对人自然躯体上的生命意识进行梳理。在孔孟看来,人只有将生命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宗族与道义中才算是不枉此生;老庄则平静地规劝世人随性而行、回复自然,以成就与天地合一的生命境界;而西方的哲人们则从另一个层面就生命的理性与非理性来讨论怎样的生命更有价值或更为真实。无论是从伦理与社会角度,还是从个体自我的理性或非理性角度,这些先哲们对生命的意义与本质所作的探索,为我们今天理解生命、完善生命构建了可作参考的空间,同时也为生命教育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